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士乐干山村“小事”——记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马雄村第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人情怀
他来自东北,放弃了在首都北京的工作,只身来到南疆广西,又主动从首府南宁下到偏远的隆林,长年奔波在云贵高原边缘山脉。

他有一顶名牌大学硕士“大帽子”,却跋山涉水每天走一程扶贫“小路子”;他带领乡亲从无到有发展起一个个小产业,天长日久积累成脱贫致富大事业。

他就是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马雄村第一书记靳宝川,把初心铭记胸中,把使命扛在肩上,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建功立业。

2019年7月15日上午,雨过天晴,靳宝川收拾好自治区林业局营林处同事捐献的衣物,前往5公里外的东保屯贫困户杨志勤家。

雨连续下了一个多月,一路上多处边坡塌落,泥石漫过山路,
偶尔还有石头从山上滚落,险情多发。

离东保屯还有两公里,遇上一处大塌方,车被阻住。

靳宝川跳下车,从后备箱拖出鼓鼓囊囊的蛇皮袋,甩上肩膀,踏着泥水,继续前行。

来到杨志勤家,靳宝川一件一件地翻出衣物,裙子递给小女孩,球裤递给小男孩。

孩子们高高兴兴试衣服去了,靳宝川与杨志勤唠起了家事。

雨天杨志勤闲在家里,因为伐木场停工了。

靳宝川出主意让他到村办沃柑园打打日工,既可补贴收入又能照顾家庭。

2013年靳宝川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学位,并收到一家知名央企的录用通知书。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是年党和政府发出的号召让靳宝川作出别样选择:到广西做一个定向选调生。

来到广西林业局营林处工作,靳宝川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年度考评多次获优秀等次,还获得广西林业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落地生根,在壮乡成了家。

2017年底儿子出生,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可谓“事业有成、家庭温馨”。

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和生活,靳宝川却再一次主动放弃了——请缨到林业部门负责帮扶的隆林各族自治县。

2018年3月,靳宝川吻别幼子,奔赴距南宁几百公里的“省尾”,驻扎马雄村担任第一书记。

路途遥远相聚难,4个月后他第一次回家,
刚过半岁的爱子竟然不认得爸爸了,一抱就哭。

马雄村成了靳宝川的新家,这位东北人很快消除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融入了桂西山区。

他与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大建基础设施,改变村庄面貌;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018年,马雄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3%,还被评为百色市生态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自治区评为三星级基层党组织。

“好人啊!”朴实的杨志勤话不多,反反复复念叨这三个字。

广西林业记者注意到,进出村屯的路上离杨志勤家不远处,原先一处小塌方已被清理干净,路面上还留下扫帚划过的痕迹。

村里人说,这类塌方按理应由专业施工队清理,杨志勤和妻子却一个抡锄头、一个挥铁铲,投入小半天义工,做了这件公益事。

名校硕士乐干山村“小事”
——记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马雄村第一书记靳宝川
文、图/广西林业记者 甘剑伟 潘正伟
靳宝川和扶贫队员清理塌方。

离别“小家”为“大家”
广西林业
2019.
8
16
林人情怀
在他看来,靳书记给乡亲们做了那么多大事,自己也该做点小事。

马雄河上有一座漫水桥,雨后河水暴涨淹没桥面,车辆不能通过。

靳宝川了解到,每年雨季来临,漫水桥人畜不能通行,村民出门只好绕远路。

靳宝川找来了村支书和村主任,商议如何把漫水桥改修成水淹不到的小桥。

他说,进出屯20多公里路都修成了,不能“断”在这10来米上。

在马雄村,像漫水桥这样的“难点”问题不少。

靳宝川到任后,一个一个解决这些难题:先修建马雄中桥,实施饮水工程,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完成12户农家危房改造,解决部分自然屯不通广播电视宽带网络问题……下一步要做的事情还有:硬化新屯的球场,改造老屯的电网,修通油茶基地及水产养殖场的“产业路”。

所有这些,关键就是建设资金,争取哪里支持,怎样往上申报,自然主要靠第一书记了。

群众的“疑点”“热点”问题也不少。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靳宝川有点风趣地说。

他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种油茶的方案,几十年没有调处下来的林地纠纷解决有望;建立微商等服务平台,提供了群众销售土特产品之便;村里养殖户鱼类大批死亡,请来的检疫专家也没查明原因,又通过自己的“关系”找来外地养殖师傅,终于找到处理办法……
第一书记还做了大量“微不足道”的小事:农民的猪钻进林子没回家,他也和主人半夜三更打着手电钻林子;马雄村讲贵屯杨正明夫妇双双远赴贵港市一家养殖场工作,也是第一书记帮的忙。

有人说,像靳宝川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应该去干更专业的事,
或者干些更“有份量”的事。


宝川说:“群众利益没有小事!况
且,不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又何
以成就大事?”
靳宝川一心为农民办事的事
迹很多,其中动员马雄屯贫困户王
亚团外出务工的故事让人津津乐
道。

靳宝川制作了一个表格,记
录着马雄村8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
信息,并及时跟踪更新。

他发现,
单身汉王亚团的贫困状况一直没
有变化。

王亚团土地很少,家徒
四壁,40多岁还没讨上媳妇。

近年
来,扶贫工作队给他申请了低保
等,他却喜欢喝酒度日,亲戚朋友
劝告也无动于衷。

靳宝川多次上门,动员王亚
团到沃柑园打工。

头几回,王亚团
不理不睬,过后我行我素。

村里
很多人都劝道:书记别去了,没用
的。

靳宝川拿定主意:脱贫攻坚,
一个都不能少!
说来也有意思,王亚团这个
天不怕地不怕的光棍汉,却非常敬
畏文质彬彬的靳书记,一看到靳宝
川向他房屋走来,就悄悄从后门溜
走。

靳宝川总是有办法找到他,坐
得在一起,聊得像“友仔”,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予之以利,终于帮助
他上百色市找到愿意从事的工作。

“多年来亲属、朋友、村
邻,谁都没少劝说王亚团,却谁都
没能说服得了他。

”王亚团的邻居
说,“还是靳书记有耐心、有办
法、有本事!”
下图:马雄村种植沃柑前穷山沟十分荒凉缺乏活力。

下图:马雄村种植沃柑后山乡变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群众利益无小事
小产业聚成大事业
马雄村耕地少,
难以发展有
广西林业2019.817
林人情怀
下图:养鱼户受灾了,这条险
桥、这道深沟一定要走过去。

规模的产业,靳宝川选择特色小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大方略。

他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东西部协作深圳帮扶资金、县脱贫奔康产业园奖补资金、后援单位扶持资金等共计700余万元。

之前,马雄村已经有了种桑养蚕、光伏发电和沃柑种植等产业。

靳宝川到任后,鼓励有地有劳力的农户继续种桑养蚕,把桑树种植面积从50多亩扩大到80余亩;利用奖补资金新安装了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深圳帮扶资金把沃柑种植面积从100多亩扩大到500亩。

现在,桑农收入稳定;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2016年种植的100亩沃柑,2018年底达产了,利用10多万元安装了果园防盗网后,还有净利润7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多元,入股贫困户每家分红600多元。

明年果园进入丰产期后,各
方收入都将大幅提升。

以前,马雄村一穷二白,没有发展产业的条件,只能“扶上马再送一程”,即后援单位投资、扶贫工作队管理、贫困户入股分红。

靳宝川到任后,觉得可放手让农户自己“走路”了。

他建议农民自主发展一些风险小、投入少、收益大的产业,尤其是长效的林产业和林下经济。

在经营模式上,他将扶贫工作队主导改为“致富带头人”主导,增强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目前,靳宝川扶持三名“致富带头人”发展林木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下养殖业,分别带动5个农户新造80余亩油茶和60余亩杉木,3个贫困户养鱼3万尾,1个贫困户林下养鸡5000余羽。

林木种植业带头人杨亚陆说,马雄村山多地少,发展林业的条件很好,村民以地入股,占收成的
20%。

靳书记多方协调,不仅免费提供苗木,帮助申请造林补贴、提供种植管理技术,还要修建“产业路”,方便林产品运出山外。

水产养殖业带头人李绍元也带动了3个农户一起养鱼,预计9月第一批鱼虾上市,每个农户收入可达10万元。

他还准备在鱼塘周围近百亩山坡上种植桑树,一边养鱼一边养蚕,这一计划引起许多农户的兴趣,纷纷请求入股。

杨亚陆和李绍元都表示:这些产业虽然规模小,但风险小收益大。

靳宝川说,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幸福是一步一步奋斗得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
在马雄村决战贫困决胜小康!
广西林业
2019.
8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