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2010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文化多样系主要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
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我能花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
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必不可少。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4、如何对待世界文化多样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①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②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外来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错误倾向。

5、文化传播的途径:(1)传播的重要途径:①商业活动。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2)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6、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1)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
子和网络(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7、文化的继承性(1)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2) 传统建筑的继承: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8、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

9、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0、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根本因素)(2)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也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3、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14、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15、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6、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起决定性作用: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7、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3)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18、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19、“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2)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梯度练习】 A组 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D.城乡文化的差异性 2.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因素 B.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3.就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主要表明 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前提 B.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民族文化本身就
是世界文化 D.各民族文化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4.我们之所以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因为①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是实现世界文化统
一的必然要求④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在要求 A .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5.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媒介,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印刷媒体的推广 B.电视的出现C.文字的创立 D.互联网的出现 6.影响文化发展最大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7.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文化是指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8.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之一,我们应如何看待“文化遗产。

B组 9.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融,能够产生以下影响①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②使民族文化逐渐
消失③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④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回答10-13题。

10.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文化创新是文艺工作者的工作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的源泉和动力④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③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④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
障碍④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A.①④ B.①② C.
②③ D.①②④ 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句话表明了 A.文化创新的源泉 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D.文化创新的方向 14.当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西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和融合。

我们应怎样理性的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C组 15.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C.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的习俗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16.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正确态度应是 A.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全部吸收 B.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去之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儒家学说应自觉地进行改造或剔除 17.“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 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 18.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

使身在其中的湖南人,无不深受其影响。

我们都因有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骄傲和自豪。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把
湖南建设成文化大省和经济强省,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湖湘文化既要继承和发扬,又要大力革新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湖南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是什么? (2)请你就发展湖南文化产业的途径提两条建议。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