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混凝土截渗墙施工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素混凝土截渗墙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截渗墙实例,对素混凝土截渗墙施工
技术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本项目地质多为粉细砂层,为中等透水层,且与
长江联系紧密,地下水含量丰富,承压水水头高,设置围封截渗墙以保证基坑的
降水开挖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浆截渗墙垂直度接头处理
引言
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为引江济淮工程西兆线引江线路上的提水泵站,位于安
徽省无为县刘渡镇无为大堤上,利用老泵站进行改造与扩建,以满足引江、排涝
等多种功能的需要。
泵站设计排涝流量240m3/s,引江流量150m3/s,工程规模为大(1)型。
凤
凰颈泵站改造工程主要由穿堤涵洞(由老泵站改造)、新建压力水箱、新建泵房、新建前池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由于本项目新建主泵房基坑设计开挖底高程为-8.37m,安装间基坑设计开挖
高程为-9.37m,均座落在③层细砂层上,为中等透水层,且与外侧长江联系紧密,基坑开挖后,在外侧高水位压水作用下基坑会发生渗流破坏,因此在基坑四周结
合永久工程设置围封截渗墙以保证基坑的降水开挖施工。
本项目截渗墙施工总长度为534.08m,墙厚为0.6m。
由于现有施工平台高程
约为+11m,截渗墙设计顶高程为+3m,墙底设计高程-41m,挖孔深度约为52m。
一、混凝土截渗墙的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流程
1.技术要求指标
1、设计参数
(1)膨润土:采用优质Ⅱ级钠基膨润土;
(2)墙厚:600mm;
(3)截渗墙渗透系数:不大于i×10-7cm/s(1≤i≤9);
2、施工参数
(1)每6m划分一个施工槽段;槽口中心允许偏差±3cm;
(2)泥浆控制指标:
2.成墙桩机施工方法
一般施工程序可分为:成槽前准备、成槽施工、清孔换浆、清孔验收、下设接头管、混凝土浇筑、拔除接头管等,其具体施工工艺流程所示。
5-1截渗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1、导墙施工
导墙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精度,要满足成槽机械设备的施工荷载要求。
导墙施工是截渗墙施工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为成槽导向、控制标高、槽段定位、防止槽口坍塌及承重的作用,导墙断面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倒L型断面。
2、截渗墙施工方法
(1)根据本工程地层特点,采用液压成槽机“抓取法”成槽工艺;
(2)采用优质膨润土泥浆护壁,泵送泥浆入槽;
(3)“捞渣法”捞取后,采用气举法置换泥浆清孔;
(4)混凝土搅拌站拌和混凝土;
(5)混凝土输送搅拌送混凝土;
(6)泥浆下直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7)采用接头管进行各相邻槽段的连接;
2.1槽段划分
槽段划分按照6m长为标准段,拐角槽段按拐角两侧各3m长设置,其余零星
尺寸在平直槽段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2泥浆制作
泥浆在截渗墙施工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孔壁稳定。
因此,根据现场工艺性试
验情况,以最容易坍塌的地层为主选择泥浆粘度,调整施工泥浆配合比,选择优
质膨润土,制备优质的固壁泥浆,确保泥浆质量。
2.3成槽工艺
针对项目地质特点和槽深情况,拟采用“纯抓法”的成槽工艺。
即采用“三
抓法”施工,先抓槽段两侧主孔,两侧主孔挖至距设计槽底深度约50cm后,再
挖中间副孔,主孔内预留的50cm与副孔一起进行清底开挖。
截渗墙垂直度控制是围护结构施工的难点之一。
本工程地下存在较厚的粉细
砂层,要求成槽垂直度必须控制在3‰以内,垂直度较难保证。
成槽开挖过程中,根据液压抓斗仪表显示精度随时进行纠偏,始终保持显示液压抓斗垂直度、施工
精度在良好范围内。
2.4清孔换浆
清孔先采用“捞碴法”,将槽底的大量沉渣进行清理,之后采用气举法置换
泥浆清孔,达到可浇筑混凝土的要求。
槽孔内淤积厚度不大于100mm;泥浆密度
小于1.15g/cm3;泥浆粘度32~50s;含砂量小于4%。
2.5截渗墙接头施工
考虑施工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地质土层软弱,粉细砂层透水性强,锁口管
拔除后,I序施工的截渗墙与II序槽孔存在施工缝,因此接缝处理是截渗墙施工
的难点之一。
墙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法,由于其圆弧规范,孔形质量较好,孔壁光滑,不易
在孔端形成较厚的泥皮,同时也易于接头的刷洗,可以确保接头的接缝质量
(1)接头管下设
初期槽孔清孔换浆结束后,在槽孔端头下设接头管,采用吊车起吊接头管,销钉连接安装。
依次安装接头管,直至下放至设计槽底深度并固定。
(2)接头管起拔
采用吊机结合顶拔机进行接头管的起拔。
拔管施工的关键是要准确掌握起拔时间,锁口管起拔时间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及现场试块的初凝情况确定。
2.6混凝土浇筑程序
混凝土浇筑采用直升导管法,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下浇筑导管→槽口平台架设→装料斗→开盘下料→浇筑→测量槽内混凝土面→计算埋深→提管、拆管、继浇浇筑→终浇收仓。
(1)混凝土浇筑导管下设
导管依次下设,每个槽段至少布设2根导管,导管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槽端距离导管1.0~1.5m,导管之间间距不大于3m。
(2)混凝土开浇及入仓
①混凝土搅拌车送混凝土进槽口,再利用料斗进入导管。
②混凝土开浇时采用压球法开浇,每个导管均下入隔离塞球。
开始浇筑混凝土前,并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混凝土,以使隔离的球塞被挤出后,能将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
③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槽孔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为2m/h以上,并连续上升至墙顶有效高程。
(3)浇筑过程的控制
①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保持在2~6m之间,以免泥浆进入导管内。
②槽孔内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其高差控制在0.5m以内。
③浇筑混凝土时,孔口设置盖板,防止混凝土散落槽孔内。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顶面应高于设计要求的顶高程50cm。
3、质量控制及检查
(1)项目质检人员应对导墙建造、泥浆配制及使用、清孔换浆等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
(2)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质量控制
① 墙体材料的性能主要检查28d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
② 质量检查试件数量:抗压强度试件每100m3成型一组,每个墙段最少成型一组;抗渗性能试件每8~10个墙段成型一组;
(3)槽孔建造的终孔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 孔位、孔深、孔斜、槽宽;
② 各槽孔间接头的套接厚度。
(4)槽孔的清孔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 孔内泥浆性能;
② 孔底淤积厚度;
③ 接头刷洗质量;
(5)混凝土及其浇筑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 原材料的检验;
② 导管间距;
③ 浇筑混凝土的上升速度及导管埋深;
④ 终浇高程;
⑤ 混凝土槽口样品的物理力学检验及其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6)混凝土截渗墙墙体质量检查。
① 钻孔取芯的检验墙身长度、完整性、强度;
5 结束语
截渗与防渗处理是保证基坑开挖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控制好各类影响因素,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及原材料要严格控制,以保障截渗墙体的质量,形成一个具有良好整体性、稳定性、抗渗性、强度的截渗墙。
参考文献:
1、《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X001-1凤凰颈泵站改造及巢湖闸鱼道工程施工1标技术标准和要求》
作者简介:
1、王鹏(1988—):男,山东德州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施工管理技术。
2、陈小波(1987—):男,山西原平人,大专,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施工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