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二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上海 《宁静》(美国)西格 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 德·F·奥尔森 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
2014·四川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郁达夫
(6分)
2014·天津 《枣香醉人》洪丽丽 16.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
项对照,不难概括出答案。
答案 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
②总领全文;
③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④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解析答案
2.简析第⑩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 承上启下。第一句紧承第⑨段概括文章中的父亲流泪而不露的 刚强;第二句开启下文,引出“我”的父亲有泪不轻弹的刚强。
答案
3.第⑮段写“现代舞之母”邓肯的悲情故事和悲伤诉说,有何用意? 答案 借邓肯的悲情故事和悲伤诉说,巧妙地阐明父母的眼泪无论是悲 伤还是喜悦,都是对子女的真情流露。在内容上与前面写父母的眼泪相 照应,从而进一步拓宽揭示了天下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深化了全文 主旨。
2015· 北京 《说起梅花》苏菲 23、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
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2014·山东 2014·福建
《浣花草堂》黄裳 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祖屋》农人
2.文中借“燕子窝”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请简要说明。(4分)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文中的5个问句,意蕴丰
4
富,设置巧妙。结合文本 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
谈你的认识。
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挖掘文本丰富意蕴 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命题上较为稳定,常考的题点与题型如下: ①分析作品结构:不重整体把握,偏重句段结构作用分析,经常考开头 段的作用。《大一轮》P196-201 ②分析重要句子含意题:经常选那些内涵丰富而又对理解全文起关键性 作用的句子。 ③内容要点概括题:围绕文中某个重要内容或观点进行筛选、概括。 ④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鉴赏的角度较广,有叙述人称,有语 言特点,有对全文艺术特色的赏析,有对局部句子的赏析。无论哪种类 型,都重视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大一轮》P212-216及讲义 ⑤探究题:重视从文本中获得个性化的感悟、启示,有时要求从内容上 谈感悟,有时要求从写法上谈启示。《大一轮》P221-225
1.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 答案 先由人们的问题引出对古镇的探访;再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考察 古镇,思考原因;接着转向与中国国内“复制热”的对比;最后表明 态度,呼应开头。
答案
2.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 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解析 本题从谋篇与立意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从谋篇和立意两个方面赏析。谋篇属于表达技巧中的结构技巧,而 立意则属于文章主题方面的要求,要分开来答。 答案 从作者名字的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要 线索来谋篇布局,对梅花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丰富与深入,凸显了梅花 独异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 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 流和理解的渴望。
小组自主合作交流
掌握整体分析结构、思路题的规范要求
1.梳理文章思路题 冯骥才《别急,哈尔施塔特》 1组 2.分析概括谋篇构思特色题 (2015·北京)苏菲《说起梅花》 2、3组
3.分析线索作用题(2015·江苏)王安忆《比邻而居》 4、5组 掌握分析句段作用题的规范要求
桃 花《背水的日子(节选)》 6组 朱成玉《那一滴挤疼了大海的眼泪》 7、8、9组
解析答案
分析局部句段作用
1.文章第一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解析 对此类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突
出了什么?它和标题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点题作用?它与下文有什么关
系?是总领全文,是引出下文,还是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它对奠定全文
的感情基调有何作用?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根据这些逐
答案
4.评析第⑯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 眼泪“挤”疼大海,运用比拟手法,以有形写无形;又用一滴水 和一滴眼泪作对比,形象地揭示了一滴眼泪的感染力量,突出了泪水中 承载着血浓于水的无比厚重的亲情之爱。这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把作 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深化了文章主旨,令人回味。这句话与文章的开 头呼应,并点题,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考情分析
散文考点分布
15年
选文
题目
《四堡雕版》
14年 《浣花草堂》
名家散文
思想性、艺术性并重(文质兼 美)
为何从杜诗写起 1 简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
涉
及
2
赏析句子表现手法与表达 效果
理解句子含意
题
理解、赏析语句
点
3
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 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 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概括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用
《大一轮》P196-201
学习目标
Ⅰ 掌握分析整体结构和思路的三个关键 Ⅱ 掌握分析局部句段作用的三个关键
分析散文结构、思路并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更深入地 理解散文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分析结构、思 路时,不要仅仅满足于辨别其结构形式和把握思路走向,还要探究这样 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分析结构、思路就是这么重要。
2015·江苏 《比邻而居》王安忆 1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
格?请简要分析。(4分)
2015·四川
1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 《太湖碎锦》范烟桥 17.文章第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
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考情分析】 3年12考
高考卷
选文
问题
2016· 北京《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1.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
2016·上海
陈忠实 《湖殇》熊久红
明。(4分) 9.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4
分)
2016· 天津 《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 16.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015·山东 《四堡雕版》冯骥才 19.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解析答案
3.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作用。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 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篇都围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为本文 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将各家的气味贯穿起来,描写了比邻而居的各家或实 打实、或浮华等不同的生活状态、生活风格,作者对此的感悟是“我们这些比 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表达出作者对各种生活 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答案 (1)线索:气味。 (2)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 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 的思想。
答案
作业:30分钟完成下列题目。 要求:思考全面;答案条理化、序号化;书写规范。 《市编新学案》 P167《儿行千里》 理清结构思路,分析句段作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