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起来的回形针小班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起来的回形针小班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了解回形针的历史和原理;
2.观察和探究回形针浮力的产生原因;
3.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实验,验证回形针浮力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形针浮力的产生原理和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回形针、不同形状的容器(比如杯子、碗等)、水、纸巾、实验记录表、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步骤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打开幻灯片,呈现一个悬浮在水面上的回形针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你们有没有见过回形针可以浮在水面上?它是如何悬浮在水中的呢?
3. 教师给出提示:我们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看看回形针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Step 2 观察实验现象
1. 教师将一只普通形状的回形针放在水中,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

2. 学生观察后,回答以下问题:
a) 回形针浮起来了吗?
b) 回形针是如何浮起来的?
c) 有什么规律可以总结出来?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形针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不是与回形针的形状有关呢?
Step 3 实验设计与验证
1.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样是回形针,不同形状的回形针是否能够浮在水中的情况一样?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组选择一种不同形状的回形针,设计
实验验证回形针浮力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3. 学生组内合作,确定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操作。

4.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回答问题:同样是回形针,不同形状
的回形针是否能够浮在水中的情况一样?为什么?
Step 4 实验结果展示和总结
1.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说明。

2. 教师整理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与学生一
起探讨回形针浮力与形状的关系。

3. 教师总结回形针浮力与形状的关系:回形针的形状对浮力有影响,曲线状的回形针浮力较大,直线状的回形针浮力较小。

Step 5 拓展应用
1. 教师提出一个新问题:如果将回形针的形状进行变化,如弯曲不
同角度,会对浮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验证新的问题。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分享实验结果,并与教师一起探讨回形针形
状变化对浮力的影响。

Step 6 归纳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归纳总结,总结回形针浮力的产生原
理和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2. 学生进行思考,补充或改正课上的错误。

五、课堂作业
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实验结论。

2. 学生以课堂展示或口头汇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结论分
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
学探究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实验分析等方式,引导
学生探究回形针浮力的产生原理和大小与形状的关系。

同时,教师设
计了拓展应用的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回形针浮力产生的原因,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科学探究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