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措施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措施
一、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也从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在中高职衔接上的创新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如何明确的分工,如何科学的衔接,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的一体化。
我们认为,分工是基础,衔接是关键,一体化是应该达到的目标。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分工不清楚甚至不分工的情况,衔接缺乏有机性乃至简单化。
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分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叠等。
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制定,缺乏充分有效沟通、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
1.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开办有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
但在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到底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达到什么目标,二者如何实现目标的互补而非重复,并不是特别清晰。
如高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中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型人才,高职的高素质到底高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目标的区分不够明确,直接导致后面的衔接出现问题。
2.中高职的旅游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重叠比较多我们知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课程几近一样,教学内容几乎雷同。
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旅行社行业,对应旅行社中的导游、计调和销售岗位,中职和高职基本上都开设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营销、计调实务等课程。
当然,课程名称上中职、高职可以一样,关键是同样的课程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应该形成递进和互补,把不同层次的技能安排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分别实施。
目前的问题就在于旅游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衔接,缺乏递进性,没有层次感。
3.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能有机衔接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加上旅游服务行业的行业特性,使得中职旅游专业教育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人才培养目标所针对的行业均是旅行社行业、所针对的岗位或岗位群也是一样的,如导游、销售、计调助理等。
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如何使已具有一定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中职学生通过衔接的高职教育,提升其旅游专业理论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乃至创新创业能力,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源,即使招收中职生源,也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和中职教育的培养方案衔接。
4.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训实习项目内容重复从校内实训项目上看,中职期间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到高职后同样又要进行模拟导游、门店销售、计调操作等项目的实训,且实训内容大同小异。
从校外企业实习来看,时间安排上,中职学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同样也要到旅行社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
实习岗位上,中职学生实习岗位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高职学生实习岗位同样是导游、前台销售、计调助理等。
从实训实习环节看,中职和高职也未能形成很好的衔接。
三、旅游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衔接重点1.招生与培养政策的衔接探索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制度上的衔接。
高职院校要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招生。
同时,在高职院校招生方面,探索专门面向定点中职学校的对口招生。
另外,建立统一的课程学分管理机制和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和转换机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