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一、引言
随着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岩石隧道工程日益增多。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安全,对岩石隧道进行有效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全面、科学、实用的岩石隧道监测方案,为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稳定提供保障。
二、监测目的
岩石隧道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
1、及时掌握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情况,评估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为隧道施工提供反馈信息,优化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3、预测隧道可能出现的病害和风险,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4、为隧道的运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制定合理的养护和维修计划。
三、监测内容
(一)围岩变形监测
1、拱顶下沉监测:通过在隧道拱顶设置监测点,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其竖向位移,反映隧道拱顶的下沉情况。
2、周边收敛监测:在隧道周边设置监测点,使用收敛计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化,监测隧道周边的收敛情况。
(二)支护结构受力监测
1、锚杆轴力监测:在锚杆上安装轴力计,测量锚杆所承受的轴向拉力,评估锚杆的支护效果。
2、钢拱架应力监测:在钢拱架上粘贴应变片,监测钢拱架的受力情况,判断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喷射混凝土应力监测:在喷射混凝土表面安装应力计,监测混凝土的应力变化,了解其工作状态。
(三)地下水位监测
通过设置水位观测孔,定期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地下水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四)地质超前预报
采用地质雷达、TSP 等技术,对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提前发现不良地质体,为施工提供指导。
四、监测方法和仪器
(一)监测方法
1、人工监测:定期由监测人员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数据记录在监测表格中。
2、自动化监测: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全站仪自动监测系统、光纤光栅监测系统等,实现实时、连续监测,并将数据自动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二)监测仪器
1、水准仪:用于测量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
2、全站仪:精度高,可同时测量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
3、收敛计:测量隧道周边收敛。
4、轴力计、应变片、应力计:分别用于测量锚杆轴力、钢拱架应力和喷射混凝土应力。
5、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
6、地质雷达、TSP 设备: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五、监测点布置原则和方案
(一)布置原则
1、重点部位优先:在隧道的洞口段、浅埋段、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和受力较大的部位加密监测点。
2、均匀分布:在隧道纵向和环向均匀布置监测点,以全面反映隧道的变形和受力情况。
3、便于观测和保护:监测点应设置在便于观测和不易被施工破坏
的位置。
(二)布置方案
1、拱顶下沉监测点:沿隧道中线每隔 5 10m 设置一个。
2、周边收敛监测点:在拱腰和边墙部位,每隔 5 10m 设一对监测点。
3、锚杆轴力监测点:选择代表性的锚杆进行监测,每隔 20 30m
布置一组。
4、钢拱架应力监测点:在拱架的关键部位,如拱顶、拱腰、边墙等,每隔 10 20m 布置一组。
5、喷射混凝土应力监测点:与钢拱架应力监测点对应布置。
6、地下水位监测孔:在隧道两侧每隔 50 100m 布置一个。
六、监测频率和预警值
(一)监测频率
1、施工期间:根据隧道的施工进度和地质条件,一般在开挖面距
监测断面 2 倍洞径以内时,每天监测 1 2 次;在开挖面距监测断面 2 5 倍洞径时,每 2 天监测 1 次;在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大于 5 倍洞径时,
每周监测 1 2 次。
2、运营期间:每月监测 1 2 次,在特殊情况下(如暴雨、地震等)应加密监测。
根据隧道的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各项监
测指标的预警值。
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的 70%时,视为黄色预警,
应加强监测和分析;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时,视为红色预警,应立
即停止施工或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数据采集
监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采集,并进行记录和整理。
对于自动化监
测设备,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检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修正,消除误差和异常值。
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三)成果报告
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编制监测成果报告。
报告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数据、数据分析、结论和建议等内容,并及时提
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八、监测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监测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明确监测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加强
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监测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保证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监测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在监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
九、结语
岩石隧道监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设计,可以及时掌握隧道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为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不断优化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