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审定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审定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诸子百家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提倡节俭的是()
A.荀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
2、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任用奸相 D.宦官专权
3、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

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
4、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把耕犁由直辕改成了曲辕,以便于精耕细作(如下图)。

这种农具发明于()
A.春秋B.战国C.西汉D.唐朝
5、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
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
6、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欧。

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

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

”这段话不能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C.世界古老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的新疆地区
D.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多元文化融汇的通道
7、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A.青瓷 B.唐三彩 C.白瓷 D.黑陶
8、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A.重文轻武B.休养生息C.重农抑商D.重视教育
9、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
10、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后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11、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2、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首民谣反映的是()
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
C.明朝刑法严酷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13、唐朝的一位君主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位君主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
14、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

临沂有灿烂的
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
A.钟繇B.顾恺之C.柳公权D.王羲之
15、“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

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B.南诏C.靺鞨D.吐蕃
16、《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17、《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主要反映了
()
A.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B.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D.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18、节能环保是中国的国策,下面谁的发明具有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这样的特特征()
A.李冰B.张仲景C.华佗D.蔡伦
19、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军事力量B.解决中央财政问题
C.铲除地方割据势力D.打击官僚地主和抑制土地兼并20、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21、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22、《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
“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3、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农业发展状况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水平
24、“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5、唐朝时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洛阳B.扬州C.长安D.成都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

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

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

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

安禄山为了讨
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編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后期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据此,你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1所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2)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3)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二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这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材料四如图2、图3所示
(4)图2和图3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流。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二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沈约( 梁)《宋书》
(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宋书》里描写的江南地区和《史记》里描写的江南地区有什么不同。

请你分析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3)综上所述,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D
4、D
5、A
6、C
7、B
8、A
9、B
10、A
11、D
12、D
13、B
14、D
15、D
16、C
17、C
18、D
19、B
20、A
21、A
22、A
23、A
24、D
25、C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
(2)前期:节俭、反对浪费;任人唯贤;励精图治;后期: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任人唯亲;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3)后果:社会危机严重;认识: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

2、(1)南至余杭,北达涿郡;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制度:科举制;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

(3)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局面:贞观之治。

(4)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3、(1)少数民族内迁
(2)《史记》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而《宋书》则反映了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有很多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北方;原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铁序较为安定。

(3)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