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美育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242
· ·教育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把音乐教育未来发展规划为三步走:“一年整合、三年提升、五年跨越”。

只有不断研究专业内涵,提升专业发展空间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向着良好的方向进行。

一、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深入进行专业建设
紧跟我省经济发展需求,把握职业人才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中职校音乐专业的课程结构,深入研究专业发展内涵,加大理论研究水平,从而使辽西地区的音乐专业建设特色鲜明。

创建职业学校中的品牌专业,建成比较完整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师资建设为核心,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1.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成每年教育局下达的各级各类培训任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专业教师每年都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努力考取行业要求的职业证书,使中职校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
3.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建设
在未来五年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中职校要以青年教师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逐步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梯队结构。

构建“以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以此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师资培养模式,在人力资源方面增强学校发展潜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
在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要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深入调研,掌握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与行业中的优秀企业洽谈,签订实习协议,让企业参与到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来,给予学生就业实训指导,保障和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社会。

1.校外实训基地
为提升中职校音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应不断的与社会相关行业建立起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努力为学生开拓实习基地。

要建成艺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类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政府应为中职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发展扩建舞蹈教室、钢琴教室、画室、声乐视唱练耳教教室、高配置计算机教室、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播音主持演播室、专业录音棚、手工制作坊、早教训练教室,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实验幼儿园,在硬件上保障艺术类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德育工作,以学生为本
做好德育工作,要从教育者、学生以及家长等不同角度全面考虑学生的终身发展。

不仅要在制度上严格要求学生,更要在人
格上引领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教会他们一技之长,更要教会他们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的态度。

同时让优秀的校园文化感染和熏陶他们,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气质,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1.建立完善的适宜学生发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创建富有特色的德育体系,以“不求学生飞得高,但求学生走得远”为德育宗旨,制定德育目标从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着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统性与创造性,继续健全“青春脚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促进学生的德育蕴育。

同时,制定和完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创设浓郁的育人氛围
制度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

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和科学精神教育,注重校园精神传承,加强校园文化创新,努力把学校打造为具有品牌校园文化的名校。

五、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永远的主题。

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仅停留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能够获得整个行业的好评。

我们不仅要把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更要精雕细琢塑造优秀的行业精英。

1.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宜职业教育要求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新调整和创新,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按照国家高考制度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中职升高职的高考学科建设,帮助学生迈上更高的人生阶梯。

2.中职校将积极参与教育系统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

同时加强教研工作力度,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改编,在辽西地区特别是舞蹈表演和播音主持专业的校本教材开发,要编定出一套适合本地区专业教学体系的课本。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在稳步发展现有的教学常规的情况下,逐步打造中职课堂教学、科研并重,课内、课外并重的新常规,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名中职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我深深感到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学习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并结合本校本地区特色,让学生们接触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真正了解音乐热爱音乐,并通过学习音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塑造和谐健康的人格。

关于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的区别
季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 410208)
【摘要】多年来,在统计学界关于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是否统一,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分别从它们的历史发展、数
学思路、应用角度和范围、词汇起源和图书分类等方面阐述了两门统计学之间的区别,并以此来说明保持两门统计学并存的必要性。

【关键词】社会统计学 数理统计 随机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2-02考索·探微
一、从历史发展方面看它们之间的区别社会统计学自古以来就有,它的历史有3000多年,大到国家财政分配,小到百姓生活方面的各种统计,无所不在。

它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统而计之”就是人们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它属于社会科学。

数理统计学仅仅是在100年前伴随着概率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中叶以前已出现了若干重要的工作,如C.F.高斯和A.M.勒让德关于观测数据误差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的研究。

到19世纪末期,经过包括K.皮尔森在内的一些学者的努力,这门学科已开始形成。

但数理统计学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则是20世纪上半叶的事,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归
功于K.Pearson、R.A. Fisher 等学者的工作。

特别是Fisher 的贡献,对这门学科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6年H.克拉默发表的《统计学数学方法》是第一部严谨且比较系统的数理统计著作,它是数理统计学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

由于数理统计其本质是带着概率意义下的结论。

比如: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因此数理统计属于概率论的应用属于自然科学。

统计学发展史说明:先有社会统计学后有数理统计学,先有变量后有随机变量;社会统计学以变量为基础,数理统计学以随机变量为基础,变量与随机变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概念。

二、从数学思路上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考索·探微
243
· ·从两门统计学的数学思路来看,社会统计学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经济学、数学(主要是初等数学),这个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统计工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当统计工作发生大的变动之后,统计学也随之做出相应的反应。

由于它主要是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服务的,有着鲜明的服务对象,因此在国家统计部门、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另外,这个学科中的一些名词也不属于数学名词。

如:人口统计,寿命表。

随着学科的不断交融和细化,相关于每个学科的统计学随之诞生,如生物统计、地质统计、地震统计、医学统计、卫生统计等等。

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它与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本身是一门数学学科,重在应用方法的数理基础的研究。

由于它有不少方法来源于生物、农业试验。

因而被自然科学界普遍地认为是一种科学方法。

从原则上来说它可以用于研究任何随机现象的变化。

除了它的通用性之外,它还具有很强的派生性,现在许多被人们泛使用的数理方法都与数理统计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总之,社会统计学更侧重于对解决社会、经济等现实问题数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而方法本身的数理基础的科学性研究,则由相应的理论统计学去研究,事实上,推断统计方法的数理基础的科学性研究,正是数理统计的研究范畴之一。

三、从应用的角度和范围上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研究角度上,二者的区别表现为,社会统计学主要包括社会核算和社会定量分析两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统计分类理论、统计资料搜集与整理理论、统计指标理论和核算表式理论,其核心内容是宏观经济核算表,此外还有正在开发或有待开发的环境、科技等核算领域。

后者是对社会经济总量、结构、动态、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整体看,统计学基本上是围绕观测指标展开的,指标设定、指标测量、指标分析是其主要内容。

而数理统计学一般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部分。

数理统计基本上是围绕模
型展开的,模型假设、模型论证、模型运用是其主要内容。

两门统计学在研究角度上虽有联系,但其区别是明显的。

在研究范围上,数理统计侧重于对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而统计学不仅重视样本数据的定量分析,而且重视对所获得的总体全部数据的定量分析,同时,重视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方法的研究。

某某统计学往往仅限于它所在的学科的具体应用。

而数理统计给出的公式却可以应用在其他的众多科学领域中。

如:在农业中,对田间试验进行适当的设计和统计分析;在工业生产的试制新产品和改进老产品、改革工艺流程、使用代用原材料和寻求适当的配方等问题中起着广泛的作用;在医学中,可以用来发现和验证导致疾病的种种因素,确定一种药物对治疗某种疾病是否有用,用处多大,以及比较几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力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中,可以用于地震、气象和水文方面的预报、地质资源的评价等。

数理统计的原理是小概率事件,其论证过程是反证法。

这也是它与社会统计学的重大区别。

四、从词汇上和图书分类上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社会统计学起源于国家财政National Finance,数理统计学的英文为Mathematical statistics。

社会统计学的图书分类为F,数理统计学为O。

从上述数理统计与社会统计学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趋势,数理统计研究问题的理念及其方法已对统计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革命性影响,但是,数理统计与社会统计学毕竟是两门差异较大的学科,不可能简单地加以“统一”。

尽管在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存在着很大区别,两门学科关于统计学理论问题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历史和认识上的局限性,这些却并不能否定两大学派的历史功绩和未来发展。

通过比较分析两大学科,全面正确地认识统计学的发展,更有利于两门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借鉴,促进整个统计学的发展。

明清时期武威地区教育事业述略
鲁宇譞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武威作为西北重镇,各朝都十分重视对该地区的经略,教育事业尤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明清时期武威的教育事业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书写了凉州教育史上的重要一页。

【关键词】武威 教育 儒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3-02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汉“河西四郡”之一。

作为丝绸之路重镇与西北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自西汉设立武威郡以来,历朝政府皆重视武威地区的教育事业,在武威设官学、兴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封建教育体系。

西汉时,于武威设立官学,使新并入汉朝版图的武威开始吸收中原文化。

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彼时的武威及河西走廊地区则相对安宁,中原地区的儒士开始向河西地区迁移,并在武威地区开创了重文兴教的局面。

武威及河西走廊地区,成为保存中原儒家文化根基的一片净土。

五凉时期,武威郡治下的
姑臧县(今武威市凉州区)曾作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

在这期间,各政权都继承了兴办儒学的传统,使得凉州教育持续兴盛。

西夏时期,以武威为辅郡,十分重视武威地区的教育,兴学授课。

进入明清时期,武威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立起各类型教育机构,包括儒学、书院、义学、社学、私塾等。

一、明代武威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为教育行政官员。

明朝重视武威地区教育事业,据明正统四年(1439)《凉州卫儒学记》碑载,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后于成化年间重修扩建。

明正统二年(1437),镇守凉州的兵部右侍郎徐晞在凉州卫设立儒学,每两年取士,名额二十人,并为此在武威城西南设立考院一处。

通过科考,明廷有效地在武威地区选拔了人才。

书院作为兴起于唐代的教育形式,于明代在武威地区出现。

嘉靖二十七年(1575),参政江东在凉州卫设立凉州书院,这也是武威地区书院的肇始。

在西夏统治时期,武威还兴起了义学,并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

明初,武威地区移民的子弟大多进入义学就读,学习识字等基础性知识。

弘治十七年(1504),明孝宗下令各级政府广建社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凉州地区的乡绅与百姓也集资兴办了凉州社学,并选择通晓诗书者作为教师。

凉州社学多设置在人口较为集中的
地区,如十三里堡、河东堡、达家寨等各处堡寨。

未满十五岁的幼童,在农闲时节入读,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幼童中学业优异而家境宽裕者,可以进入书院,作为童生进一步深造。

此外,在明代武威城乡各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私学、家塾。

二、清代武威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清代教育事业盛于明代,顺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均对武威文庙进行重修扩建,使这一重要文化建筑群日趋完整。

雍正二年(1724),凉州卫改为凉州府,凉州卫儒学也改为凉州府儒学,学生人数增加,选拔取士也从两年一贡变成三年两贡。

雍正四年(1726),创建武威县儒学,两年一贡选拔人才。

进入清代,全国书院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甘肃地区书院在数量上较之明代也有很大增长。

在凉州府范围内,康熙四十三年(1703),凉庄道武廷适在凉州府治地北捐建成章书院。

同年武廷适在武都县捐俸创建天梯书院,后凉庄道何炳安与张之俊在乾隆三年(1738)和乾隆十三年(1748)两次重修;此外,光绪元年(1875),甘凉兵备道成定康在武都县创建雍凉书院,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废。

乾隆四十八年(1783),镇番(今民勤县)知县王赐均捐置创建苏山书院。

乾隆十二年(1747),永昌县知
县李炳文在明伦堂冬捐建丽泽书院,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郭昌泰在城西北隅倡建云川书院。

嘉庆二十五年(1820)在古浪县兴建龙山书院,在古浪南关还建有瑞泉书院。

平番县亦建有龙岗书院。

彼时天梯书院和雍凉书院,规模颇盛,学风蔚然,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