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生冬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小学生冬至
1三班级学校生冬至作文
从小我就知道在我国古代历法中有二十四节气之说,但在我的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冬至,由于我最爱冬至的羊肉!
记得每每快到冬至时,奶奶就会不停地说“冬至似大年”啊,“冬至吃羊肉,温和一冬天”啊等等的话。
是的,冬至到,羊肉俏!哪怕你冻得满脸通红、哆哆嗦嗦、浑身打颤,但只要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吃上几块炖得香喷喷的羊肉,就肯定会觉得全身热乎乎、暖洋洋的,那感觉就一个字“爽”!
每年的这一天,家里人都会从全国各地、四周八方赶到奶奶家里。
久别重逢的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那真是道不尽的思念,说不完的家常。
而桌上总会摆满一盆又一盆以羊肉为主题的大菜。
冒着袅袅热气的羊肉汤锅啊,连皮带骨一起煮的红烧羊肉啊,外焦内嫩的烤羊肉啊等等。
当你随便夹上一块,一种羊肉独有的异香便会溢满口腔,当羊肉溜进肚里时,那种奇香便会长期地停留在你的感觉之中。
此时此刻,我想任何〔其它〕的山珍海味都会在你的心中变得黯然失色,其结果便是让一大家子人一个个吃得大汗淋漓,不亦乐乎!而奶奶总会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这夹那,不停地说:“多吃点,把身体吃得棒棒的。
”
这就是我家的冬至。
原以为冬至吃羊肉只是我家的传统,但如今我明白了,冬至不仅是我国历法中的一个节气,更是中华民族的一
个重大传统节日。
据说冬至吃羊肉这一风俗还是从汉代起,其中还包含着人们对美妙将来的一种憧憬和寄予呢。
这就是我喜爱冬至的缘由。
不仅由于有好吃的羊肉,更是由于有太多太多像冬至这样的节日能让我接触、熟悉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老师常给我们说:传统最需要的就是传承!如今的我已是完全明白了老师话中的含义,我想我也要努力从如今做起,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2三班级学校生冬至作文
12月21日是冬至,又到了每年吃饺子的日子了,这种风俗,据说是由于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所以,在中国北方,一到农历冬至这天,不管贫富,饺子就成为必不行少的节日饭。
中午回到家,我就帮着妈妈忙活了起来。
妈妈先和面,她先往盆里倒了一点儿面粉,又加了一点儿水,把手放进去揉啊揉……我忙帮妈妈洗芹菜,据说‘’芹‘’代表‘’勤”,意为勤密源源不断,谓之勤财,是对远远不断的物质财宝的祈福,对勤劳、务实的祝愿。
我把洗好的芹菜放在菜篮里控控水,妈妈再把它和葱、姜、猪肉一起剁碎,不一会儿饺子馅就好了,这时,妈妈再往里加各种佐料,用力地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我闻着都口水直流,更别说吃啦!
妈妈为了让面更加劲道,就又把面揉了揉。
然后,把面搓成了长条,再用刀切成一小个,按扁。
该擀皮儿了。
我也擀起来,只不过我新手“上路”,总是擀不圆,不过,我已尽力了,妈妈还表扬我呢!
我又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拿着勺子盛馅,然后把饺子皮合上,从中间捏一下,再从右往左捏,可是馅儿真不狡猾,老是淘气地往外跑。
管他呢,只要把肉馅包住就行,不问饺子的丑俊了,不露出来就可以了,最终,我包成了一个四不像饺子!
在我的“关心”下,我们最终包了一茶盘饺子,虽然,我包的不好,可是,是我自己包的。
我觉得今日的饺子肯定会特殊香!
开头煮饺子啦!水烧开后,妈妈把饺子渐渐放进锅里,十几分钟,打过三遍凉水后,只观察一群“大白鹅”都浮在水面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就要出锅啦!
我们一大家子开头吃饭了,我忙给爷爷奶奶端去两碗。
爷爷先是端起酒杯,兴高采烈地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奶奶接了句:“吉利如意好日子,平平安安一辈子。
”
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我心里暖暖的,真盼望冬至这一天永久不要过去!
3三班级学校生冬至作文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冬至风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风俗内容或详情上的差异。
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的风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风俗。
冬至在我们家,可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我们都把冬至叫做小年。
既然是年,就要有年的风俗。
记得去年的冬至,我是在奶奶家过的,和平常一样,不同的是我们会在晚上包饺子,奶奶告知我这是北方的传统。
那天,接近黄昏,爷爷开头擀面,奶奶已经剁好馅,等爷爷的面皮。
开头包饺子了,我和妹妹在一旁玩面团,爷爷奶奶在一旁看着,不说话,脸上布满了笑意,那时间仿佛静止在那刻,即温馨又美妙。
奶奶将饺子煮熟,我立马夹了一个,一咬,咬到了一个硌牙的东西,我抓紧吐出来,是一枚硬币。
我不懂,奶奶笑着对我说:“熙熙好福气,这么快就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今年你确定运气会很好,一年到头都会顺顺当利的。
”我听到这话,非常快乐,连续吃了好几个饺子,却再也没有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了。
外婆家的冬至,和奶奶家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不会包饺子,但是他们会做冬至粿,那东西像一艘小船,两头尖尖的,透亮色,里面的菜馅可以清晰的观察。
我一个人可以吃两个。
外婆总在冬至那天跟我说;“你又大一岁了,要更加懂事噢。
”外婆那慈爱温顺的目光,伴随了我好多个冬至。
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是团聚的,可以一起吃饺子,吃冬至粿,一起许下愿望。
我觉得,这才是冬至的意义所在。
4三班级学校生冬至作文
冬至吃汤圆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风俗。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
的节气,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会变长。
冬至最好玩的就是吃汤圆了,汤圆代表团聚,吃了汤圆就长一岁了。
今日一大早,妈妈就提着篮子,到超市去买糯米粉,预备晚上做汤圆。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妈妈早上买的糯米粉开头做汤圆了。
爸爸先把糯米团放在一个容器里,开头搓汤圆,我掐一个糯米团,跟着爸爸的动作。
他又揉又搓的,松松干干的糯米粉被爸爸这么一搓一揉,变成粘粘湿湿的一团。
我用力搓,可总是那么不尽人意。
软软的米粉团在我眼中也变成碎碎的,一块块的,仿佛泄了气的皮球。
看着爸爸搓的汤圆,又圆又光滑,别提有多可爱了,看得我直急。
这时,爸爸对我说:“你用力要匀称,渐渐来,心急吃不热豆腐。
”我学着爸爸温柔地搓起来。
嘿,这下胜利啦!看来搓汤圆还有决窍呢!在搓的过程中,爸爸还有意把一些搓得小,一些搓得大。
我有些怀疑,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爸爸看着我这个样子,笑着说:“做得有大有小,代表着家庭老老少少团团聚圆。
这才叫冬至嘛。
”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和爸爸一鼓作气,连续搓养。
不一会儿,我们就搓了两盘。
我看着那珠宝似的汤圆,馋得垂涎三尺。
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汤圆放进锅里。
等到锅直冒白气,一股香飘飘的汤圆味扑面而来。
呀!一颗颗小汤圆像一粒粒雪白晶莹的珠宝,在水里上下翻滚,追赶玩耍。
妈妈把火力关掉,当心翼翼地把一颗颗汤圆放进碗里。
接着,就是吃汤圆的时间了。
我们家人围坐在汤图前。
依据风俗,长辈
应当先吃。
爷爷舀了几颗汤圆,从他嘴里出来的全是赞美的话语。
我心里美滋滋地,感受到劳动获得的美好。
接着,我们相继吃了一碗又一碗,家里全是布满快乐的气氛,一盘盘汤圆就在快乐声中被一扫而空了。
冬至,是吃汤圆的日子,更是团聚的日子。
汤圆的美,并不由于它的味道而是它里面装满着我们全家的手艺,装满着爱的味道。
5三班级学校生冬至作文
你知道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吗?
〔传奇〕医圣张仲景回家乡时,看到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等煮好了,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人们吃了张仲景的“娇耳”和怯寒汤浑身温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仿照“娇耳”的样子做成饺子。
这就是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俗话说得好:“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你吃饺子了吗?
今日是冬至,林老师给我们发了九九消寒图。
上面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上有九朵花瓣,每天要涂一瓣,涂完后,春天就来了。
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手洗洁净,开头包饺子了。
我先把饺子皮放在机器上,机器由两个半圆形组成,每个半圆形都有一个“财”。
我把饺子皮放在机器上,放上馅,在饺子皮的边缘涂上水,再用力一压,饺子就做好了。
爸爸把开水烧开,在锅里放上饺子,就
开头烧了。
烧好后,我们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早上,我还在梦中飞檐走壁,突然,传来妈妈的一声:“快起床,去外婆家吃冬至圆喽!”我一听到有好吃的,一骨碌爬出被窝。
吃了早饭,我和妈妈开车来到外婆家。
刚走进外婆家,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我已经口水直流。
外婆已经在包冬至圆了,她给我一个小面团,让我也亲自做一个。
我先把面团搓成一个小球,再用小拇指戳一个小洞,顺着这个小洞捏,捏成一个“小花苞”,接着往里面装肉,最终封口。
我捧着这个“小桃子”满心高兴,当心翼翼地把它放进蒸笼里,把盖子盖好。
“ 小桃子”在蒸笼里一点一点长胖,过了非常钟,冬至圆就可以吃了。
我咬着软软的皮,香喷喷的肉,乐开了花。
外婆说:“吃了一个冬至圆,就大了一岁。
”
“十月一,冬至到,我们来吃冬至圆。
冬至圆,圆又圆,家家户户美好又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