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C.对光时应先将小光圈正对通光孔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A.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遗传和变异
3.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诗句影响因素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
A.A B.B C.C D.D
4.按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将如图图片排序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图是变形虫细胞的分裂过程的示意图,请按一次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1→2→3→4B.2→3→4→1C.3→1→4→2D.3→4→1→2
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有3条食物链B.②③是捕食关系
C.④是分解者D.食物链的起点是①生产者
7.下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装置编号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
1加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萌发
2不加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
3加适量的水,置于冰箱保鲜室未萌发
4加过量的水,置于温暖处未萌发
A.1号与2号B.1号与4号C.1号与3号D.2号与3号
8.“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9.生物兴趣小组配制了只含有水分和适量无机盐(种类齐全)的培养液,请问该培养液可培养下列哪种生物A.衣藻B.酵母菌C.乳酸菌D.病毒
10.如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①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洋葱鳞片叶表皮中的紫色物质存在于结构③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结构⑤
D.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②④⑥
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时先转动甲图中①,找到物像,转动⑦,使物像更清晰
B.乙图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9%的盐水
C.给丙滴加碘液后,①不变蓝②变蓝
D.小明将玻片向右下方轻轻移动后,看到视野的正中央写有字母“A”,那他之前看到的图象如图丁
12.如图是某学生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 abcd
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3]
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6]细准焦螺旋
D.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13.如图所示,图中是植物的不同组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片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
B.苹果中果肉形成的组织与图3相似
C.叶片中运输水分的组织与图1相似
D.嫩芽的分生组织与图4相似
14.图甲、乙分别是菠菜叶肉细胞、某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B.热水烫过菠菜后,水会变绿,是因为菠菜的②被破坏
C.菠菜有③,能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
D.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说明④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5.“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应是()
①用清水漂洗叶片②向叶片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③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起来⑥叶片在光下照射几小时⑦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A.④⑤⑥③⑦①②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D.①②④⑤③⑥⑦
16.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图中[3]是叶肉
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C.图中[1]是下表皮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17.下表诗句中所描写的植物与其类群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诗句植物类群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藻类植物
B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苔藓植物
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蕨类植物
D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裸子植物
A.A B.B C.C D.D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番茄果实营养丰富,某兴趣小组将番茄的果皮、果肉及“筋络”分别制成临时装片,请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注∶[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制作番茄表皮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滴加一滴____,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图甲为显微镜下的三个视野,番茄果肉的细胞壁薄,液泡大,属于___组织,如图A;"筋络"中有能运输水分、无
机盐和有机物的____组织,该组织由许多管状细胞构成,如图C。
(3)图乙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番茄果实具有的酸甜口感,是因为其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等成分,这些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________中。
(4)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番茄果实是由几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________
19.图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①②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
C.①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②提供
D.②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
20.淀粉遇碘变成蓝色的特性被应用在以下哪些实验中
①玉米种子的胚乳内储存着营养物质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③观察洋葱表皮细胞④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
A.①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
21.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A.B.C. D.
22.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树属于________;虫和鸟属于_________;细菌和真菌属于________;阳光和空气属于
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___,如果这一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那么在该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虫的数量大量增加,鸟的数量短期内会________,则短时间内树的数量会_______。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树、虫、鸟的数量又会趋于平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合称为___。
(2)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___和___。
(3)将来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③]____。
(4)结构④是________,结构⑤是__________,合起来称_________。
(5)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
24.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 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干燥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设计:
A.在纸盒底部铺上一层______(填“干燥”或“潮湿”)的土壤,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______(填“纸板”或“玻璃板”)。
B.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中央各放10只鼠妇。
C.静置2分钟,然后每分钟统计一次鼠妇数目,统计10次。
(3)实验记录:
环境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明亮3222232[来212
黑暗17181818181718181918
问题探究:
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____。
它是影响鼠妇的__________因素。
②实验中用20只而不是2只鼠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怎么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时,有一个小组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都不相同。
他们应该(____)
A.参考其他小组实验结果进行修正
B.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C.承认本组探究活动失败
D.坚持本组实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
25.图甲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封闭环境中蔬菜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并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③是叶脉,它属于_____组织,该组织的作用是_____;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
(2)图乙中,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时间段是_____(用字母表示),图中cd段光合作用明显减弱,原因是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蔬菜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A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中的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
一段时间后取下其中的一片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后变蓝,这说明_____。
(4)兴趣小组B同时利用丙图中的相似(大小,长势)植物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消耗水分,实验过程如下:
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刀片切断甲叶片的主叶脉(如图),将叶片标号为A和B两部分,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
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叶片甲的颜色变化是_____,从而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明确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详解】
A.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必须使光线能够依次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所以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为的是让光线能够通过。
光线透过物体的结构进入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物体的结构,正确。
B.镜筒下降,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错误。
C.对光时应先将大光圈正对通光孔,使形成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错误。
D.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视野变暗。
因此要使视野变亮,可换用大光圈或凹面镜,
错误。
故选A。
2.C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解析:C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其中涉及的鹊是鸟类,在空中飞行;蝉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在胸部有两对翅,适于空中飞行,此诗句描述的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反映了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C符合题意,A、B、D都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特征。
理解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指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说明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B不符合题意。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指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符合题意。
D.红杏出墙来,是红杏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光照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主要是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B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数目增多,不变的是染色体的数目。
【详解】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经过复制加倍即④,然后细胞核由一个均等分成两个即②,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即①,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即③,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④②①③。
故选B。
【点睛】
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C
【详解】
试题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其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核中,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1细胞膜向内凹陷,2一个细胞完全分裂成2个细胞,3染色体加倍,4细胞已经分裂成2个,但唯有完全裂开,因此变形虫分裂的先后顺序是3→1→4→2。
考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6.A
【分析】
(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生产者,②虫,③鸟,④细菌和真菌,⑤阳光。
【详解】
A.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不包括④分解者,所以此图中只有一条食链:①→②→③,A错误。
B.图中②表示虫,③表示鸟,鸟捕食虫,②③是捕食关系,B正确。
C.④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
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C正确。
D.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①生产者,为食物链的起点,D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
7.D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分析1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设置可以发现,1号瓶与2号瓶中除水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1号瓶与2号瓶是以水为变量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分析1号瓶与4号瓶的实验设置可以发现,1号瓶与4号瓶除空气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这是一组以空气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分析1号瓶与3号瓶的实验设置可以发现,1号瓶与3号瓶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这是一组以温度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分析2号瓶与3号瓶的实验设置可以发现,2号瓶与3号瓶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因此不能作为对照实验,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8.A
【分析】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
海带、紫菜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都属于藻类植物,A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常见的藻类植物。
9.A
【详解】
酵母菌属于真菌,乳酸菌需要细菌,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衣藻属于藻类植物。
只含有水分和适量无机盐(种类齐全)的培养液可培养衣藻,A正确。
10.A
【分析】
图示:①细胞核;②液泡;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细胞膜;⑥细胞壁。
据此解答。
【详解】
A.图中的①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正确。
B.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
植物细胞的液体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另外细胞液里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紫色物质存在于②液泡中,B错误。
C.⑤细胞膜薄而透明,且紧贴细胞壁,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C错误。
D.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和叶绿体,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尖,所以,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②液泡、⑥细胞壁,但不能一定有④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
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D
【分析】
(1)显微镜下成倒立的物像。
(2)生理盐水可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
(3)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
A.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A错误。
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 错误。
C.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①胚乳中,因此给丙滴加碘液,①胚乳变蓝,②不变蓝,C错误。
D.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欲将物像从视野右下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右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
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12.C
【分析】
(1)在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图甲中a刮、b 滴、c染、d盖。
(2)乙图中1细胞质、2细胞核、3细胞膜。
(3)丙图中4目镜、5粗准焦螺旋、6细准焦螺旋、7反光镜。
【详解】
A.在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单记忆为:擦、b滴、a刮、涂、d盖、c染、吸,A错误。
B.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2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的物质,B错误。
C.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6细准焦螺旋,C正确。
D.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动物像,就要向右移动装片。
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向那个地方移动装片。
所以,欲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不正确。
【点睛】
明确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13.B
【分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1保护组织、2输导组织、3营养组织、4机械组织和5分生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详解】
A.图片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为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A错误。
B.图3是营养组织,苹果中果肉形成的组织是营养组织。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
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
C.图2是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叶片中运输水分的组织与图2相似,图1是保护组织,有保护作用,C错误。
D.图4是机械组织,5是分生组织,嫩芽的分生组织与图5图形相似,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14.A
【分析】
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线粒体,据此解答。
【详解】
A.②细胞膜才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
结合题意可知,在热水中烫过的菠菜,热水破坏了菠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质里的叶绿素渗出,使水变成绿色,B正确。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所以菠菜有③叶绿体,能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C正确。
D.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的;而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库中。
克隆羊多莉长得像供核母羊是因为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说明④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正确。
故选A。
【点睛】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5.A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
【详解】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④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⑤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起来(为了设置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看见光的部位和不见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⑥光照:把已处理的植物放在光下照射;③去掉黑纸片: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⑦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①漂洗:用清水漂洗叶片;②滴加碘液:向叶片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颜色。
所以,排序正确的是:④⑤⑥③⑦①②。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6.C
【分析】
叶片是由叶肉、叶脉和表皮构成,图中的1和2是表皮,1所含的气孔数目比较少,2所含的气孔数目多,1是上表皮,2是下表皮,4是气孔,5是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
【详解】
A.图中[3]是叶肉,包括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A正确。
B.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即图中的[4]气孔,B正确。
C.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故[1]应为上表皮,C错误。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当肾形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哑铃形保卫细胞吸水时两头膨胀而中间彼此离开,气孔张开,失水时两头体积缩小中间部分合拢,气孔关闭。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叶片的结构,可结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记忆。
17.D
【分析】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详解】
A.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植株矮小。
所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苔藓植物,A错误。
B.“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中描写的竹子是被子植物,B错误。
C.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藻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素,因而植物体呈现绿色,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将湖水染绿。
故“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描写的生物属于藻类植物, C错误。
D.“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诗句中的松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特点知识点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