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项训练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训练一
1.清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
高田低田足灌沃。
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
”该工具是 ( )
A B C D
2.下列是一个学生所搜集的研究性学习图片材料。
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 .古代手工技术的进步
B .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 .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D .古代冶金技术的发达
3.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
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 .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4.下表列举的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反映出该公司( )
A .甲午战争后,受实业救国影响而成立
B .民国初年,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抗战时期,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
D .近代史上,始终受到封建政府压制
5.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
”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6.《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哪一时期状况较为贴切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后
C.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民国初期
8.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荣氏企业发展的一些史料,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其中将时代环境与发展状况对应错误的同学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0.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B.“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C.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1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12.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
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13.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口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
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
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14.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15.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火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16.2009年,中国多家商会在美国媒体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
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
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17.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
杂至不可名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
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18.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19.“……既盛行剪发之风,必成怀改装之念,社会中凡中等以上人,智识稍具开通而实行改装易服者实繁有徒。
”下列社会现象与此几乎同时出现的是
A.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B.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C.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 D.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的开设
20.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朝着更加规范有序、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
……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
”该讲话彰显中国接下来将进一步
A.引领贸易保护主义
B.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C.抵制世界经济全球化
D.加剧全球竞争利益失衡
21.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
卞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2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分)
(2)中国的经济体制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2分)
(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国家为促进上海对外开放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2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结合中国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4分)
1-21 CABCA CDCBB BDCDA DDDBB D
2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经济建设。
(1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分)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分)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分)
启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
1-21 CABCA CDCBB BDCDA DDDBB D
2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经济建设。
(1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分)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分)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分)
启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
1-21 CABCA CDCBB BDCDA DDDBB D
2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经济建设。
(1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分)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分)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分)
启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
1-21 CABCA CDCBB BDCDA DDDBB D
2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经济建设。
(1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分)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分)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分)
启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
1-21 CABCA CDCBB BDCDA DDDBB D
2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经济建设。
(1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分)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分)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分)
启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
1-21 CABCA CDCBB BDCDA DDDBB D
2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分)经济建设。
(1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分)
(3)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分)
(4)贡献: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分)
启示: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