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我学业的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于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
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呈正相关。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分析可知,已有研究发现努力程度、坚持性、示范、归因方式、目标设定、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这些学者的研究一方面很少结合学科背景,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仅关注的是某一个因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类别的学生其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差异。
另外,目前对于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实验教学这一方面,如董丽花、苗深花、范增民尝试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分析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期更好地指导化学实验教学。
田莲、郭成、江洪也提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该遵循的若干教学策略。
但是在化学概念和基本内容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综上所述,本文将根据学生在日常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来测量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再根据具体数据来分析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不同选修(加一)科目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同一学生的化学学术学习自我效能感(指单科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全面学习自我效能感(指所有科目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否存在差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市一所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
通过随机取样,回收答卷66份,有效率为100%。
其中男生30人(45.45%),女生36人(54.55%);选修化学的学生人数为21人(31.82%),选修其他科目的学生人数为45人(68.18%)。
2.工具
本次研究工具为“高二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经过测试分析,该问卷的Cronbach?蒺s Alpha系数为0.917。
此问卷共有24题,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4道背景题,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填性别、学业水平认定、选修(加一)科目、化学单科与均科的成绩比较。
此类题不计分。
第二部分为20道客观题,以陈述句的形式提出。
该部分由努力程度、坚持性、自主学习行为、课堂行为、认同感五个维度组成,其中每个
维度占4道题。
每个问题根据符合程度采用五级评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高二学生的总体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好。
3.统计方法
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水平、不同选修(加一)科目的高二学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是否存在差异;分析高二学生的化学学术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全面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二、结果
1.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二学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
通过问卷背景情况了解到,本次选取的66名高二学生对自身的化学学业水平评价如下:优秀6人、良好21人、中等18人、一般11人、较差10人。
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二学生各维度的方差分析见表1。
表1显示,不同学业水平的高二学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F (4,61)=5.653,P课堂行为>自主学习行为>坚持性>努力程度。
2.不同选修(加一)科目的高二学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
在本次选取的66名高二学生中,选修化学21人、物理10人、政治12人、历史10人、其他13人。
不同选修(加一)科目的高二学生各维度的方差分析见表2。
表2显示,不同选修(加一)科目的高二学生在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F(4,61)=2.785,P认同感>自主学习行为。
3.高二学生的化学学术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全面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区分学生的化学学术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全面学习自我效能感,在设计问卷时,设置了一道背景信息题:“你觉得你的化学单科成绩好还是各科成绩比较平均?”结果显示,有25人认为自己的化学单科成绩比较好,另外41人认为自己的各科成绩比较平均。
高二学生的化学学术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全面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显示,这两类学生在化学学习的总体自我效能感上存在差异,T(64)=2.404,P0.05。
各维度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表明,受测的高二学生平均得分为75.03(其中大于80分有21人,小于80分有45人),可见,现阶段高二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
为什么当前高二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呢?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生因素
学生是自我学习的决策者,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低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学生自己,然而学生的一系列学习行为将导致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不高。
本次调查学生在学习的努力程度、坚持性、自主学习行为、课堂行为、认同感五个维度的得分直接体现了学生自身对学习行为的控制将决定其自我效能感的获得。
2.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不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体验相对忽略而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更多是在学生的成绩上。
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能动性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的能力,将知识内化的水平较低,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从而自我效能感相对偏低。
3.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被试的66名学生中,通过分析试题发现,认同父母对自己有较高认同感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明显高于认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或较少获得父母认同感的学生。
因此,一部分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原因是因为长期得不到家长对其学业的认同,相反是家长的不认同和责备让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很多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学生现阶段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尤为重要。
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深入地分析研究如何培养自我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