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莆田六中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莆田六中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
A. 低温、干燥、低氧
B. 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 高温、干燥、高氧
D. 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2.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含有核酸
B.DNA的全称是脱氧核苷酸
C.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后用吡罗红染液
3.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4. 如图为用伞藻做的“嫁接”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足”的种类决定形成“帽”的形状
B.伞藻的细胞核可能位于足或柄
C.图示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嫁接后切除再生帽,重复2次,则不再长出新帽
5. 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 ①和①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①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 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①反应,因为①过程可迅速完成
6. 某长跑爱好者参加马拉松赛跑进入最后阶段,感觉下肢肌肉抽搐,这是因为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
B.钠盐
C.钙盐
D.尿素
7. 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
A. 葡萄糖
B. 蔗糖
C. 糖原
D. 淀粉
8.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基因控制也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不一定得到表现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相同
9.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g·L-1NAA浸泡3h处理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B.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C.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
D.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
10.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有()
A. Fe、Mn、Zn、K
B. Mn、Zn、Cu、Ca
C. Mn、Zn、Cu、B
D. Mn、Mo、Cu、Mg
11. 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一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 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4分子H2O
D. 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12. 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很可能是()
A.肽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淀粉酶
1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 越冬的植物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下降
C. 核糖体行使功能及多糖合成的时候会有水的产生
D. 失去结合水的种子不具有萌发的能力
14.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酵母菌
B. 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15. 如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图甲①过程受某种药物阻碍,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B. 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 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
D. 图甲①~①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①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①表示相关结构。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①是感受器
B.分别电刺激①、①,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C.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 TP
D.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17. 染色体操作是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在提高水产动物育种效率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图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贝类的原理示意图,其中A组是正常发育的二倍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四组处理中与精子结合的细胞都是初级卵母细胞,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复制
B.为检测培育出的品种是否符合要求,可借助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为抑制极体释放,可在C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初级卵母细胞获得三倍体
D.若灭活精子可以促进卵细胞发育成新个体,则C组处理比B组处理能更快获得纯合子
18. 下列可能导致组织液增加的是()
A. 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B. 受风寒后发生淋巴结肿大,淋巴循环受阻
C. 代谢废物在组织液中积累增多
D. 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19. 正常情况下,基因M控制合成蛋白质N,若基因M的中部发生了1个核苷酸对的替换,则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基因M不再表达形成蛋白质
B.合成的蛋白质未发生改变
C.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
D.合成的蛋白质所体现的性状发生改变
20.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T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羧基。
(2)1m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①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和煮沸前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分别正确使用该试剂检测后,颜色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上图所示的片段由________种基本单位组成。
22. 图①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图①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
(2)图①中的B图为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①中的__________段。
(3)图①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_(用图①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
(4)图①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23. 某农业科研机构最新培育出一种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且胚芽中脂肪的含量也高于普通玉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玉米种子中的脂肪,需要先将新鲜玉米种子的种皮去掉,进行______,再进行______,才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该过程使用的试剂是_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请用所学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验证该新品种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中的: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籽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籽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籽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
①取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mL,向B试管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mL。
①向A、B两支试管中都加入____________,摇匀,再加入____________,摇匀。
①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①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24. 请根据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一蛋白质复合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即缩短一截,分裂到一定次数,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导致细胞生命活动受到影响,细胞最终会停止分裂。
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酶,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
材料二:天使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
UBE3A 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
p53蛋白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
(1)端粒存在于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
若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则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长度有_____(填“延长”或“缩短”)的趋势。
(2)在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_____(填“激活”或“抑制”),而在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被_____(填“激活”或“抑制”)。
据此,你认为抗击癌症的途径之一是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天使综合征患儿脑细胞中p53蛋白积累量较_____,直接影响了神经元的功能。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_____(细胞器)来完成的。
25. 生长素是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激素。
某同学提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探究该结论是否正确,设计了以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与药品:10-5mol/L生长素溶液、pH为5.0的缓冲液、蒸馏水、胚芽鞘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酸度计(可测量H+浓度)等。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选择_______的胚芽鞘若干,切掉尖端后均分成三组。
①将各组胚芽鞘分别放入编号为A、B、C的培养皿中,分别添加等量的蒸馏水、_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①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再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取其平均值
(3)实验结果分析: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该同学的结论。
(4)步骤①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C
3. A
4. A
5. B
6. C
7. A
8. D
9. D
10. C
11. C
12. B
13. B
14. B
15. A
16. BD
17. ABD
18. ABCD
19. BCD
20. AB
21.
(1).2
(2).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双缩脲
(4).相同
(5).5
22.
(1).DNA复制
(2).受精作用
(3).流动性
(4).次级精母
(5).IJ
(6).GH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D
(9).不同
(10).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段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二倍23.
(1).切片
(2).制片
(3).苏丹①染液
(4).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5).双缩脲试剂A液1mL
(6).双缩脲试剂B液4滴
(7).新品种玉米籽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24.
(1).真核
(2).缩短
(3).抑制
(4).激活
(5).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
(6).多
(7).溶酶体
25.
(1).生长状况一致
(2).10-5mol/L生长素溶液、pH为5.0的缓冲液
(3).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并用酸度计测量溶液中H+的浓度
(4).B、C两组胚芽鞘长度以及H+浓度均高于A组
(5).减少实验误差(一次实验的偶然性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