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某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大西洋
B.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
C.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菏泽市昼短夜长
D.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
2.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
C.③地是地中海气候D.④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3.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
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
4.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 )
A.靠近工厂,便于上下班B.物产富饶
C.环境优美,空气清新D.交通便利
5.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6.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7.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B.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8.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大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
9.“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交通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D.旅游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
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11.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正确的是( )
①南北回归线②赤道③20°W和160°E ④180度经线圈
A.② ③B.① ③C.① ④D.② ④
12.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3.国家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的是()
A.石油B.小汽车C.农产品D.纺织品
14.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
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
15.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
某海上救援队在图中甲点时,收到一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
(20°S,160°W)。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中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2、救援队搜救方向是 ( )
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
3、遇难轮船所在的半球位置是 ( )
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17.地图三要素是指:()
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18.有一批居民进行迁移,他们最有可能选择建立村庄的地区是()
A.河流发源地B.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
C.河流入海口的低洼地D.河流的峡谷地段
19.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
20.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21.根据下面“气候资料图”,判断其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终年炎热多雨
C.终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2.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B.良C.中度污染D.重度污染
2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B.①地降水比②地多
C.①地降水比②地少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
2、造成①②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季节因素
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
2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排列,对应代表的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丙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D.甲、丁各自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相距最远的
25.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对甲图和乙图中所标注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A.20°E B.30°W
C.60°N D.40°S
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大到小再增大B.逐渐增大
C.逐渐变小D.由小变大再减小
26.
请你阅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小题。

1、读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B.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C.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D.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2、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份的蒸发。

这种树林被称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27.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视角展示世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乙地的经纬度是()
A.30°N,105°W B.30°N,105°E
C.60°S,105°W D.30°S,75°E
28.
下图示意新西兰和惠灵顿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惠灵顿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2、惠灵顿的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湿润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3、惠灵顿的气候特点为()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低温冬季高温
C.全年温和湿润D.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29.
下图为某岛国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岛国的颜色大部分是( )
A.白色B.黄色C.褐色D.绿色30.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二、综合题
31.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甲___,乙___,C___,D___。

(2)丁大洲是世界上跨________度最广、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3)人们通常用“____分陆地,____分海洋”粗略地说明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

一颗陨石进入大气层,有70%的可能性是掉落在_________(海洋、陆地)。

(4)一艘油轮从A点所在大洋驶向C洋的最短航线必须经过甲丙两大洲之间的_________运河。

(5)D点的经度是_____,且它在A点的______方向,A、D两点均在_____(东、西)半球。

(6)当太阳光直射在D点所在纬线上时,甲所在大洲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7)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大洲中不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_________。

32.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处是__气候,它主要分布在__洲的东部.
(2)乙处是__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大陆和__大陆.
(3)丙处是__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__洲、__洲和__洲的赤道附近地区.
(4)丁处是__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是__洲.
33.读左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左图,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

(2)读右图,该日我国的节气是_____,位于左图地球公转轨道的_______处(填字母),此时北极圈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极夜)。

(3)读右图,乌鲁木齐与泉州相比,昼更长的是______。

3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带。

七大洲中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

(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_(高、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_____。

(3)从全球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_____向_____逐渐降低,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因素。

(4)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平直或弯曲),原因是_____。

35.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各地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结合图a和图b,完成下列问题。

(1)a~c三地中(图a), 地是无人定居区。

(2)读图a,根据要求填写表格。

(3)非洲(图b)死亡率“x”为 %,该大洲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4)各大洲中(图b),人口增长速度慢,甚至停止增长的是洲,这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 , 等。

(列举两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印度洋,A选项错误。

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E,75°S),B选项错误。

2月7日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菏泽市昼短夜长,C选项正确。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D选项错误。

故选C。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③地是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④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点睛】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上人口最集中的地带是北纬20°-60°的地区,所以属于低中纬度地带。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远离闹市,位于郊区交通较落后,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故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六大板块的分布,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中等温线可知,等温线是从北向南递减,说明该区域是南半球,而此时A是海洋、B 是陆地,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说明这是南半球冬季时的等温线图,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断,要知道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陆地地表形态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形态,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较为平坦,故A错误。

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起伏大,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缓,故B错误。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可能是平原,故C错误。

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题目可知,未来两天有寒潮影响本市,要注意添衣,说明了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天气与人们生产的关系。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是山顶和山脚海拔不同,一般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故选C。

【点睛】
识记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是以
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南北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180度经线圈是日期分界线,故选A。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属于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A错;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属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B 错;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属于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错;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D对。

故选D。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具有吸引力的是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的优势是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技等,因此在国际交往中,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故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大量出口的产品最不可能是小汽车.故选:B.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不是指当年或是某一年的降水量,更不是每一年都是相同的,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海陆之间会发生变化,以上四个例子中,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曾经是陆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的,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也是海陆变迁的例子,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只能证明地球是球体,但不能证明地球的海陆变迁,故选D。

解析:1、D
2、B
3、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20°N,160°E)② (20°N,160°W)③ (20°S,160°E) ④(20°S,160°W),
故D符合题意。

2、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从图中可知,救援队搜救方向是东南,故B符合题意。

3、轮船遇难地点在(20°S,160°W),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C符合题意。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地图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B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地图三要素。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等;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大多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的形成的条件。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北欧气候比较寒冷,该地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子通道较长,有利御寒。

故选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0米-1200米
=800米,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21.C
解析:C
【解析】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研究气候特点的重要资料。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曲线最高值为7月(夏季),约20℃,最低值为1月(冬季),约3℃,由此得出气温特点是终年温和;而从降水柱状图可知,全年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因此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本题选C。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故选A.
23.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受海陆之间的影响,东部与西部之间的降水差异大。

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降水多少的叙述,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但由于两地海陆位置不同,降水也不相同;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故选B。

2、由上题可知,①地离海近,降水比②地降水多,这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离海近的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多,故选D。

24.A
解析:1、A
2、C
【解析】
1、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②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略呈“S”,③是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故选A。

2、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 错误;
乙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C正确;甲是亚洲,丁是北美洲,北美洲与亚洲隔白令海峡相望,其距离不远,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5.B
解析:1、B
2、A
【解析】
【分析】
1、由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甲图中所标注的经度中,只有30°W和60°E;图乙标注的纬度中,有0°、20°N、40°N、80°N和20°S,没有20°E、60°N和40°S,故选B。

2、纬度的变化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增加,但纬线长度是越来越短,如果从南极到北极,其度数的变化规律是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要注意区分方向和度数。

26.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A是指气流从效区流向市区,故A错误。

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故B正确。

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故C错误。

这种现象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市区气温过高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地中海气候区的地中海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区的许多叶子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和地中海气候有关知识。

27.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1、由图中竖版世界地图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地,乙、
丙、丁地位于南半球,故选A。

2、由图可知,乙地位于赤道以南的30°S,从乙地正对的经度是105°W可知,该地的经度是与它方向相反,度数相加等于180°的75°E,故选D。

28.D
解析:1、D
2、C
3、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惠灵顿位于东经174°,南纬41°,东西半球的接线是西经20°1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由此判断,惠灵顿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故选D。

2、读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惠灵顿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C。

3、读惠灵顿的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分配均匀,所以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新西兰的位置和气候,读图解答即可。

29.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分析可得: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故选B。

2、由上题可知:该岛国的主要地形类型的海拔低于200米,是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平原,故选D。

3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不是一直递减,如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要比南回归线附近降水多,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C对,ABD错。

故选C。

二、综合题
31.亚洲北美洲大西洋印度洋经度三七海洋
苏伊士75°E 正北东昼夜等长(相等、一样)丙
【解析
解析:亚洲北美洲大西洋印度洋经度三七海洋苏伊士75°E正北东
昼夜等长(相等、一样)丙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认识世界地图,世界大陆和海洋分布,以及经纬度的应用等。

【详解】
(1)根据图示大陆轮廓和经纬度判断,甲是亚洲,乙是北美洲,C是大西洋,D是印度洋。

(2)丁大洲是南极洲,它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3)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故可以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地说明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

故一颗陨石进入大气层,有70%的可能性是掉落在海洋上。

(4)A点位于印度洋,C位于大西洋,一艘油轮从A点所在大洋驶向C洋的最短航线必须经过苏伊士运河。

(5)D点所在经线与图示中105°W相差180°经度,故D的经度是75°E,且它在A点的正北方。

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80度经线,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西到180度经线,已知A、D两点经度都是75°E,故均在东半球。

(6)据图可知,D点在赤道上,当太阳光直射在赤道时,甲所在大洲昼夜等长。

(7)极圈之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据图可知,甲乙丁位于极圈之内,丙位于极圈之外,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大洲中不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丙。

32.温带季风亚温带大陆性亚欧北美热带雨林非
亚南美热带草原非
【解析】
【分析】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
解析:温带季风亚温带大陆性亚欧北美热带雨林非亚南美热带草原非【解析】
【分析】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详解】
(1)图中甲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洲的东岸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
(2)图中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内陆地区.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部的自然景观差异巨大.通常,随着降水量从多到少的变化,自然景观从温带森林逐渐地变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半荒漠,直到温带荒漠.
(3)丙处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图中丙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 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4)图中丁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是非洲。

33.(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图略)。

(2)夏至日;B;极昼。

(3)乌鲁木齐。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
解析:(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图略)。

(2)夏至日;B;极昼。

(3)乌鲁木齐。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2)读右图可知,该日为我国夏至日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位于左图地球公转轨道的B处,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3)读右图可知,乌鲁木齐与泉州相比,昼更长的是乌鲁木齐,纬度位置越高,白昼越长。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34.热非南极洲低海拔高,气温低赤道两极纬度平直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