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况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_(2)-MG、IL-2R及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情况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_(2)-MG、IL-2R及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曾文兴;万颖;敖继红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22(19)2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情况淋巴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白细胞介素(IL)-2R、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8-2021年于该院确诊的5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淋巴瘤组,收集其血清标本及年龄、性别、淋巴瘤组织、组织免疫学类型、临床分期、骨髓浸润、EB病毒(EBV)感染等资料。
同期收集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标本及资料,比较淋巴瘤组与对照组血清LDH、β_(2)-MG、IL-2R、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淋巴瘤组织、组织免疫学类型,临床分期、骨髓浸润、EBV感染及有效治疗后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淋巴瘤组血清LDH、β_(2)-MG、IL-2R、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患者血清LDH、β_(2)-MG、IL-2R水平高于EBV-患者(P<0.05);随着病情进展,临床分期
Ⅲ~Ⅳ期和有骨髓浸润患者血清LDH、β_(2)-MG、IL-2R水平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及无骨髓浸润患者(P<0.05);治疗后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_(2)-MG、IL-2R、IL-1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结论监测血清LDH、β_(2)-MG、IL-2R、IL-10水平变化对淋巴瘤患者的辅助诊断、EBV感染、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5页(P3377-3381)
【作者】曾文兴;万颖;敖继红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4
【相关文献】
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后血清β2-MG VEGF与LDH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3.不同病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4.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A19-9、sICAM-1、LDH水平变化及动态监测临床意义
5.不同临床分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β2-MG、LDH、VEGF水平变化及动态监测指导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