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
区域治理
WISDOM EXCHANGE
作者简介:刘雪梅,生于1972年,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士,毕业于哈尔滨大学,研究方向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索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校 刘雪梅
摘要:小学义务教育阶段,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塑造完善且正确的三观之外,还要对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一方面出于班主任工作繁忙,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大量的班级管理工作。
基于此,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缓解班级管理压力。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小学生展开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特别要做到因时和因人而异,因时是指教师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
并根据其心理特征从而展开相应的培养教学,因人则是要注意男女学生间的性别差异。
就小学阶段而言,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具有较大差异,有的学生容易害羞,有的学生则是乐观大方。
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切实依据学情,从而制定出一个完善的培养方案,其助力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探索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8-0231-0001
一、当前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现状(一)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
在当前的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的现象。
反映在课堂上,则是教师进行了大量的自主管理能力宣传,并且就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列举了一系列的策略。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从而使其无法有效地吸收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式,并且就小学生而言,也无法真正有效地理解自主管理,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培养效率。
除此之外,即便学生充分吸收了教师所传授的培养策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平台,从而无法真正的反映出学生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一方面会使得教师的培养方案为“一纸空谈”;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法检测出学生的培养效果,从而依据学生的培养效果对培养策略进行调整。
如此便会导致原先制定的培养方案存在问题,最终不利于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1]。
(二)缺乏完善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方案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离不开完善的培养方案。
但在当前的教学培养环境中,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自主管理培养方案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便在于缺乏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团队,从而无法制定出完善的培养方案。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该理念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较长时间,对于部分师资力量欠缺的地区而言,因没有专业的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无法制定出有效地培养方案,最终也无法对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还不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养成。
因此就学校分析,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制定出完善的培养方案。
二、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理论与实际结合度较低地的现象。
在实际开展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便要提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视度,并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检测效果对培养方案进行即时调整。
除此之外,根据检测报告也能方便教师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效果。
与此同时,针对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的现象,学校层面也要对相关教师进行谈话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重视度,以及在培训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二)组织制定和完善培养方案
当前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便是缺乏完善的培养方案。
一方面由于缺少专业的教师团体,从而无法就培养方案的具体做探究。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管理层面对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不重视,管理层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教育,从而忽视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因此在开展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管理层首先便要提高对其的重视度,并深入了解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从而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上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入挖掘教师潜力,需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体。
如此便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组织制定和完善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案。
(三)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由学校进行。
学校就培养方面,只能起到建设性的作用,通过系统性的培养,搭建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但具体到生活层面,需要家庭教育进行督促与辅助。
众所周知,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相较于
学校的教育,学生更青睐和信任家庭教育。
因此在开展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不能单方面的割裂两者关系,学校可就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提前与各位家长打好招呼,并且提出建设性意见。
例如家长在家不能够过分“溺爱”,要认识到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主动的状态中接受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2]。
(四)注重循序渐进、科学引导
在对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有“水到渠成”的认识。
首先在意识上便要明确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更不能“揠苗助长”,要注重循序渐进、科学引导。
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方平心态,针对培养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多运用交流的方式。
一方面缓解学生压力,让学生得到激励从而能够更好地接受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也能更加深入的发现学生问题,从而对该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采取激励法,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进行“抽检”,从而能更好地了解班级全体学生的培养效果,最后依据学情对培养方案做出相应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侯波,魏红星.浅析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J].新课程·上旬,2019(9):194.
[2]赵大莉,朱奉兰,曾宗兰,等.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201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