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分析与辅导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页,幻灯片共37页
3、动机因素: 4、情绪情感因素:抑郁、焦虑 5、个性因素:自信心不足、意志力不足、适应
性差等、反应过慢。
第7页,幻灯片共37页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不完整或不和睦的家庭.、父母
教养方式不当。 2、学校因素:教育目标过高与拔尖教育。教
师教育态度或教学方法不当。 3、社会因素:如新读书无用论等社会风气、
学困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对学习 活动产生消极情感。导致这种消极情感的原因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过多的不愉快情绪。
第18页,幻灯片共37页
3、自我效能感的挫败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某种活动的胜任感和即自 信心。它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精神支柱。
自我效能感来源于过去从事该种活动的成功或失 败体验。这种体验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第16页,幻灯片共37页
2、学习态度的扭曲 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 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认知与情 感相结合的产物。 对学习的认知是对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学 习的意义的认识。
对学习的情感表现为喜好学习或厌学。
第17页,幻灯片共37页
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兴 趣的形成取决于对学习活动的正确认识以及在 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愉快情感。
主课经常不及格。中学是五门主课中有两门经 常不及格。
经验标准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信度 不足,如不同学校之间的考试疾病分类诊断(第十版)(ICD— 10)《学习困难诊断量表》 (2)美国缺陷儿童教育咨询委员会(1986): 《学习困难诊断量表》。 (3)杭州大学吕静:《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 表》
第21页,幻灯片共37页
二、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学习需要的培养
1、建立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形成学生对教师的
附属属需要。
2、保护并激发学因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3、培养学困生自我发展的信念与信心。
第22页,幻灯片共37页
(二)学习态度的矫正 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意义。 2、愉快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体验愉快。 3、利用学生已有兴趣向学习兴趣转化。
第19页,幻灯片共37页
客观因素:如学习任务的难易、学习负担的 轻重、教育者是期望与要求、教育者对学生的 评价。
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对自我学习能力(主
要是智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又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20页,幻灯片共37页
一是对他人评价的内化。
二是对自己成败的归因。个体若将学业失败归 因于自己的能力因素,则会挫伤自我效能感,形 成自卑感。若将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勤奋、 学习方法不当,或其它客观原因时则会保持自我 效能感。
第31页,幻灯片共37页
(二)促进知识理解的教学原则 1、直观教学,将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化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
新知识
3、运用类比,将陌生的知识与学生熟悉
的类似事物建立联系。 4、提供变式,突出本质特征。
第32页,幻灯片共37页
(三)促进知识记忆的学习策略
1、记忆的基本原则
及时复习原则 分散复习原则 理解记忆原则 组块记忆原则
第12页,幻灯片共37页
1、学习的需要的弱化
需要是动机形成的源泉。直接影响学习动机的需 要有:
(1)附属的需要:追求他人(父母、教师、同 伴)的接纳、肯定、赞赏和喜爱,回避受到他人 的排斥、否定、忽视和嫌弃。
小学生的动机大都属于这一种。
第13页,幻灯片共37页
家长或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教养方式粗暴 或者长期忽视,会伤害儿童的附属需要,从而导致 学生消极、被动、逆反或自暴自弃。从而丧失学习 动机。
关于学困生心理分析与辅 导
第1页,幻灯片共37页
第一讲 学困生研究概述
一、学困生的定义及其鉴定标准
(一)定义:是指无严重智力障碍而学习成
绩长期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 学困生不包括智障学生和残疾学生。
学困生具有可逆性:通过有效补救教育是
可以转化的。
第2页,幻灯片共37页
(二)鉴定标准: 1、经验标准: 以主课及格为界。小学为语文与数学两门
第14页,幻灯片共37页
(2)认知的需要的弱化:
认识需要包括求知欲、好奇心、认识兴趣等, 它是内在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
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内容与现实脱离或长 期学习失败等都会使该需要不断弱化。
第15页,幻灯片共37页
(3)自我提高的需要:
提高能力、自我发展的需要。
学业失败、自信心受挫是此种需要的主要敌人。
第10页,幻灯片共37页
第二讲 动机型学困生的
心理分析与辅导
一、动机型学困生成因分析 动机型学困生大多智力正常、甚至个别学生
智力出众,但因学习动力不足或严重厌学而导致 学习困难。
例:心理学家冯特、华生。
第11页,幻灯片共37页
学习动机的形成与保持的前提条件: 学习需要
学习态度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三者缺一不可。
学会区别智力水平低下与“反应迟缓”的差 异: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的思维的合理性与思维 的深度,而不是思维的速度。
第30页,幻灯片共37页
气质与智力的关系:气质类型不决定智力水平 高低,但能决定思维及动作的反应速度。多血质 与胆汁质反应快。粘液质与抑郁持反应慢。如: 爱迪生、达尔文等。
对智力偏低学生应降低学习难度与要求,而对 “反应迟缓”学生应放慢教学进度。
第4页,幻灯片共37页
(三)学困生的的比例: 国外统计:在4%--15%之间。 国内统计:8.7%(江西省)
第5页,幻灯片共37页
二、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生理因素:如脑损伤、营养不良、某些疾
病(多动症、自闭症、神经协调功能不良等)。
2、认知因素:智力偏低、认知能力失调、 学习方法不当。
2、分层教学、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难度与 负担,确保其学习成功。
总之,愉快教育与成功教育是激发与保持学 习动机的要义。
第25页,幻灯片共37页
第三讲 能力型学困生的
心理分析与辅导
一、能力型学困生成因分析 能力型学困生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智力偏低导致理解力较差,对抽象知识
的理解尤为困难。
外显反应原则 尝试背诵原则
第33页,幻灯片共37页
2、常用记忆方法 (1)提纲要点记忆法:
适用于量大的知识系统。
(2)分类列表法: 适用于内容相似的多部分知识。
(3)口诀记忆法: 适用于量大的零散材料。
第34页,幻灯片共37页
(4)谐音记忆法:
适用于重要的数字性的小材料,如数学、物理中 的常数、重要的历史年代等。
第26页,幻灯片共37页
根据学困生的定义,弱智不属于学困生的范畴。 但不可否认,部分能力型学困生智力处于低常水 平。
附:智力水平及比例
第27页,幻灯片共37页
智商 120以上 110-120 90-109 70-89 70以下
等级 超常 中上 中常 低常 弱智
比例 3% 17 % 60 % 19 % 1%
第28页,幻灯片共37页
2、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 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言 语能力、思维能力。正常儿童这些能力的发展大 体是协调的,而部分学困生往往其中有一两项能 力发展明显滞后。 3、学习方法不当。
第29页,幻灯片共37页
二、能力型学困生的辅导
(一)正确评价学生的智力水平,遵循因材施 教的原则。
媒体与网络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等。
第8页,幻灯片共37页
三、学困生的分类
(一)吴增强的分类: 暂时性困难学生:(假性学困生) 动力型困难学生:(此类比例最大)。
能力型困难学生
整体型困难学生
第9页,幻灯片共37页
(二)李卫平的分类
迟钝型、胆怯型、懒惰型、自卑型、逆反型
(三)全国教育管理研究会课题组的分类 智力型、动力型、方法型、外因型
如:根号2的值是 1.41421356,
可记为:“意思意思而已,甚无聊”。
第35页,幻灯片共37页
(5)人为联系记忆法: 适用 于数字性的零散材料。
如:明朝灭亡的时间是1644年,可记忆为: 4*4=16。日本富山的高度是12365英尺,可记为: 一年12个月、365天。
第36页,幻灯片共37页
第37页,幻灯片共37页
第23页,幻灯片共37页
(三)自我效能感的树立
1、遵循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寻找学困 生的“闪光点”及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真诚的赞 许。
2、积极而适度的期待与要求,坚决消除对学困 生的失望心理。
过高的期望或失望都对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致 命的打击。 “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24页,幻灯片共37页
3、适度的学习难度与负担,确保学困生学 习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