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1.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统称。
涉及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距离地球近来恒星是太阳,
距离地球近来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近来行星是金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构成系统。
3.八大行星分类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4. 太阳:是一颗炽热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其中肉眼可见是光球层。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核聚变反映; 重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增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重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来积累下来太阳能;⑷寻常生活和生产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重要能量来源.太阳能可再生、稳定、便宜、无污染。
国内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
国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①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因素:纬度低,
总星
河外星
银河系 恒星系
太阳系
行星系
地月系 地球 月球
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尘埃含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②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因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5.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影响:⑴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浮现暂时中断;⑵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晃不定;⑶对气候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多少具备有关性,有地方是正有关,有地方是负有关,有地方有时正有关、有时负有关。
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关于。
6.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一安全、一稳定、三个适中
7.地球内部圈层——依照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8.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构成圈层,涉及地壳所有和软流层以上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
岩石有三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地球特殊性:有生命
安全宇宙环境(三个共同性) 稳定日照条件(太阳稳定性)
宇宙环境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当→液态水形成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不大
适合生物呼吸大气 臭氧削弱紫外线减少小天体撞击
地表昼夜温差不大
体积与质量适中→大气圈→
岩浆岩岩浆活动花岗岩、玄武岩侵入岩:构造细密,喷出岩:具备气孔沉积岩外力作用石灰岩、砂岩、页岩层理构造、具有化石
变质岩变质作用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片理构造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
岩石到新岩浆物质循环过程。
如右图。
依照右图判
断各类岩石和岩浆办法是:先判断岩浆岩,即来向
只有一种箭头三出一进是岩浆岩,由于岩浆岩只能
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
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三进一出是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
★9.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变形和变位。
重要有褶皱和断层。
常用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
背斜向斜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
判断方法岩层弯曲形态岩层上拱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
地貌类型未侵蚀地貌山岭谷地水平位移:形成裂谷;
垂直位移:上升岩体形成山
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
泰山.下降岩体形成谷地或
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
原
侵蚀后地貌及
成因
背斜顶部受
张力,
易被侵蚀成
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
压,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
图示
8.外力作用:涉及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外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影响
分布 能 量 来 源
风化 作用 ★在温度、水、生物等影响下使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碎屑物质。
如石蛋地形、棒槌山
普遍
侵 蚀 作 用 流水侵蚀 ★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 河流流经高原、山地
太阳辐射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柱、 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 堆积作用
流水堆积
★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沉积物颗粒大先沉积,颗粒小后
沉积,具备一定
分选性 ★山口处,河流中下游
风力堆积
★黄土高原、沙丘 干旱内陆及临近地区
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影响 高层大气 -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 50-55千米 随高度增长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取紫外线升温;有助
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17-18千
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
随高度增长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
关系最密切
9.大气受热过程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吸取作用:水汽和二氧化碳吸取红外线,臭氧吸取紫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取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散射作用:具备选取性,对于波长较短篮紫光易被散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形式向四周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对地面保温效应:。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取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空气环流大气运动最简朴形式。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如下图
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DABC,温度由高到低是 ADBC
⑶等压面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地方等压面下凹。
★水循环类型
10.重要气象灾害比较:
人口自然增长最主线因素:生产力水平高低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阶段及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原始低增长阶段:农业社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小,且波动大;
高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化初期;出生率依然较高,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如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等。
不同国家人增长减速阶段:20世纪50年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减缓;
因素:生活水平提高,观念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实行;
低速增长阶段:当代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浮现零或负增长;
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发达国家。
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办法:筹划生育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办法:勉励生育和推迟退休,并接纳来自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人口迁移效应
迁入地
积极
提供便宜劳动力,节约教诲费用,增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悲观
导致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迁出地
积极 缓和人地矛盾,改进环境,增长收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悲观
人才外流
其他效应
变化人口分布,人口构造;增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水平,同步又不妨碍将来人口生活质量前提下,一种国家或地区最适当人口数量。
都市人口增长
12.都市化体现 都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都市数量增长及都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一种国家或地区都市化水平标志是都市数量增长及都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都市化进程差别
国家起步时间速度都市化水平都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
发达国家早(英国) 趋缓 (停滞) 高高(70%以上) 成熟阶段
发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家
晚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 加速阶段现象浮现阶段人口流向
郊区都市化中期加速阶段都市向郊区
逆都市化后期成熟阶段(不是都市衰败) 都市向乡镇
再都市化后期复兴阶段郊区向都市
三种基本都市地区功能分区
功能区形态特性位置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
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
路口
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
域沿重要交通干线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占地面积大,
是都市重要功
能分区,工业
化后浮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档于低档住宅
分化;位置上,高档于低档住
宅分区背向发展
高
档
都市外缘与高地、文化
区联系、环境优美
低
档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
系
不同地区地租水平不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一块特定土地,只有支付能力最高功能
活动才干租用
功能区别布:地租最高市中心及次高地区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地租较高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地租较低其她地方形成工业区
例题:(1)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2)住宅选取B因素便于上下班和购物
(3)地租水平高低取决于地理位置(离市中心远近),
还与交通通达度关于。
13.农业地区类型
地区类
型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办法
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
亚、
南亚
亚热带季
风、热带
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
好,人多地
少,种植历
史悠久
小农经营、单产
高、商品率低、机
械化水平低、科技
水平低、水利工程
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
恰当扩大种植规
模
商品谷物农业美、加、阿根
廷、澳大利
亚、俄罗斯、
乌克兰
重要是温
带大陆性
气候
优越自然条
件、便利交
通,地广人
稀、工业发
达、科技先
进
商品率高、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
高、农业一体化
农业成本高,耗
能大
大牧场放牧业美、澳、新西
兰、阿根廷、
南非
干旱、半
干旱气候
优良天然草
场、地广人
稀、交通运
送便利
商品率高、生产规
模大、经济效益好
改进交通运送条
件、哺育良种、
开辟水源、种植
饲料
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
边、西欧、澳
大利亚、新西
兰等地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市场、饲料
供应
机械化水平高、轮
转放牧与圈羊相结
合
动物疫病防治
混合农业欧洲、北美、
南非、澳大利
亚、新西兰
温带大陆
性气候、
热带草原
气候
优越自然条
件,地广人
稀
良性农业生态系
统,有效安排生
产、市场适应性
强、规模大、机械
化水平高
合理安排劳动
力,修建水利工
程
14.影响工业主导因素(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工业部门类名称区位选取基本原则代表部门
原料指向型工业运送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
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业运送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长)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送(易变质、破碎等)
家具、印刷、啤酒某些食品
动力指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备大量便宜劳动
力地区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
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便捷交通;⑤稳定市场(美国国防部军事定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2)重要特点:①从业人员具备高水平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较老式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工业联系
信息上联系
工业 因素:集聚可以充分运用基本设施;加强彼此间交流合伙,减少运送费用
和能源消耗,
集聚 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影响:用地紧张、水电供应局限性,交通 堵塞、原料燃料等问题 交通 堵塞、原料燃料等;②当代交通运送进步,超高压远程输电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发展;(条件)
工业扩散体现形式:①复杂产品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诸多地区工厂供应; 14.地区联系重要方式:交通运送、通信、商业贸易
通信普通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商业贸易环节:收购、调运、储存、销售
五种交通运送优缺陷对比:
15.交通与聚落、
,历史上水运为主时代,江、河是交通运送重要通道,都市沿河道伸展,聚落形态多呈带状;当代快捷交通运送方式(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赋予都市形态以更多、更灵活变化。
国内南方都市多沿河布局;北方都市多沿交通干线布局;
交通与商业网点
都市商业中心、商业社区布局重要有两种状况:①以交通为最优原则,接近交通线(城区干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区环路边沿、高速公路沿线等);②以市场为最优原则,接近都市几何中心、住宅区。
16.人地关系演变: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当前)
(1)、环境问题重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其分布来看,①都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双重压力,并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2)、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本,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素重要是: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②资源运用效率低,挥霍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5)、实行可持续发展最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运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3、实现循环经济核心: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寻常生活中注意适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