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事完整1980-19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国旅---丰富您的人生旅程 建旅群英QQ 群:92034865、31797076
- 1 - 中国历史大事完整篇(1840年-1949年)
中国历史大事(1840-1844)
1840年
1月29日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水勇夜袭长沙湾运销鸦片的走私船,烧毁烟船23艘。
2月25日 英军向虎门发起攻击,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守卫炮台,与敌人殊死格斗,身负重伤,后壮烈殉国。
6月22日 英国东方远征军总司令乔治?懿律率领兵船16艘,武装汽船4艘,运输船28艘,士兵4000余人,大炮540门,集结于广东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锁广州。
战端遂启,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7月6日 英军攻陷浙江舟山岛上的定海,后英军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恫吓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应撤办林则徐、邓廷桢。
8月6日 英军抵达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并致函清政府,诬称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凌辱”、“残害”了英国官员,要求“昭雪”。
同时,提出割地、赔款等无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与查理?义津在大沽海滩帐棚会晤。
琦善转述道光帝答复英方的内容,强调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办理不善”,今后一定“秉公查办”,为英国“代伸冤抑”。
英方得此答复后,决定撤军南下。
1841年
1月7日 英国侵略者义律制造借口令英军向沙角、大角炮台发动进攻,守将(土家族)陈连升父子战死,沙角炮台、大角炮台失陷。
琦善向义律乞和。
1月25日 清廷钦差大臣琦善在英军武力要挟下,擅自与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军代表义律议定《穿鼻草约》。
其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等。
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只是允许英在外洋一小岛寄居。
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揭发琦善的卖国行为,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撤职,逮回京师查问。
发国旅---丰富您的人生旅程 建旅群英QQ 群:92034865、31797076
- 2 - 1月26日 英国军队强占香港。
从此,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和远东的重要基地。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诏对英宣战,命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征调各省军队开往广州。
后奕山战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诏对英宣战,命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征调各省军队开往广州。
后奕山战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向英军求和,订立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
4月3日 英国政府将查理?义律撤职,委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派援军1万余人,共有兵船25艘、武装汽船14艘、大炮700余门,扩大侵华战争。
4月30日 英国政府认为在战争胜利的形势下,《穿鼻草约》获益太少,宣布取消该约,并将查理?义律撤职。
另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派援军扩大侵华战争。
5月27日 清靖逆将军奕山战败后,向英军求和,擅自与英国代表订立《广州和约》,规定清军撤离广州60英里以外,缴赎城费600万元,英军归还所夺炮台,撤出虎门。
5月29日 一股英军窜出厂州城,到三元里一带骚扰,被当地群众打死八九人。
后三元里人民在村北古庙集合,将庙里的三星旗作“会旗”,对旗宣誓抵抗英国侵略者。
同时,派人联络附近各乡群众和打石工人、纺织工人等,赴牛栏岗会盟,制定了抗英计划。
约定以三星旗为号,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5月30日 广州城郊三元里附近103乡民众,按照预定计划,手执大刀、长矛、锄头、铁锹等,高举三星旗,向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发起猛攻。
英军倚仗洋枪洋炮,下山反击。
三元里民众将其引入牛栏岗,然后四面包围。
恰巧天降大雨,淋湿火药,洋枪失去作用。
英军在泥泞中东奔西跑,天黑才逃回炮台。
这一天,三元里人民歼灭英侵略军毕霞少校以下官兵200余人。
8月26日 英璞鼎查率26艘舰船、3500余名士兵向中国厦门大举进犯,金门镇总兵江继芸英勇抵抗、力战阵亡。
次日,英军攻占厦门,致使江浙一带形势紧张。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发动军民准备抗敌。
10月1日 英军40艘兵舰分兵两路向定海发起攻击。
定海总兵葛云飞和
发国旅---丰富您的人生旅程 建旅群英QQ 群:92034865、31797076
- 3 - 前来支援的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军顽强抵抗,壮烈牺牲。
定海三总兵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事迹,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10月10日 英军从金鸡岭、招宝山向镇海城发起攻击,守卫镇海将士大多战死,两江总督裕谦投水自杀。
1842年
6月16日 英舰30余艘进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下令开炮还击,坚决抵抗,击伤英舰多艘。
英军登陆后水陆夹击,陈化成部腹背受敌,最后全部牺牲,炮台失守。
宝山、上海亦相继陷落。
7月21日 英舰侵入镇江江面,并登岸攻城。
城内清军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英军死、伤、失踪160多人,是英军在鸦片战争攻城战中受挫最大的一次。
清军损失亦很大,副都统海龄自缢。
8月29日 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英国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英舰“汉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给英国2100万银元,中英协定关税等13项条款。
1843年
10月8日 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中英《虎门条约》。
其主要内容有:英国取得单方最惠国待遇,即中国政府将来若给予他国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一体均沾”;英国人可以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
这一特权,成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借口。
从此,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设立租界。
同时,中英还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
其主要内容有:中国承认英国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领土上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领事)办理,中国政府不得惩处;海关税率相当于值百抽五等条款。
该条约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并打开了中国同外国协定关税的先例。
1844年
7月3日 美国专使顾盛以武力相威胁,与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
发国旅---丰富您的人生旅程 建旅群英QQ 群:92034865、31797076
- 4 - 望厦村签订《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又称《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其主要内容有:规定美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建医院和教堂等。
10月24日 法国专使剌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广州黄埔港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其内容主要有:规定法国在中国取得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还规定清政府有保护通商口岸法国教堂的义务等。
中国历史大事(1845-1849)
1847年
7月20日 天主教耶稣会确定在上海徐家汇建立在华活动总部,遭到上海人民的反对。
法国驻上海领事勾结上海县令对上海人民进行了镇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教会案,即徐家汇教案。
1848年
3月8日 3名英国传教士擅自闯入青浦(今上海)传教,与当地船工发生冲突。
英领事胁迫中国方面“惩凶”,以军舰扣压1400只中国粮船。
清政府派耆英处理。
耆英卑屈求和,将清苏松太道咸龄革职,10名水手枷首示众,史称该事件为“青浦教案”。
1849年
4月6日 法国领事敏体尼与清廷上海道麟桂划定上海北门外地区为法租界。
该租界南至城河,北至泾滨,西至关帝庙褚家桥,东至广东潮州会馆沿河一带。
中国历史大事(1850-1854)
1850年
8月13日 沙俄军队强占中国黑龙江口的庙街,后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
1851年
1月11日 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
发国旅---丰富您的人生旅程 建旅群英QQ 群:92034865、31797076
- 5 - 1852年
11月24日 厦门市1500余华工,抗议英商合记洋行掠骗华工,在合记洋行门前示威。
英海军向群众开枪,打死8人,激起厦门人民的愤怒。
民众愤起拆毁英国洋行,迫使其终止掠夺华工的活动。
1853年
4月23日 沙俄尼古拉一世下令侵占中国库页岛。
1854年
2月16日 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占汉口、汉阳,并分兵南下,直逼长沙。
曾国藩因损兵折将曾投水寻死被救。
后西征军在湘潭战败,退守岳州(今岳阳)。
中国历史大事(1855-1859)
1856年
2月29日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省西林县境内进行间谍活动,该县知县张鸣风将马赖等26名不法教徒逮捕,并将马神南等3人处死。
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打着“为保卫圣教而战”的旗号,次年勾结英国向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0月8日 清朝广东水师从停泊在广州黄埔港的商船亚罗号上查出海盗嫌疑犯梁明太等12人,并将其逮捕。
该船是中国人苏亚成的商船,为走私方便,曾向香港英国当局领过一个通航证。
广东水师在船上搜查时,该证件已过期失效,船上不应再悬挂英国国旗。
但是,英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故意挑起事端,诬称中国水师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
此即“亚罗号事件”,英国以此为借口,派军舰进入珠江、炮轰广州,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0月21日 英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向两广总督叶名琛送交最后通牒,要求叶名琛放还因亚罗号船事件逮捕的全部水手,并赔礼道歉。
叶名琛被迫答应全部条件,将 12名被捕中国走私船水手交还。
但巴夏礼借口礼貌不周,拒不接受。
后英舰开入珠江,炮轰广州。
此事英侵略者纯系寻找侵华借口。
发国旅---丰富您的人生旅程 建旅群英QQ 群:92034865、31797076
- 6 - 1858年
1月5日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清廷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定”,同广东政府要员一起被俘,送往印度加尔各答囚禁。
后病死于加尔各答。
4月13日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派兵舰抵大沽口,在大沽口外驻兵。
英、法、美、俄四国公使亦先后到达大沽口外,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恫吓和外交讹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