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粪类圆线虫病疾病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肺部粪类圆线虫病
英文名:strognyloides stercoralis of lung
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
ICD:B78
概述:粪类圆线虫一般寄生于人体小肠黏膜下层,在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亦可引起肺及其他内脏播散性损害。
肺粪类圆线虫病是由粪类圆线虫的丝状蚴侵入皮肤或黏膜后经淋巴管或静脉系统、右心而至肺,经3~30 天发育成童虫,少数童虫在肺内或支气管中发育成熟,多数童虫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的疾病。
本病全球均有分布,但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较多,Woodring 等1994 年报道美国东南部人群感染率超过6%,我国多数地区感染率在10%以下,我国广西农民感染率为4.9%~8.6%。
流行病学:本病全球均有分布,但以热带、亚热带及温带较多,Woodring 等1994 年报道美国东南部人群感染率超过6%,我国多数地区感染率在10%以下,我国广西农民感染率为4.9%~8.6%。
病因:粪类圆线虫一般寄生于人体小肠黏膜下层,在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亦可引起肺及其他内脏播散性损害。
发病机制:肺粪类圆线虫病是由粪类圆线虫的丝状蚴侵入皮肤或黏膜后经淋巴管或静脉系统、右心而至肺,经3~30 天发育成童虫,少数童虫在肺内或支气管中发育成熟,多数童虫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而引起的一系列呼吸道症状的疾病。
临床表现:大部分临床表现轻微,可表现为皮肤局部小出血点、丘疹、移行性线状或带状荨麻疹,亦可有过敏性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或哮喘。
如伴有严重疾病(如白血病)、营养不良或免疫低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可出现重症弥漫性感染及自身感染,患者常有发热、剧烈咳嗽、咳痰、咯血、气急、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亦可伴有多个内脏器官受累及全身中毒等症状,甚至短时间内死亡。
X 线胸片可有点状、小片状、索条状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阴影。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常增高,可达20×109/L,嗜酸粒细胞一般在25%~30%,最高可达70%~
80%。
血清总IgE 水平50%增高,针对丝状蚴抗原的血清IgG 和IgE 90%患者阳性。
如雌虫在支气管上皮寄生,则新鲜痰中可找到杆状蚴、丝状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可确诊。
并发症:并发重症肺炎、脑膜炎、脑脓肿。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常增高,可达20×109/L。
嗜酸粒细胞一般在25%~30%,最高可达 70%~80%。
血清总 IgE 水平50%增高,针对丝状蚴抗原的血清IgG 和IgE 90%患者阳性。
痰液中查找寄生虫和虫卵如雌虫在支气管上皮寄生,则新鲜痰中可找到杆状蚴、丝状蚴、童虫、成虫及虫卵,可确诊。
其他辅助检查:X 线胸片可有点状、小片状、索条状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阴影。
诊断:粪类圆线虫病肺部损害诊断需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但肺部粪类圆线虫需新鲜粪便查找病原虫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肺类圆线虫病应注意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风湿热等鉴别。
治疗:
1.阿苯达唑为首选药,每天400mg,顿服,连用3 天, 2 周后重复1 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3~5 疗程。
2.噻苯达唑治疗粪类圆线虫病疗效良好,成人剂量每次25mg/kg,2 次/d,
3 天为1 个疗程。
但由于本药不良反应多达5%~30%,故现已少用。
预后:本病预后良好,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预后较差。
预防:重点加强卫生宣传,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改革施肥与耕作方法,在流行区定期进行普查普治。
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