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验质量的控制及检测设备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检验质量的控制及检测设备的管理
林旭贞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
【年(卷),期】2019(010)018
【总页数】2页(P134-135)
【关键词】水质检验; 质量控制方法; 水质检测设备; 管理方法
【作者】林旭贞
【作者单位】慈溪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浙江慈溪3153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21
1 水质检验质量的控制
1.1 平行样本分析法
水质检验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水样采集。
在被检测的水源中抽取一个样本,然后对水质进行科学分析。
选择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十分关键,平行样本分析法在水质检验中能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是不同的,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些差别,而水质的不稳定性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如果该地区的水质十分稳定,检验结果就会更加准确,出现误差的比例也会降低。
要结合当地水质进行认真分析,科学预判检测误差,尽量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要认真分析数据处理的结果,并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检查数据范围,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对于可取舍的
数据,可采用格鲁勃斯检验法、狄克逊检验法进行处理。
1.2 严格审核样本
水质监测的样本质量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在实际检验中,检测人员应该留存1
份副本,便于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检,真正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开展检测工作之前,应该对样本进行分组标签,避免出现样品混淆情况。
在检测工作结束后,需对两次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要注意同一水样的时间间隔限制,间隔时间太久会影响水质指标。
1.3 制订检测流程
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制度执行,不能出现一点偏差,要全程对样品进行集中管理,或采用全程视频监控,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检测人员应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避免出现失误。
实验室的环境会对检测机器的精准度产生一定影响,要控制好实验室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声音强度。
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检测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有关理论知识,并依据水质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措施,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水质监测质量。
1.4 保证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对监测仪器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检测数值的范围和灵敏度上,这两项指标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测量范围会影响检验,如果检测值不在范围内就会造成检验数值失衡,影响水质监测结果。
仪器灵敏度下降会造成水质污染物质的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严重影响配置检测试剂的效果,会造成检测失败。
在日常操作中,要规范检测人员的操作过程,尽量减少检验失败的次数,保证实验数值的准确性。
1.5 采集水质样品
第一,采集水质样品,保证水质检验的安全性。
在采集水质样品时,采集人员要准备好采集用具,并按照采集流程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密封处理,再运送到指定场所。
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好其他因素对样品产生的影
响。
第二,在采集过程中,要根据有关检测要求实施样品分类采集,做好详细记录,保证记录的真实性。
第三,按照有关规定对样品进行封存,直接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在储存和运输环节中出现问题。
第四,保证工作环节交接的有效性,安排专业人员对样品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样品的安全性。
1.6 做好实验室控制管理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分析检测的场所,做好实验室内的控制管理工作是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要重点管控用水质量和实验方法,必须对这些流程进行规范。
在开展水质样品检测前,要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处理,使其能够满足水质检测要求。
还要根据检测要求进行相关配置。
常见的有无还原性矿物质水等操作。
空白实验检测就是把实验用水与水质样品进行置换,利用样品检测的步骤对实验用水展开检测分析,得到一个空白检测数据,然后将得到的空白实验数据和另一组数据进行比对,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还要重视实验中用水质量、器皿清洁度等问题,这些细小问题也能反映出水质的检测情况和实验室的环境情况。
通过上述步骤就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进而绘制出校准曲线,能够直接表达出水质检测状况。
校准曲线能够直观反映出水质情况和水质浓度。
一般将校准曲线中水质检测的浓度值作为横坐标,信号值作为纵坐标,再使用线性回归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计算出校准曲线的数值,这样能够提高水质检测的精准度。
2 水质检测设备的管理方法
2.1 对检测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检测人员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工作水平直接决定了水质监测效果,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工作考核,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检测人员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熟练掌握检测技术,保证检测效率。
水质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检测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保证水质检测的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测过程,确保检测数值的准确性、真
实性、可靠性。
2.2 严格管控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
实验用仪器设备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在进行水质检测时,要科学管控实验仪器设备,保证所有的检测仪器都在自身使用范围之内。
仪器设备管理的重点在于保证仪器的精准度,要认真定期校对每一个检测仪器,将国家的仪器标准作为校对依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此项工作。
在购买专业仪器时,一定要到正规的专业商店进行选购,不能随意采购。
标准物的选择也是为了保证水质分析效果,要选择专业、有证明的标准物,这个环节要严格把关,不能出现任何疏漏,标准物会直接影响水质检测结果。
如果在这个环节有一定困难,可以使用实验对比和抽样验证这两种方式进行处理,能有效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对标准物质量的管理,在每次实验前,都要检查标准物质量,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避免标准物质量出现问题,确保水质监测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李原.浅论水质检验的过程与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8):104-105.
[2] 何晓丽.水质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9,(06):61-62.
[3] 滕凯玲.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9,(02):76-77.
[4] 黄晓容,李清芳.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J].绿色科技,2019,(10):91-92.
[5] 刘敏.水质有机污染物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12):104-105.
[6] 石琨.浅谈水质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措施[J].科技风,2019,(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