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数学概念本质,提高小学低年级概念教学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数学概念本质,提高小学低年级概念教学有效性
作者:黄宇平
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9期
摘要: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还处于认知发展的阶段,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代替简单的描述式概念教学,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低年级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教学脱离现实背景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有的教师对概念进行教学时,会让学生司机硬背下来,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加强理解,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只会机械般的练习,当遇到其他的问题时,不会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2.概念的归纳过于仓促
教师在形成概念时候比较仓促,当学生还处于建立阶段时,教师就开始了总结归纳,不利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考虑到小学低年级的年龄特征,他们在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还不是很健全,对新事物的理解还比较直观形象,不善于抽象思维发散,对概念的学习一般是靠背诵,这样难以吸收知识,不利于灵活的运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征,来进行安排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有效性的策略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的规律,对小学数学概念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学会通过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或者创设一些情境,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或者通过实践,来加强对事物的理解。
另外,教师还应该适当地对数学概念进行延伸和应用,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来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效率,让小学生也能更好理解数学概念
(一)有效引入概念的策略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引入新的概念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渐引入。
1.在实际操作中引入概念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建立数学概念认识时,要学会通过具体、直观的教学演示、操作来进行。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分小木棒的方式来理解,如15根小木棒,分成三组,每组都要相同的小木棒。
教师引导着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在平均分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教师口头上讲述相比,学生亲自操作更容易理解概念。
2.在问题思考中引入概念
小学生在理解概念,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如果上课直接引入概念,会使学生难以理解,通过教师创设合适的情景,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会对概念的理解比较深刻。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所见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啊?”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圆形”。
接着教师反问学生“是方形可不可以”,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方形的车轮,问学生“这样方形的车轮为什么不行啊”通过一层一层地提问,学生不由自主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3.旧知识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一些概念可以通过之前所学基本的知识来引入,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要先回忆之前学到的除法,通过除法的概念,展开有余数除法的教学,如把六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如何分得?把七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又如何分得,然后引出,把平均分后,剩下的个数称为余数,这样有利小学生的对余数概念的理解。
4.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
知识源于生活,对于数学概念也是如此。
把数学概念结合生活来导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更容易理解概念的含义。
例如《认识图形(一)》这一节,这是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只能辨别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不能理解赋予的相应的语言符号,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车轮、窗户、气球等,引导学生把纸张剪成相应的形状,并对其整理和归类,这样对小学生理解概念有很大的帮助。
(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
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实含义时,要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切实体验概念的意义。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概念,通过动手实践,是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学会通過“做中学”,有效提高概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思维得到锻炼,透过表面的现象准确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来深层次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对《观察物体》这一节进行教学时,课本中是以“脸谱、叶片、蝴蝶、倾听”类引出对称的概念,又在“做一做”中引出对称轴的概念,最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表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自己对折图片、进行观察,再自己动手用剪刀剪一剪,来帮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来避免理解的误差。
有例如在对《认识角》进行教学时,此节的难点是“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前给学生准备好要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在角的两边张开和合拢中,体会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张开程度的联系,然后把角的两边在剪短过程中,发现角的大小和边长没有关系。
在简单的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角”概念。
(三)强化课后训练,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理解概念的具体情况,延伸概念让学生自己例证,使数学概念在学生的大脑里更加具体化,并能把学到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里,比如在学习了加减法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加减法,可以给学生留一个家庭课后作业,回家通过自己学到的加减法帮助父母,做一些生活实际可操作的事情,留到下一节课,让学生互相交流、发言。
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对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对概念掌握,不单是对基本定义的熟悉,也要会灵活地运用概念。
另一方面,概念的延伸,让学生在依据概念举例,并说明其中的原因,新课结束后,要对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多次的练习巩固,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后,在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学到新概念时又能复习到之前所学的知识。
使清楚掌握之间的关系,利于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总言而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概念教学,要改变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方法,要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环境,根据小学的年龄特点,结合数学概念的具体特征,重视概念的引入环节,引导学生多实际操作,多观察、主动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知识,不断深化数学概念,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闫小颜.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4(11):23-24.
[2]胡英娟.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0):45-47.
[3]郭玉娟.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5(7)15-16.
(作者单位:惠州市惠东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