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技术在危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论分析
危重多发伤是急症外科常见收治病情, 多发伤的界定国 际上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的危重多发伤学术会议 定义多发伤, 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因致伤因素导致 2 个 及以上部位的损伤称之为多发伤; 多发伤的 ISS 严重程度界 定为, ISS>16 分, 以此定位严重多发伤。这是因为多发伤造 成人体器官或系统联合受到影响, 病理十分严重并随时可能 危机生命, 以往的资料显示出多发伤的致死率极高, 处理很 困难, 有较多的并发症, 如腹腔室间隙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 综 合 征、 多 器 官 功 能 衰 竭、 急 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多器官功 能衰竭、 腹腔内的感染和营养衰竭等。手术原则是保命为首 要任务, 首次手术简单有效的控制多发损伤引起的污染和出 血, 恢复患者体温, 生命体征稳定 72 小时进行确定性手术, 进入 ICU 后期观察治疗, 在进行分期的手术。 3.1 多发损伤控制性复苏,需要快速的评定出伤情,跟去 情况采用 AIS-ISS2005 进行评分,研判需要分期还是一期 手术,选择合理的治疗时机,早起关注凝血病进行止血, 控制性液体复苏的同时进行控制性手术,损伤控制复苏以
0 引言
危重多发病的患者通过入院观察可得知其病情变化很 快, 容 易 发 生 休 克, 并 且 存 在 持 续 性 的 出 血, 病人因此迅速 限于代谢性酸中毒、 低体温和创伤性凝血正三联征的危险境 地, 处置稍微不当, 有可能导致其不能被再抢救过来, 以致死 亡。采用控制技术, 本文在控制性液体复苏和早起的凝血机 制异常问题档口, 急症中简化手术控制污染和出血, 手术后 期在特护病房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过后, 进行分期确定性治疗。手术后加强手术期的管理, 这 种策略是提高我院危重多发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本文通过 研 究 分 析 我 院 2014 年 12 月 到 2015 年 12 月 的 危 重 多 发 病 收治临床资料 80 例的, 对损伤控制技术进在多发病救治的 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年第 16 卷第 61 期
157Leabharlann · 临床研究 ·损伤控制技术在危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谢德平
(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仁和医院,湖北 宜昌)
摘要: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危重多发伤患者救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 例患者初期基于控制性液体复苏,在起初处理凝血
的异常情况,能在短期时间中有效控制损伤带来的生命威胁,然后转急诊重症监护室在解决体温过低,纠正其代谢性的酸中毒及治疗 凝血异常,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过后进行分期或者一期手术。结果 痊愈为 70 例(87.5%),因为严重低血容量行休克和多脏器的功能 衰竭死亡的有 9 例(12.5%),结论 危重多伤就只的原则是救命再救伤,“损伤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出血然后控制性液体复苏。 关键词:多发伤;危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控制性 中图分类号:R619+.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61.096
1.2 方法
(1)危重多发伤的救治原则是把救命放在第一位, 然后 控制性的致伤, “损伤控制” 原则是把控制出血控制和控制性 液体复苏作为首要任务。早起就处理凝血异常的情况, 在有 效时间的最短期限完成手术, 有效控制损伤对生命造成的威 胁。之后转到急症重症监护 ICU 进行低温处理和代谢纠正, 排除其酸中毒, 进行治疗凝血异常。患者基本的情况稳定后, 采取一起或多期治疗手术。 (2) 多发性损伤控制适应手术要 求, 优化手术体系, 因为创伤和损伤进行控制手术需要满足 一定的条件, 即是 ISS(2005)>16 分, 控制手术的时间一般会 大于两个小时, 按照损伤纳入条件的情况进行分析。计入多 发损伤条件: 大出血情况, 输血 >10U; 腹部张力高导致无法 关腹; 复苏中循环不稳定; 酸中毒的 PH<7.3; 体温小于 35 度; 创 伤 部 位 多 发: 损 伤 评 分 AIS>16 分 的 损 伤 情 况, 腹部大血 管损伤, 严重盘古折损后腹膜巨大血肿, 胰腺十二指肠损伤。 我院收治 763 例创伤患者中进行控制损伤治疗有 80 例, 治 疗组优先采取手术治疗。检测指标为复苏期的 PH2 天一次 检测, 体温三天一次检测, 凝血酶原每天进行检测。对照组 的治疗办法也进行同样频率的检测。 研究组治疗中采用有效的快速手术, 进行止血和污染防
1.4 统计学方法简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资料的分值处理以均属 ± 标 准差的形式呈现, 技术资料以百分比呈现, 采用 c 2 进行检验, P< 0.05 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呈现
危重多发病进行控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 80 例患者, 早期 的凝血机制突变, 急症手术首先控制污染和出血, 在生命体征 稳定过后进行了创伤控制确定性手术, 体温恢复时间、 BE 恢 复时间、 出血量、 APTT&PT 恢复时间都比对照组要少, 多发伤 控制性治疗使得控制组达到 70 例痊愈, 多脏器衰竭死亡和严 重低血性休克死亡有 10 例 (12.5%) , 损伤控制组的治疗效果 非常明显, 两组的手术时间武鸣县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 手术简单迅速, 手术时长有严格控制 (60 分钟内) , 生命体 征稳定后直接专人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控制性液体复苏治疗, 病情在观察稳定变化中, 机体的技能逐渐稳定后, 就要在接下 来的三天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一期的治疗操作主要有: 腹 部创伤: 如果患者的腹腔主干大血管出现损伤, 我们手术团队 会在最短时间内修复的马上予以修复, 根据患者情况如果能 短时修复予以暂时插管, 患者出现胰腺损伤手术中仅闭锁胰 管, 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但不进行胃肠重建, 在多发损伤治 疗的一期手术结束后, 通常因需进行第 2 次手术, 所以不需要 常规关腹, 进行腹腔暂时关闭。三天内再进行第二次手术。
1.3 观察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乳酸消退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APTT&PT 恢复时间 (APTT>50S,PT<14S) , 手术时间和出血 量, 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情况。
1 临床的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危重多发伤 80 例作为损伤控制研究组, 这其中 女患者 24 例, 男性患者 56 例, 患者的平均年龄 (38±6.23) 岁, 分布范围在 17-81 岁。损伤评分 AIS-2005-ISS 大于 17 分, 多 发伤的致伤原因: 坠落伤、 爆裂伤、 交通事故、 刀刺伤。其中损 伤道路交通所占比例过半, 其次是坠落伤, 损伤部位分析, 腹部 闭合伤有 40 例, 无腹部脏器伤 34 例, 腹部放开伤 8 例。两个 位置的伤有 32 例, 3 个部位的有 20 例, 4 个部位的有伤 16 例。 具体部位和脏器的伤有资料存档。对照组是选 52 例同期入院 治疗的一般腹腔损伤患者 (AIS<16) 组成的一般损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