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队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队工作管理办法和职责
一、测量队全体人员应在项目总工直接领导下工作做好施工前准
备,负责与设计院、甲方进行交桩,做好交接手续,搞好控测
和复测。
(保护控制桩、导线点、水准基点等,防止丢失或破
坏。
)
二、仪器的正确使用
1、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各螺旋的部位和作用,观测时不能骑跨脚架或手扶、压脚架,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
2、开箱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将仪器从仪器箱内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必须一手握住仪器提手,一手扶仪器底座,严禁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
更不可手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仪器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应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
3、仪器及附件自箱中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
4、安置脚架时应以便于观测为原则,选好三条腿的方向,使脚架高度与观测者身高相适应。
当测站位于山坡上时,应使两个脚架腿安置在山坡下方,一条腿安置在山坡上方。
5、架设仪器踩脚架时必须手扶仪器,用力要均匀的踩架腿,且不可用力猛蹬、忽轻、忽重。
6、操作仪器时应尽量使三个脚螺旋保持大致等高,旋转要均匀,松紧要适中,决不能过紧,形成拧“死”状态。
制动与微动螺旋也应松紧适当,不可过松,尤其不可过紧,仪器每次用完后应将各部位螺旋恢复至中间位置方可装入箱内,合箱盖前应检查仪器附件是否放全。
7、仪器在低气温或气温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必须将测量仪器在室外先适应约20分钟,使仪器各电子部件达到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方可使用。
8、全站仪在烈日下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照准对向太阳。
9、司仪人员在转动仪器照准部或望远镜前,必须先用手轻微触
动,确认仪器制动螺旋是否松开,防止损伤仪器制动装置。
10、全站仪测量距离时对讲机或手机应暂停使用,在反射光范围内不得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棱镜。
11、应避免在烟、尘、雾、霜、雪、雷、电、雨和四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测距。
12、禁止用手触摸物镜、目镜,有灰尘时用软毛刷轻轻掸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
13、仪器应经常用纯酒精擦洗,决不可用酒精擦洗镜头。
如有问题,应立即送至专业维修部门进行修理,严禁随意拆卸装修,以免造成损坏仪器的不良后果。
14、测量仪器转站时,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杠肩上或单手提仪器。
15、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后必须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和灰尘后方可装箱。
回到办公室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晾干后再装入箱内。
16、自动安平水准仪搬站时严禁物镜向下,读数前先稳定10秒左右方可读数。
三、操作前的注意事项。
1、水准测量在高差较大的长大上坡、下坡(如:坡度较大的隧道斜井)、山地等地形测量时,必须使用带有水准器泡的水准标尺测量或用全站仪三角高程对向测量。
2、公路曲线桥的桥墩中心测量时,应注意有无横向预偏心,并对铁路线路中心、墩台偏心距E值、横向预偏心、不等跨时纵向预偏心、桥墩中心、梁中心线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做到心中有数。
3、高速公路、放样前应做到对公路线路、行车道、桥、隧道、路基、左右线路等的中心线与测设中心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明了。
4、当风力大于4级以上时,不宜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抄平;防止因风力过大而造成补偿器失灵,且十字丝晃动无法读数。
5、放样前测量员应仔细检查是否带全放样所用的工具,如:图纸、资料、计算器、木桩、小钢尺、脚架、仪器电池、油漆、毛笔、铅笔、小钉子、锤子、棱镜头、记录本、计算用纸等。
四、积极配合施工技术人员将测量误差尽量减少到最小,并且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根据项目施工
情况,进行施工测量控制、施工放样等(如:路基中边桩放样、各层施工高程放样、桥墩台中心定位、桥墩台立模放样、支座位置放样、上部结构预制台座放样、预制安装测量放样、涵洞基础放样、征地界桩测量、断面复测、导线加密、中桩抄平、沉降观测、隧道洞口边仰坡的开挖放样、隧道断面检测、隧道围岩量测、隧道掘进开挖轮廓线测量、隧道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二次衬砌立模前后轮廓尺寸测量等)五、隧道监控量测
一、监控量测断面布设距离和监控量测的内容
1、拱顶下沉观测。
2、拱脚、墙腰水平变形量测。
3、黄土、浅埋和地表有建筑物时的地表沉降观测。
4、隧道衬砌沉降缝两边不均匀沉降观测。
5、需进行地表沉降观测的隧道,其地表观测断面布设与洞内量测断面对应布置,黄土地段、浅埋地段全部布置。
6、衬砌不均匀沉降观测按每一个沉降缝为一观测断面。
二、监控量测断面布点规定
1、拱顶下沉观测点:黄土、浅埋、偏压或地表有建筑物和Ⅴ级围岩地段按拱顶、两拱腰3点布设,其它地段按拱顶1点布设。
2、水平变形量测点:按拱脚和断面最宽处左右各2点,共4点对称布设。
3、隧道衬砌结构不均匀下沉降观测点:在衬砌沉降缝两边边墙同一水平线上,每条沉降缝左右对称布设。
4、洞内、外观察:主要目的测量检查初期支护结构物的明显变形和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
六、测量记录要求
1、所有测量记录应采用测量专用记录薄。
2、一切原始测量记录、计算必须在现场记注,做到记录真实、记录明确、计算清楚、字迹清洁、整齐美观,不得涂改、擦改、转抄、撕毁,更不得事后凭记忆补记。
3、记录薄必须编列页次(第几页、共几页)、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迄时间、气象条件,并应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
4、水准测量中,若原始记录有错,应以单线划去,在其下方另
起一格写出正确数字或文字,并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但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数字连环更改,作废的测站划去亦应注明原因。
5、水平角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6、距离测量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米和分米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测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
7、导线测量中,凡更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字、文字整齐划出,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和文字。
凡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8、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检查手薄中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
9、导线点、三角点、GPS点、水准点和中线点的名称,必须记载正确。
同一点名在各种资料中和现场必须一致。
五、经常与技术人员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进行解决。
七、测量人员要有主人翁责任感具有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爱护仪器。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发现测量错误,如果现场测量人员可以纠正,则必须等纠正以后再进行施工;如果现场测量人员无法立即纠正,必须先报告工地施工负责人暂停错误部位施工,然后及时向总工、经理及分管工程师汇报,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
八、测量人员应对项目部和施工队负责任,及时准确地进行施工测量,满足施工队需要。
九、测量队人员应相互配合,做到在施工过程中不相互推委扯皮。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