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_会计核算制度(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规范培训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特制定本会计核算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培训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原则、方法、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会计核算范围
1. 培训学校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收入、支出、投资、融资等;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的核算;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的核算;
- 成本、费用、利润的核算;
- 财务报告的编制。

2. 培训学校内部各部门的经济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 教学部门、行政部门、后勤部门等;
- 内部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

三、会计核算原则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应以经济业务实质为准,而非仅以形式为依据。

2. 收入实现原则:收入应在实际取得时予以确认。

3. 权责发生制原则:费用和成本应在产生时予以确认。

4. 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应以取得时的成本为标准。

5. 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客观、真实、公正。

6. 一贯性原则: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保持一致。

7. 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及时提供。

8. 重要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充分反映培训学校经济业务的重要性。

四、会计核算方法
1. 借贷记账法: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

2. 权责发生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3. 完整性原则:对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完整的会计核算。

4. 分类核算:对各类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

5. 重要性核算:对重要的经济业务进行重点核算。

五、会计核算程序
1. 会计凭证的编制: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凭证。

2. 会计账簿的登记: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3. 财务报表的编制:根据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4.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5. 财务报告的披露:按照相关规定,披露财务报告。

六、会计核算组织
1. 会计机构: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负责会计核算工作。

2. 会计人员: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工作。

3. 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真实性。

七、会计档案管理
1. 会计档案的整理: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会计档案进行整理。

2. 会计档案的保管: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档案进行保管。

3. 会计档案的查阅:对会计档案的查阅,应当遵循相关规定。

八、附则
1. 本制度由培训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本会计核算制度旨在规范培训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为培训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共同维护培训学校的财务秩序。

第2篇
一、总则
为了规范培训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计核算原则
1. 合法性原则: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2. 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培训学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必须全面反映培训学校的经济活动,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4. 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必须及时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5. 准确性原则:会计核算必须准确无误,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6. 一贯性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三、会计核算范围
1. 收入核算:包括培训收入、咨询收入、租赁收入等。

2. 支出核算:包括工资、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培训费、设备购置费等。

3. 资产核算: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

4. 负债核算: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

5. 所有者权益核算: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四、会计科目设置
1. 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2. 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等。

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4. 收入类科目:培训收入、咨询收入、租赁收入等。

5. 费用类科目:工资、福利费、办公费、水电费、培训费、设备购置费等。

五、会计核算程序
1. 记账凭证的编制: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必须由经手人、审核人、负责人签字。

2. 账簿的登记: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账簿必须连续编号,保持完整。

3. 财务报表的编制: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4. 财务分析的进行: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培训学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六、会计凭证管理
1. 原始凭证的审核: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合法、完整。

2. 记账凭证的保管:记账凭证必须妥善保管,定期归档。

3. 凭证的销毁:凭证的销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不得私自销毁。

七、会计档案管理
1. 会计档案的归档:会计档案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归档,确保其完整、安全。

2. 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档案必须妥善保管,定期进行清理。

3. 会计档案的查询:对会计档案的查询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不得私自查询。

八、内部审计
1. 内部审计的开展: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对财务核算过程进行监督。

2. 内部审计的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公正。

九、附则
1.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培训学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培训学校的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教职工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培训学校的财务秩序。

第3篇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保证培训学校的财务状况公开透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确保培训学校的财务活动合法合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培训学校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收入、支出、成本、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会计核算。

三、会计核算原则
1. 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培训学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完整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全面反映培训学校的经济业务,不得有任何遗漏。

3. 一致性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4. 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拖延。

5. 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谨慎处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

6. 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四、会计核算科目
1. 资产类科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 负债类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等。

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4. 收入类科目:培训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5. 费用类科目:工资费用、办公费、水电费、折旧费等。

6. 成本类科目:培训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五、会计核算程序
1. 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所有经济业务必须填制或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并经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会计核算。

2. 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注明日期、凭证编号、摘要、金额等信息。

3. 登记账簿: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等。

4.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5.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估培训学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六、收入核算
1. 培训收入:按照实际收取的培训费用入账,并按收入确认原则进行确认。

2. 其他业务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入账。

七、支出核算
1. 工资费用: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入账。

2. 办公费:按照实际发生的办公费用入账。

3. 水电费:按照实际发生的水电费用入账。

4. 折旧费: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率计算折旧费用。

八、成本核算
1. 培训成本:按照培训项目的实际发生成本入账。

2. 其他业务成本:按照实际发生的其他业务成本入账。

九、费用核算
1. 工资费用: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入账。

2. 办公费:按照实际发生的办公费用入账。

3. 水电费:按照实际发生的水电费用入账。

4. 折旧费: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率计算折旧费用。

十、资产核算
1. 现金:按照实际收到的现金入账。

2. 银行存款:按照实际发生的银行存款变动入账。

3. 应收账款:按照实际发生的应收账款入账。

4. 存货:按照实际发生的存货变动入账。

5. 固定资产:按照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变动入账。

6. 无形资产:按照实际发生的无形资产变动入账。

十一、负债核算
1. 短期借款:按照实际发生的短期借款入账。

2. 应付账款:按照实际发生的应付账款入账。

3. 预收账款:按照实际发生的预收账款入账。

4. 长期借款:按照实际发生的长期借款入账。

十二、所有者权益核算
1. 实收资本:按照实际收到的投资者出资入账。

2. 资本公积:按照实际发生的资本公积变动入账。

3. 盈余公积:按照实际发生的盈余公积变动入账。

4. 未分配利润:按照实际发生的未分配利润变动入账。

十三、财务报表编制
1. 资产负债表:反映培训学校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2. 利润表:反映培训学校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实现情况。

3. 现金流量表:反映培训学校的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情况。

十四、财务分析
1. 盈利能力分析:分析培训学校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评估其盈利能力。

2. 偿债能力分析:分析培训学校的资产负债情况,评估其偿债能力。

3. 运营能力分析:分析培训学校的资产运营情况,评估其运营效率。

十五、财务审计
1. 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外部审计:每年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十六、附则
1. 本制度由培训学校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结
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为培训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培训学校可以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透明度,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