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第1节《水的净化》教案2.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馅等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
3、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馅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和蒸馅等操作技巧。
【实验准备】
学生实验: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纯净水、浑浊河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实验:制取蒸馅水装置、自制净水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引入
(-)游戏进入
请三位同学头戴一顶标有“浑浊的河水”、实验室中的“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的帽子,手各拿所代表代表的水样品,走到讲台上来,教师让同学给他们定出合适的价格。
定价引发三位同学的不满,都要“讨回公道”。
请“物价管理员”解释其中原因。
这几位同学心悦诚服退场。
(二)分析农村和城镇饮用水的来源及认识水净化的常识
问题1、我们班上有的同学是家住农村,请问你们家庭饮用水是什么水?
学生:我们家用的是“压井水”或池塘中的“沉淀井水”。
追问1:这些水比我们原来直接用的河水、堰水比,有哪些优点?
生:清洁、干净得多!
追问2:你们知道清洁、干净的原因是什么?
生:满脸疑惑不解的神态。
教师点拨:用干净的砂子小卵石经过简易过滤。
问题2:有的的同学家住集镇,请问这些同学家庭饮用的是什么水?
生:用的是自来水。
追问:这些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
生:自来水是水厂从水源处取来自然水后经过加工,也就是过滤、消毒后得到的。
教师评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自来水厂的净水原理和家住农村同学们家用水的过滤原理差不多,但自来水厂净水的工艺规范得多,也复杂得多。
小结:请同学们看教材的相关内容,回顾我们刚才共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和方法,概括“干净、清洁的水是怎样得到的?"
【备注】
第一板块从游戏入手,让学生从乐趣中感知最是干净的水其价格最贵,从而产生认识水净化原理的欲望。
教师抓住机会,结合学生现行居住实际情况深度分析学生家庭的饮水情况,这样将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与所学习的知识有机结合。
第二板块:活动与探究
浑浊河水的过滤
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先仔细看一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哪些实验仪器和药品。
生:学生清理。
教师提示:我们今天请同学们做过滤实验,由于这个实验是大家新认识的一个综合性操作实验,请同学们先观察老师做一遍。
(教师操作)
教师提问2:请同学们结合教师的操作看教材中的.实验图,概括老师的操作步骤。
生:同学们先讨论,在教师的提示下概括出“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步骤。
教师提问3:请同学们按照操作步骤自己做实验。
学生实验:学生进行过滤操作,边实验边交流。
教师提问4:各实验小组将自己过滤的水与其它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请实验效果好的实验组组长介绍经验,请实验效果待提高的实验组组长分析实验失败原因。
生:学生发言,重点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并结合“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步骤强化知识。
教师提问5:我们还有一个需要深化的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请同学们设计实验用的简易的净水装置。
学生探究活动:用空饮料瓶、小卵石、砂、棉花等自制净水装置。
教师提问6: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发明与创造,看哪一组的杰作更胜人一筹。
学生示范:每一组同学讲自制净水器的结构、功能、特点与制作材料“强调自己的净水器是简明实用的。
教师评价:教师先分析几组净水器的特点,然后用电脑展示外地学生的自制净水器的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创造发明比较,激发学生更大的创造欲望。
【备注】
在这一板块活动中,首先要学生观察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再观察教师的规范实验操作,这样就为学生强化了规则意识,这一点在探究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规则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高效有序,有条不紊。
学生对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教师再要求学生自制净水器,学生手脑并用,创造空间就十分大了。
第三板块: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自来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教师提问1:什么叫硬水?怎样证明某些水是不是硬水?请同学们先看书,再结合你们知道的事实说明。
生:学生先看书,后举例:我们家的开水壶内结满水垢,就说明自来水是硬水……
教师实验:自来水和纯净水各取10毫升分别放到蒸发皿蒸干,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填写表格内容:
教师提问2:同学们从生活、生产中见到过硬水会对人的身体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麻烦?
生:学期饮用硬水会得结石病、又比如我们学校的锅炉如果不经过软化会在锅炉内壁产生水垢,这样会浪费能源,产生危险。
生:一学生补充发言,我从网上看一些资料,发现硬水对人还有一些好处(此时一课堂上炸开了,其它学生个个疑惑不解)。
这位同学接着说:“硬水能给人体补钙;还能防治心脏病”。
教师评价:这位同学思考问题的角度值得推崇,当大家都是一种倾向意见时,他能发表与他人不同的意见,这就是辩证的思维方法。
教师提问3:怎么来区别硬水和软水?请大家用生活中的经验证明。
生:我们洗头发用自来水洗时头发后,头发不膨松,感到不舒服;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衣服发硬,洗不干净还浪费肥皂。
教师提问4:你们能从生活经验区别硬水和软水,哪么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感性认识?
生:我们可以借用老师先用的实验方法和表格来进行实验验证。
把肥皂水分别加到装有自来水与纯净水的烧杯中比
教师评价:其实创造并不难,创造的台阶就是从别人的好的思路与方法中得到启发,有时还可以直接用别人的好思路来解决新问题。
师生小结:①硬水与软水的区一别:硬水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它们可溶,用肉眼难以分辨。
②硬水的危害:浪费洗涤剂;浪费燃料;使一些器具结水垢;造成安全事故等
教师提问5:自来水怎样转化为纯净水?医院用的注射的水叫“蒸馅水”,你们知道是怎样制得的吗?
生:通过蒸馅制得。
教师小结:学生看书,教师再补充,蒸馅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又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教师提问6:你们见到过农民用过蒸馅方法吗?
生:学生先讨论,后回答:“见过!我们农村有许多酿酒小作坊,请把制取蒸馅水中的每一步与酿酒过程中结合起来,各种设备作用等同于实验仪器中的哪一个作用?(盛发酵物的铁锅相当于烧瓶,大铁盖相当于橡皮塞, 白铁管相当于玻璃导管,水池相当于冷凝管,接酒的桶相当于锥形瓶等)。
【备注】
在第三板块中,先给学生一种分析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上升到理性认识时,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借鉴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寓于其中。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法2最后又将理性知识应用于分析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化学知识从生活、生产实际产生,化学知识又服务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第四板块:小结
教师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生:学生从“三维目标”的三个方向去梳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道理。
教师提问2:请同学们应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提出一些个案式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先讨论交流,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是学生提出的三个典型问题与办法。
问题1:如果我们在野外只有浑浊的水,你将如何得到饮用水?解决问题一的办法:先静止、后分离,条件可能就制一个临时净水器,最后煮沸。
问题2:有一个村被人们称之为“结石村”(患结石病的人特别多),市防疫站在该村对水质化验,结果是该村水质与邻村没有大的区别,请问患结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帮助他们消除病源?原因:这个村的村民没有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常饮用硬水。
办法:克服饮用硬水的不良习惯,饮用水要煮沸以后饮用。
问题3: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想利用井水烧锅炉,请你帮助判断一下,此水是否适合?方法一:用肥皂水检验,浮渣少即可用;方法二:用蒸发皿蒸干,无固体留下即可。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浴t 甲/
/
"乙
0 20 40 60 80~
温度P
A.60笆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C,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B.60°C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C.40°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20°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下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W 国四@ 四
A.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
3.现有四种粒子,其结构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2个电子
C.①④形成的化合物为MgO?
D.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蒸发少量溶剂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生成氢气,故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必是活泼金属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型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盐的组成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硝酸铉不属于盐类
5.“低能耗”“低废水” “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推广使用太阳能
B.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C.多用公共交通出行
D.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6.达菲是治疗甲型HIN1流感的有效药品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GHuQ).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含碳质量分数约为48. 28%
B. 莽草酸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C.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克
D. 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10: 5 7. 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8. 小军欲探究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 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表面产生 大量气泡,Y 表面无现象;②把Y 放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Y 表面有Z 析出,则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是() A. X>Y>Z B. Z>Y>X C. Y>X>Z D. X>Z>Y
9. 向盛有20gl0%M 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 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 随盐酸质量 变化的关系图(Q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1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
探究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探究分子间有间隙
区分硬水和软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的
A. A
B. B
C. C
D. D
11.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钥(M O 2C )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得低温产氢工业取得了新突破,反应
盐酸,容 碳
酸钠~^^ 粉末
酚酎
浓氨水
%氧氢港二化
8
过化海和氧盆
--三-舷
星条1«值 *的 5氧
浴 芾F 过一 卜—三一三
9
A.
加入等量 的肥皂水
20+C0
C. 碳化钥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 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12.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
待测
15
84
A. 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B. 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C.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质量比为24:15:111 : 84
D.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22g 13.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验证Fe 、Cu> Ag 的活动性
—溶液
-Fe 「带火星 r 的木条r
C, 探究MnO 2能否加快H 202分解
H 、0, 浴'液一云 &、InO*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H 2
B. 金原子对CO 起吸附催化作用
B.
CuS04 f
液 —Fe — 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化钳
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C.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15.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暖壶用久了以后会出现一层水垢,我们可以用厨房中常见的来除去.
(2)我们可以在冰箱中放入一些_____ (选填“活性炭"或“碳酸饮料")来吸收冰箱中的异味.
(3)小琳的野炊食谱为:牛肉、面包、水、加碘食盐、鸡蛋,则其中缺少的营养素是.
17.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o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笆降到20笆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3)笆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当20°C<t<50°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B>C
验证硝酸铉溶于水吸热
B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C>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C>B>A
D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B>A>C
18. 如图表示的是向盛有10mL 稀的甲溶液(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中,加入乙溶液(相同浓度)后,溶 液pH 的变化曲线.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分析曲线回答问题:
(2) 当加入乙溶液的体积为 mL 时,甲、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 当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存在的微观粒子有 (指示剂除外);
(4)
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如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
学用语: ______
(1) 实验A 中从乙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甲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是否能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填
“是”或''否")o (2) B 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3) 从C 中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的条件- (4)
D 图中向盛有NaOH 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能观察到 的现象。
20. 下图各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干ft
的宝气
乙・一
.3
甲
水
A B
C D
(1)写出使用A、E装置组合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B、C装置都是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B装置相比,C装置有什么优点?
(3)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氢气,请简述操作步骤。
四、实验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
2、CO?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甲同学选择装置A用高锭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当Q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o
(3)乙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0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B,产生的C0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Q,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你帮他如何来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o
五、流程题
22.某火电厂收捕到的粉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02、AI2O3、MgO等。
研究小组对其进行综合处理的流程如下:
资料1: Si02> ALO3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
资料2: MgCk溶液加热容易水解生成Mg(0H)2o
NaOH溶衣
J NasSiOi NaAlO:
粉煤灰一>|遍浸 j过滤 ---------------------------- ---------
----- ----- 滤渣一>操作I ―►冷却结晶 f MgCL . 6压0
t
HCI溶滴HC1气体
(1)碱浸溶解Si。
?(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o
(2)粉煤灰碱浸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3)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o
(4)操作I是,通入HC1气体的目的是«
(5)化石燃料除煤外还有,人们开发和应用的清洁能源有 (写出两种即可)。
六、计算题
23.称取NaCl和BaCL的固体混合物32. 5g,加入100g蒸馋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90. 8gNa2S04 溶液后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反应生成BaS(h沉淀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04沉淀。
(2)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o
七、探究题
25.实验探究和证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
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
不是蓝色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资料)
(1). CuCL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值色体(Cu (OH) 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OH) Cl).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 (OH) 2在60°C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C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C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C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Cu (0H) 2②Cu (OH) Cl晶体:③o
猜想①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笆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不正确。
继续加热到400°C
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浓硫酸一芝至芝至-浓AgNO3 也W 尝J '溶液
已知实验所得数据
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 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 35g
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液,滴加溶液,无现象
(2)过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蓝绿色固体中铜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
(结论)猜想③成立
(延伸)
(1)碱式氯化铜常作为动物词料的添加剂,则该碱式氯化铜与胃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欲使HC1和CuCL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Ck,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填序号)
A CuO
B Cu (OH) 2
C Cu
D Cu (N03) 2
(3)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应该在80°C的水浴中进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MnO2
20.(1) 2KMnO4坐AzMnCh+MnOz+Oz t 或 2KC103A 2KC1+3O2 t
(2)通过控制弹簧夹的开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在集气瓶中先灌满水,由b端通入氢气,将水从集气瓶中全部排出即可。
四、实验题
21.烧杯锥形瓶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2KMnO4 K2MnO4 + Mn02 + 02 1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
MnO2
灭酒精灯 CaC03 + 2HC1 = CaCl2 + H20 + C02 t B 2H2022H20 + 02 t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五、流程题
22.SiO2 + 2NaOH = Na2SiO3 +H20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Si()2、ALO3浸出率(合理
即可) MgO + 2HC1 - MgCL + H20 蒸发浓缩防止MgCL溶液水解石油、天然气氢气、乙醇、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合理即可)
六、计算题
23.(1) 23.3 ; (2) 11.7 %
24.钾 4.8 14.9%
七、探究题
25.C U(0H)2和 C U(OH)C1 晶体的混合物 CuCl2+2NaOH=Cu(OH)21 +2NaCl ② 稀盐酸 384:71 Cu (OH) C1+HC1=
C U C12+H20 A B AB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表,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离
B.物质的鉴别
淡化海水--蒸馅 海水晒盐--蒸发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 硝酸铉、氢氧化
钠、氯化钠三种固体--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缺铁--易引起贫血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不相符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溶液中锌元素的质量
B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 溶液 的质量
产生沉淀的质量
C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A. A
B. B
C. C
D. D
3. 某溶液含有Cu (N03) 2和AgNCh,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参加反应的锌与溶液中溶质 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u 的活动性比Ag 强,只用盐酸无法探究两者活动性强弱
酒金离种
溶中属子类
mi m :
皿 m(Zn>g
B. 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 c 〜d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J Cu 2+
D. 从皿变化到m2时,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变大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B. 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乳化现象
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D. 用水可以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铉三种白色固体 5. 根据化学方程式Fe+CuS04=FeS04+Cu,所得信息错误的是 A.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B.铁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到化合态 C.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 D.现象:析出红色固体
6. 小明同学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①升高温度,气体的溶解度会减小;②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③具 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④中和反应一定会有盐和水生成;⑤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 仰视量筒刻度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一定是碱溶液。
其中正确的个 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 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锐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 应有()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 tl t2温度J 也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C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 t 「C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20g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 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镁、铁和银 10.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谖的是:() A.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1.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 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浴解度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