孝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8月月考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8月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1题;共113分)
1. (2分) (2017九上·九台期中) 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 钢铁冶炼
B . 酒精挥发
C . 纸张燃烧
D . 粮食酿酒
2. (2分)修缮南京明长城需要用到大量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 . 火碱
B . 纯碱
C . 熟石灰
D . 生石灰
3. (2分) (2016九上·通州期中)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 . 地壳里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B . 不同种原子间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 . 空气中某些成分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
D . 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4. (2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 .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D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5. (2分) (2018九下·宜兴月考)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 (2018九上·太原期末) 在贮运液氢的罐车上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7. (2分)(2018·房山模拟)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读液体体积
C . 点燃酒精灯
D . 稀释浓硫酸
8. (2分)(2014·桂林) 下列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 回收废弃塑料
B . 使用无铅汽油
C . 焚烧生活垃圾
D . 合理使用化肥
9. (2分) (2017九上·商水期中) 空气中含有常用来作为保护气的气体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10. (2分) (2018九上·长汀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塞紧橡皮塞
B . 加热液体
C . 取用液体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11. (2分) (2018九上·达州期中)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B .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
C .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 . 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化学变化
12. (2分) (2016九上·漳州月考) 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A . 供给的氧气减少
B . 供给的空气增加
C . 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 . 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13. (2分)(2018·枣庄) 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B .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4. (2分)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B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 . 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D .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15. (2分)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内燃烧得更旺.这说明()
A .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小
C . 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氮气
D .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6. (2分) (2019九上·镇平期中)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A . 木炭
B . 铁丝
C . 镁条
D . 红磷
17. (2分)下列图像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 . 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 . 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 . 向Na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8. (2分)(2018·岳池模拟) 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
A . 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做催化剂
B . 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 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2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9.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 用澄清石灰水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B . 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C . 用点燃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D . 用向下排空法收集CO
20. (2分) (2018八上·鸡西期末) 如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 红磷要少量以减少实验误差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21. (3分) (2018九上·吉林期中) 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①冰水共存物②湖水③氯气④糖水⑤五氧化二磷⑥氯化钠.
22. (4分) (2015九上·武威期中) 请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食盐等物质的序号(或化学式)填空: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________.
23. (9分)实验室通常使用________来给物质加热,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应从试管的底部套入,且夹在试管的________.注意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开始要先进行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________焰对准液体加热,并不时地移动试管.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________,防止试管内的液体________.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________,防止________.
24. (2分) (2018九上·海口月考) 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___15mL(填“<”、“>”或“=”下同。

);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0mL,则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_____5mL。

25. (7分) (2019九上·灌阳期中) 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又是变化的,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

(2)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______。

A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 铜用于制导线
C 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C6H12O6)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6. (5分)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________.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________.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________.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________.
(5)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________.
27. (3分)下图是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________ 原子;
(2)写出由转化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分子模型中,与蜡烛燃烧过程有关的粒子是________ .(填序号)
28. (10分)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实验二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____(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
(5)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29. (8分) (2018九下·射阳开学考) 在学习过程中,小青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 ,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可有多种可能?”
(1)【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只有________;
③既有CO,又有CO2.
(2)【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青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查.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青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结论】充分反应后,小青观察到:试纸________,石灰水________,证明猜想③是正确的,A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3)【定量计算】小青称取一定量的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质量减少了1.44g,装置C质量增加了0.88g,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4)【反思与评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中不完善之处是________.
30. (15分) (2015九上·高邑期中) 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请写出A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选一种即可),用该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____,二氧化锰在以上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3)实验室也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根据该实验,写出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
①将粉末状药品放入试管中________;
②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药品________;
③熄灭酒精灯________.
(4)实验室还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1. (7分) (2019九上·新疆期中) 课本“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
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1)(实验结论)
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和________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比较________。

(5)(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 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 .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1题;共11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24-1、
25-1、25-2、
25-3、25-4、26-1、26-2、26-3、26-4、26-5、
27-1、28-1、
28-2、28-3、
28-4、28-5、29-1、
29-2、29-3、29-4、
30-1、
30-2、30-3、
30-4、31-1、
31-2、31-3、31-4、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