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民间游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
1.小班民间游戏集锦教案
民间游戏集锦(小班)
1、摇啊摇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身体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玩法:孩子们两人一组坐着,手拉手面对面,一边背诵儿歌一边模仿摇船的动作,读到最后一句时拍手大笑。
游戏重复进行。
附儿歌: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倒在外婆桥上,买条鱼烧,没熟的头让尾巴烧,跳到龙帝庙。
黄龙大师看到后笑了。
2、炊事员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认识蔬菜的名称
游戏玩法:
1.每个孩子配一个挂在菜上的胸饰,老师配一个锅的胸饰。
2、教师引入:"我们今天来玩烧菜的游戏,我的蔬菜在哪里?"幼儿答:"蔬菜蔬菜在这里。
"
3、游戏开始,教师随意选择炒一菜,问:"我们先来炒萝卜,萝卜萝卜在哪里?"当萝卜的幼儿回答:"萝卜萝卜在这
里。
"教师说:"快快走到锅里来。
"当萝卜的幼儿就走到教师身后,同时全班幼儿问:"炒完萝卜炒什么?"
4、教师便再次选择炒某一种菜,如:"炒完萝卜炒青菜!青菜青菜在哪里?"如此反复游戏。
5、幼儿在听到自己所扮演的蔬菜名字后要迅速起立回答。
6、当教师说"我的蔬菜炒好了"时,幼儿立即走回自己的座位。
游戏准备:
每道菜有几个胸针,锅有一个。
3、谁会飞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
1.丰富孩子的动物知识和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
2.增强孩子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游戏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
2.孩子们可以判断这种动物是否会飞。
如果是会飞的动物,离开座位,像鸟一样行动。
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坐着不动就好。
3.如果孩子判断失误,即使游戏失败,也要停止玩一次游戏。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
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
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6.当孩子们飞回座位时,如果找不到座位,他们将被淘汰出游戏。
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
游戏规则:老师根据游戏中的实际情况控制游戏的数量,尽量保证最后的赢家在10个左右。
4、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
辨别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玩法:
玩法一
1.播放磁带一,让孩子们告诉我们他们听到了什么。
2.播放第二段录音,让孩子仔细听,区分各种动物的不同叫声。
3、教师问:"仔细听,这是什么在叫?"幼儿答:"汪汪汪,这是小狗在叫"等等,逐一说出并做相应的动物的动作。
玩法二在两个空八宝粥罐中装入一粒或数粒蚕豆,组成一对音响筒,以此类推,还可组成若干对"雨花石"、"回形针"、"塑料块"、"木珠"、"弹子"、"玉米粒"等音响筒。
1.儿童连续摇动一对立体声管,以区分装有不同数量物品的管中发出的声音。
2.猜猜哪个缸里装一粒,哪个缸里装很多粒。
第一次玩的时候,老师要打开缸盖让孩子验证。
玩法三
1.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摇动音响,以区分音响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猜猜看,哪个筒中装的是弹子,哪个筒中装的是塑料块等
录音一:
这个班的孩子早上提问,唱歌,老师说话,电话铃响,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等声音。
录音二:
记录鸡、猫、狗和其他动物的叫声。
几对空八宝粥缸,里面装着一个或多个小物件。
游戏规则:
1.每对立体声电子管应标有相同的标记。
2.在这个游戏中,不允许儿童打开盖子。
3.早上的桌上游戏可以自由发挥。
(孩子自己掌握游戏后)
5、对拍手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肌肉灵活性。
游戏玩法:
1、该游戏儿歌是:"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心,拍手,拍手背。
"
2、教师与孩子面对面,边念儿歌边拍手。
3、拍手,拍右手:先自拍一下,然后教师伸右手,与孩子伸出的右手对拍。
4.拍手拍左手:方法和之前一样,方向相反。
5.拍手,拍手,拍手背:先自拍,然后老师伸出双手,拍手掌和手背。
6.加快拍手速度,提高游戏的熟练度,直到不看儿歌也能快速做动作。
7.游戏要尽量避免或少犯错误。
游戏可以持续三到五分钟。
6、放鞭炮适合年龄:3--4岁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四散逃跑的能力游戏玩法:
在游戏中我们用了一首儿歌"新年到,新年到,爸爸带我放鞭炮,鞭炮鞭炮放得高,噼噼啪啪,快逃呀!"在这首儿歌中首先让孩子知道放鞭炮时要由父母陪同。
其次让孩子知道观看时要躲得远。
游戏时,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走边念儿歌,老师手拿"大鞭炮"(鞭炮由圆桶做成,里面装着雪花片),当儿歌念到:"鞭炮鞭炮放得高"时,老师边将雪花片四散撒开边喊"劈啪、劈啪、噼噼啪啪",幼儿四散逃,被花片碰到的幼儿就"受伤"了,就要停玩游戏一次。
7、我和镜子做游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让幼儿认识各器官的名称及用处
游戏玩法:
1、请一幼儿作发令人,用手竖起作镜子状,边走边念儿歌"照镜子,照镜子,照照你的小鼻子"。
走到一幼儿面前,请该幼儿回答:"照镜子,照镜子,照照我的小鼻子。
"同时要用手指指着鼻子。
2、发令人问:"嗨嗨!鼻子鼻子有啥用?"被问幼儿则答:"嗨嗨!我用鼻子闻一闻。
"幼儿回答正确者,即与发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3.说耳朵、眼睛、嘴巴、手和脚等。
以此类推。
4.比赛前一定要保证精彩。
当提到身体的哪个部位时,孩子应该立即指向所说的部位,并用短句回答。
5、回答正确者,可交换角色;反之则不行。
8、我的小手有力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1.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一起读儿歌。
2、念到"握握拳"时,用力握拳;念到"伸伸拳"时,五指弯曲伸直再弯曲伸直;念到捏捏指时,五指指尖捏在一起;念到"张一张"时,五指用力张开;念到"我的小手有力量"时,双手握拳,互相用力打三下。
附儿歌:《我的小手》
握拳头,伸手掌,捏手指,一个个,我的小手有力气了。
9、贴五官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的目的是发展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挂兽首。
头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可以贴。
游戏玩法:
请幼儿站在离动物头像l米以外的地方,手拿一个动物的五官图片,原地转两三圈后,朝动物头像方向走过去,迅速将图片贴到头像的相应位置上。
贴完后,看看谁贴的位置准确。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游戏建议:
可以五人一组,每人发一部分。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闭着眼睛玩。
10、猫捉老鼠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练习躲闪爬,发展身体的灵活性。
准备:猫鼠头饰,将两张桌子垂直组合在一起。
游戏玩法:戴老鼠头饰的幼儿在桌下爬,戴猫头饰的幼儿在"洞口"(桌子的两端)捉"老鼠"。
"老鼠"要注意边爬边躲闪。
"猫"摸到"老鼠"的身体,就算捉住了。
游戏建议:根据活动室的空间确定桌子拼接的长度。
11、猫和麻雀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敏捷、机智的练习。
游戏准备:有7米直径圆圈的场地(如图),2―3人扮"猫",其余为"麻雀",备若干球(多于麻雀的数量)。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猫"在大圆圈内的"家"里,"麻雀"则在圆圈外的"家"。
这"麻雀"设法把圈里的"果子"抢运出来,而"猫"要设法守住"果子",只要"麻雀"一进圈,"猫"就可去追捕。
游戏规则:"麻雀"要把球运出圈外停在"家"里才算胜利。
12、河里的小鱼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灵敏躲闪练习。
游戏准备:幼儿分为三组,两组做"鱼网",另一组作"小鱼","小鱼"每人一球。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作"鱼网"的幼儿围成圆圈,手拉手按逆时针方向行走,"小鱼"在"网"内游来游去(运球)。
"网"问:"小鱼小鱼哪里游?""小鱼"答:"小鱼小鱼河里游。
"问:"小鱼你想出来吗?"答:"想出去玩一会儿。
"问:"你想出来不容易。
"答:"我们一定要出去。
"说完"小鱼"即运球从"网眼"往外钻,作"网"的幼儿则赶紧拉手设法档住"小鱼"。
游戏规则:"小鱼"不能只身钻出"网",必须带着球。
"网"不能松手,不能用手去拉"小鱼"。
13、老鼠笼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快速机智的躲闪练习。
游戏准备:将幼儿分成三组,两组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作老鼠笼,其余站在"笼"内作"老鼠";每人一球。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作"鼠笼"的幼儿手拉手举起并念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真可恨,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捉住你。
"在念儿歌时,扮老鼠的幼儿在"笼"的周围运球钻进钻出,当老师发出信号时,扮"笼"的幼儿立即蹲下,在圆内的"老鼠"算被捉住,即参加"笼"的角色。
游戏继续进行,至"老鼠"全被捉住。
14、小鸡吃东西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让幼儿正确、响亮地发出"鸡"、"吃"的音。
游戏玩法:
1、教师扮母鸡,手拿几个小鸡头饰走到一位幼儿面前,问:"我的小鸡在哪里?"这位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
教师说:"你是我的小鸡。
"并将头饰给幼儿戴上。
以后用同样的方法给每个幼儿戴上小鸡头饰。
2、"母鸡"带"小鸡"去找食。
教师说:"小鸡吃米。
"幼儿到场地中间,蹲下身子作吃米状,并发出"吃吃吃,吃吃吃"的声音。
教师说:"小鸡回家了。
"幼儿就发出"叽叽叽"的叫声回座位坐好。
3、游戏继续进行时,可以调换吃食方式,如"小鸡吃虫"、"小鸡吃米"。
如果教师说:"小鸡吃木头。
"幼儿就不能做吃的动作,也不能发出声音。
15、五个小朋友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1、以五个手指头分别代表五个小朋友
2、当念到一个小朋友时,用两只手的手指做相应动作。
后面依次类推。
附儿歌《五个小朋友》
一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碰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两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相互见了面,连忙点点头;三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老爷爷,扶他慢慢走;四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解放军,向他招招手;五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互相见了面,高兴地拍拍手。
16、听说游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抱、开、摇、吹等动词,学习完整的短句。
游戏玩法:
1、教师边拿出口袋,边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
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师摸出皮球,问:"这是什么?"(这是皮球。
)教师再拍皮球问:"老师在做什么?"(老师在拍皮球。
)
2、接着教师念儿歌:"奇妙的口袋东西多,小朋友都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3、每次只摸出一样玩具。
17、手指游戏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训练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拉一拉。
(拉的动作)打一打。
(敲打的动作)压一压。
(推的动作)绕一绕。
(卷起的动作)捏一捏。
(捏的动作)把它做成
一条虫。
(扭动的动作)染颜色手是蓝色的。
(看着伸出的手)手是绿色的。
手指是红色的,在手指之间。
(摆动手指)在我脸上染颜色。
(摸摸我的脸)给我的工作服染上颜色。
(摸着工作服)给我的鞋子染颜色。
(摸鞋)给我的袜子染色。
(触摸袜子)
18、炒黄豆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玩法:两人一组,手拉手相对站立,边念儿歌边左右摆动双手,念至儿歌最后一个字时两人同时翻身。
游戏规则:两手拉紧不能松开。
游戏建议:
1.小班的孩子可以先转180度,背靠背站着,准备再转180度,面对面站着,如此继续。
2、中大班幼儿可连续翻。
3、此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
19、蒸馍馍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语音的节律及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玩法:
甲乙双方面对面坐着,左右手交错放在膝盖上或桌子上。
游戏开始,两个人轮流在背儿歌的时候抽出最下面的手,然后放在最上面。
每个句子后做一次这个动作,然后重复。
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儿歌不能念错。
快速有节奏地伸出手。
游戏建议:这个游戏也可以三个人玩。
附儿歌:
小狗熊,离开窝,来到河边蒸馍馍,和好面,点着火,只有锅盖没有锅。
小狗熊,忙回窝,一看气得发了火,窝里有锅没有盖,窝外有盖没有锅。
20、我们都是木头人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游戏玩法:幼儿围在一起,请出一"领导"人站于前。
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边自由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静止不动,谁动了就为失败者。
游戏规则:读到最后一个字,就不能再动了。
游戏建议:
1、为提高幼儿兴趣,"领导"人可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状、"小猴"状等。
其余幼儿迅速学祥并静止,学错动作或走动者为输。
2.孩子也可以自由地做各种动作。
附儿歌:
三,三,三,我们都是木头脑袋。
不说话不动,还有一个不笑。
21、猎人枪老虎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
准备:有蜜蜂、枪、猎人、小孩、老虎、公鸡的几套卡片。
游戏玩法:
1、参加游戏人数三至四人,一人为"公正"人。
"公正"人发给每位幼儿同等数量的卡片若干张。
2、游戏开始,每位参加者各出一张卡片,一起翻出来看,按图示(见图)克对方或被人克。
如果能克掉一人而不被别人克掉,就赢得卡片一张;如果被一人克掉同时又能克掉别人的话,那么仍可收回卡片;如果被人克掉却又不能去克别人,就算输,被收掉卡片一张;如果能同时克掉两位就算优胜,可同时得到两张卡片。
然后各人再出第二张卡片,游戏继续进行,最后看每人手中卡片多少决定胜负。
游戏规则:
1.卡取出时应同时转出,取出的卡不能兑换。
2.赢得或收回的牌必须在牌的末尾。
22、老鹰抓小鸡适合年龄:3--4岁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左右移动的能力
游戏玩法:
选择一个参与者作为一只鹰,一个作为一只母鸡,其他人作为鸡站成一列。
游戏开始,母鸡张开双臂,每只小鸡拉紧前
面人的衣服。
老鹰立刻在队伍的最后抓到了小鸡。
母鸡要尽量挡住鹰,快速左右移动,整个队伍要跟着协调动作,避开鹰。
如果老鹰在队伍的最后抓到鸡,鸡就离开队伍,站在一边。
继续抓鹰,直到鸡吃完。
2.小班民间游戏弹珠教案
游戏目的:
1.锻炼孩子精细的手部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2.体验团体游戏和比赛的快乐。
3.培养孩子反应的敏捷性和控制动作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玩法:先在地上画一条线段,在远处的地上掏出一个或者几个洞,然后玩家们一次将弹珠从画线处弹出。
当玩家依次将弹珠弹进所有洞后,这个弹珠就可以去撞其他的弹珠。
如果撞到其他弹珠,此玩家获胜;被撞到的弹珠的持有者落败。
有的地方就是以弹珠为赌注,每次一个。
还有一条关键的规则就是如果弹珠进洞或者进完所有洞后撞到了其它弹珠,那么该玩家可以继续弹动弹珠一次。
第二种玩法和第一种不同的是,游戏中只有线没有洞。
所有的弹珠一开始就拥有"杀死"其它弹珠的能力。
第三种方式是用木板或砖块垒一个斜坡,玩家依次将弹珠滚下。
如果后一个玩家的弹珠滚下来击中了其他弹珠,那么这个玩家赢了,被击中的那个输了。
3.小班游戏手指游戏集锦教案
9月份手指游戏
游戏1:拼版亲子游戏拼版拼版(家长与宝宝双手手掌互击一次手背再互击一次,重复)拼拼板板(家长与宝宝双手手掌互击一次手背再互击一次,重复)上上下下(家长与宝宝双手手掌上击下击)左左右右(家长与宝宝双手手掌左击右击){注:以宝宝方位为主}
前前后后(家长与宝宝双手手掌前击再各自双手后击)咕噜咕噜锤(双手握拳胸前轮转出拳头)咕噜咕噜叉(双手握拳胸前轮转同时出右手做剪刀状)咕噜咕噜一个还剩三(双手握拳胸前轮转出右手做一状再双手握拳胸前轮转右手做三状)
游戏2:五指谣《五指谣》
一棍子,梆梆。
(轻轻敲着宝宝)两把剪刀,剪刀,剪刀。
(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住宝宝)三叉,叉叉叉。
(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伸出,轻轻抚摸宝宝)四个板凳,拍手拍手。
(拇指弯曲,四指并拢,轻敲)五只小手,抓,抓。
(五指分开,然后做抓握的动作)
10月份手指游戏
游戏1:小动物做游戏小班手指游戏《小动物做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小鸡小鸡叽叽叽。
(双手食指伸出点作小鸡嘴状放在胸前)你拍二,我拍二,小兔小兔跳跳跳。
(双手食指中指伸直,其余手指放在头顶成兔子形状)你拿三,我拿三,孔雀飞。
(用手摸大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伸直像孔雀一样。
一只手放在头上,另一只手放在腰上。
)你拍四,我拍四。
小狗小狗叫。
(大拇指放在太阳穴上,其他四指并拢做小狗状)你拍五,我拍五,蟹蟹爬。
(把手和手指放在身体两侧。
我们一起爬山。
(从宝宝的脚爬到腿上做)
游戏2:手指睡觉小班手指游戏:《手指睡觉》
大哥睡着了(手心向上,大拇指弯曲)。
小弟弟睡了(食指弯曲)。
小妹妹睡了(中指弯曲)。
你睡了(无名指弯曲)。
我睡了(小指弯曲),我们都睡了(双手合十成睡姿)。
大哥哥醒了(拇指伸直)。
小弟弟醒了(食指伸直)。
小妹妹醒了(中指伸直)。
你醒了,我醒了(无名指,小指先后伸出)。
我们都醒了。
11月份手指游戏
游戏1:黄老先生有块地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鸡(拇指食指相对,其他手指握拳上下啄),咿呀学语,唧唧喳喳,唧唧喳喳。
黄先生有一块地,它在制造噪音。
他在田里养小鸭子(右手手掌捂着左手手背,上下扇动),牙牙学语,嘎嘎叫,嘎嘎叫,嘎嘎叫。
黄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里养小羊(手放在头上,大拇指和食指伸着,其他手指捏着拳头),它们在咿呀呀,咩咩,咩咩,咩咩。
黄先生有一块地,它在制造噪音。
他在地里养了一只小狗(大拇指抵住太阳穴,其他四指上下扇动),发出声音,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游戏2:两只小八哥《两只小八哥》
两只八哥,住在山顶。
(竖起食指)一个叫丁丁,(一只手向前伸)一个叫冬冬,(一只手向前伸)丁丁飞走了,(一只手在背后),冬冬飞走了。
(把另一只手放在背后)丁丁回来了,(收回一只手),冬冬回来了。
(收回另一只手)
12月份手指游戏
游戏1:石头、剪刀、布一节: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左摆一下)做什么(右摆一下)?左手是石头右手是石头,胖胖脸胖胖脸(握拳贴小脸两边)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左手是剪刀右手是剪刀,小白免小白免(做小免)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左手是布右手是布,小螃蟹小螃蟹(手心对前胸两大拇指靠一起、另外的四个指头只是前面弯曲一下)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左手是石头右手是剪刀,小蜗牛小蜗牛 (石头放剪刀上面)
游戏2: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滴滴滴食指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嚓嚓嚓中指是哥哥,哥哥打篮球,嘭嘭嘭无名指是姐姐,姐姐会跳舞,啦啦啦小指就是我,我会学唱歌,哆唻咪发嗦啦啼……
1月份手指游戏
游戏1:点手指《拇指歌》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开汽车,滴滴滴爸爸旁边是妈妈,妈妈洗衣服,嚓嚓嚓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打篮球,嘭嘭嘭哥哥旁边是姐姐,姐姐爱跳舞,啦啦啦小小指头就是我,我在敲小鼓,咚咚咚
游戏2:拇指歌《点手指》
点手指,点手指,点到最后什么指,请你把它伸出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亲情教育。
2.初步训练手指的灵活度。
3.通过游戏感受用手指睡觉的乐趣。
活动反思:
这个游戏的特点是将手指的名字拟人化,帮助孩子很好的记忆,在听写的过程中有亲切感。
其实我觉得孩子沟通中最原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平实简单的交流方式,更加强调创新,因为作为老师,我们永远只应该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4.小班25个小班亲子游戏教案
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与其让老师忙个不停,不如准备一些有趣的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体验幼儿园的快乐,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欲望,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
小班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时不时的到幼儿园"探班",给幼儿园带来了不少麻烦。
有时候举办亲子游戏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家长的入园焦虑,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幼儿园很好玩,从此爱上幼儿园,避免以后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为此,学前谷小编整理了以下52个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供幼师们参考。
1、小鸡出壳
目的:培养孩子的灵活性、细心和自信。
准备:大张的废报纸若干,每张画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让孩子发令说:"预备--起!"父母和孩子赶快拿起报纸,小心机灵地从蛋中间撕破一个洞,然后将头、肩、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再跨出报纸。
发出"叽、叽"声,一只小鸡肉孵成了。
可以接着再撕再钻,要是将报纸撕破了,就算失误。
最后孵出小鸡最多的人为优胜。
2、袋鼠妈妈/爸爸
目的: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注意力。
玩法:让孩子用双手抱住妈妈的脖子,用双腿夹住妈妈的腰,像袋鼠一样紧紧地挂在妈妈的胸前。
母亲抱着婴儿,用脚向前跳跃(父亲弯下腰,手脚并用在地上爬行)。
3、跳圈圈
目的:锻炼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和自信心。
准备:两个圈
玩法:孩子从一个圈跳到另一个圈。
家长迅速从孩子后面绕到前面,以此类推,直到结束。
4、跳跳球
目的:培养孩子动作灵活性和自信心
准备:跳跳球
玩法:宝宝站在起点,家长站在孩子对面的指定位置。
口令一响,宝宝坐在跳跳球上,跳到家长面前,然后家长带着宝宝回到起点。
最快的一组获胜。
5、宝宝快爬
目的:培养孩子手脚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玩法:每家指定一条距离相同的爬行路线。
密码一响,宝宝就和家长同时爬起来。
家长不能超越宝宝,必须跟在宝宝后面,做第一个到达终点的群体。
6、小青蛙
目的:培养孩子反应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锻炼身体的灵活性
儿歌:一只小青蛙,出门去玩耍,妈妈小声叫:呱、呱,可是青蛙没回家,妈妈大声叫:呱!呱!呱!小小青蛙跑回家。
玩法:妈妈和宝宝坐在地上唱童谣。
低声唱童谣时,宝宝会模仿青蛙的低声。
大声尖叫的时候,学青蛙大声叫。
唱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