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学业拖延现象及其心理辅导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January 2021
2021年1月
第18卷第01期Vol.18No.01
读与写杂志
论高中生学业拖延现象及其心理辅导要点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
福建
莆田
351100)

要:学业拖延指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并因此体验到消极情绪的一种行为。

文章对高中生学业拖延现象进行
分析概述,阐释学业拖延的概念,梳理高中生学业拖延的类型、影响因素与消极影响,并提出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高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心理辅导要点。

关键词:学业拖延;高中生;心理辅导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1-0173-01
部分高中生学业拖延是常见现象。

有研究表明,15.4%的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学业拖延。

在日常教学与心理辅导过程中发
现,学业拖延在高中生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
该行为会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何为学业拖延
学业拖延指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
并因此体验到消极情绪的一种行为。

2高中生学业拖延的类型依不同维度,可将高中生学业拖延分为不同类型:2.1计划失败型和实施失败型
前者是一种决策拖延,包括认知失败、
任务加工速度慢、对任务失去耐心和低能力等因素;后者是指计划完整的情况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拖延完成的行为。

2.2焦虑型和放松型
焦虑型拖延的学生害怕失败或成功带来的压力,选择放
松、推迟完成任务来逃避,在拖延过程中感到焦虑不安;
放松型拖延的学生并不会因为拖延感到不适,
能为其找到各种借口。

2.3积极型和消极型
积极拖延者延缓行动经过深思熟虑,
他们把注意力投向更重要的事情。

笔者关注的学业拖延是消极拖延。

消极拖延者并
不想拖延,但却经常延迟任务,
不能快速行动;最后期限到来时,他们沮丧、无奈、内疚,引发种种消极影响。

3高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
影响高中生学业拖延的因素主要有自我效能感、自尊、完
美主义、人格特质、动机、家庭教养方式、
教师期望、任务性质、时间压力等。

Haycock,Patricia 和Skay (1998)的研究表明,
自我效能感与拖延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缺失是拖延的主要原
因之一。

张锦坤,陈璐和黄育艺(2009)研究得出,自尊、
完美主义及性别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Gregory
Schrawh 和Theresa Wadkins (2007)研究发现,教师期望越高,
学生责任感越强,其自我报告的拖延行为就较少。

Schouwenburg 和Groenewoud (2001)的研究表明,当任务接近尾声或期限临近时,
最后期限带来的惩罚时限不断缩短,
拖延显著减少。

4高中生学业拖延的消极影响
学业拖延带给高中生更多的是消极影响。

学业拖延不仅会
影响高中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学习效果,
而且会给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学业拖延影响学习,
进而可能影响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包含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降低自信,甚至产生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长此以往,容易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
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学业拖延的干预方法,降低直至消除学业拖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邀请高中生分享了学业拖延给自己带来
的影响,几乎所有学生谈及的都是消极影响,主要有:心理上,出现焦虑、自责、内疚、负罪感,易自我否定、
贬低;身体上,由心理状态引发的身体不适,长时间熬夜等;学业上,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但质量未必高,囫囵吞枣般,
较难学深、学透、学扎实。

5高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的心理辅导要点
5.1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置学业拖延主题课程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重点包含有“学会学习”。

在高中生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业拖延、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高中生学会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是高中生学习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应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置学业拖延相关
的课程内容,从课堂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业拖延、
明确学业拖延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自身拖延产生的原因,
合理选用恰当方法改变拖延。

课堂中可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与大班分享,
教师可在最后补充升华,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方法,
例如提高自信心、适当收起完美主义、合理规划休闲时间、
必要时刻学会断舍离、提高时间压力、分解任务、提前构思、组队学习、结构化拖延法等。

5.2开设学业拖延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可针对具有学业拖延的高中生开设学业拖延主题的讲座,
引导学生重视该问题,有改变学业拖延的意识,
找到改变该行为的正确方向。

5.3开展改变学业拖延行为的团体辅导
可采用团体辅导来减少高中生的学业拖延。

分年级征集愿
意参与团体辅导的具有学业拖延的学生,
形成若干团体,由心理教师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借助群体成员的力量,
在相互影响中帮助参与者有效减少学业拖延。

5.4针对部分受学业拖延行为困扰严重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秉持自主自愿原则,对于有主动求助意愿的受学业拖延困扰的学生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

心理辅导过程中,引导学生
关注自身学业拖延,澄清现状、影响与困扰,
分析原因,选用符合学生需求的干预方式,例如时间管理训练、
自我控制训练等,以帮助其走出困扰、
改变学业拖延。

5.5组织开展学业拖延相关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可利用心理健康活动的契机,加入学业拖延相关的主题活
动,例如心理班会、心理黑板报、
心理知识宣传展等。

参考文献:
[1]崔燕崔莉刘爱书.拖延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8(02):22-24+53.
[2]胡春宝.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73--
中图分类号:G64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