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靶施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靶档
(1)靶档削坡
在削坡前测量好断面,作好控制桩,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和高程清理多余的土方,并集中归堆,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就近运至需要回填的区段回填。

削坡使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清除大堤多余断面土方,在施工中按照设计的坡比留出坡度。

在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之后回填。

开挖之后的坡面应及时整压。

(2)靶档加培
靶档填筑用土从划定取土区取土,根据土方平衡规则,分区分段进行靶档加固施工,土料运至填筑面后,用装载机平整并压实。

(二)固定靶壕施工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按照图纸标明的现况位置在施工。

(2)施工前,必须验槽,经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定出靶壕中线、高程和宽度,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并对控制桩进行加密和保护。

(4)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

2.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混凝土垫层→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内模安装→侧墙钢筋绑扎→侧墙外模安装→侧墙混凝土浇筑
(2)施工工艺
1)混凝土垫层
①模板:垫层边模可采用10#槽钢或100mm×100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

②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底板钢筋绑扎
①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

底板上、下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

②底板钢筋绑扎: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

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rn~1200mm。

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③钢筋接头要求
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0mm。

3)底板模板安装
①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

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②底板吊模安装: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③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

4)底板混凝土浇筑
①一般要求: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采取压茬赶浆的方法浇筑。

②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

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

③吊模部位的浇筑: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④压光收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

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

5)侧墙内模安装
①模板支架安装:模板与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架方案经设计计算确定。

②内模安装
a内模安装时水平和垂直支撑采用可调支撑,控制侧墙、顶板标高。

b侧墙模板宜采用胶合板或钢模板,钢带或木带间距经计算确定。

c模板接缝处用细海绵胶条填实,防止漏浆。

d直墙侧模,应用两侧带橡胶锥垫且带有套管的定型穿墙螺栓固定,安装螺栓的数量与布局应经过计算确定。

拆模后剔除橡胶锥垫,抽出螺栓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孔压平,或将螺栓留在混凝土中只将橡胶锥垫内的螺栓切除,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补孔压平。

e直墙侧模不采用螺栓固定时,其两侧模板间应加设临时支撑杆,浇筑应随混凝土面接近撑杆时,将撑杆拆除。

f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g模板接缝处应紧密吻合,可以用胶条嵌缝,如果缝隙过大应重新加工或修改模板尺寸。

h固定模板的支撑不得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侧墙模板与顶板模板的支设应自成体系,不得因拆除侧模影响顶板支撑。

6)侧墙钢筋绑扎
①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并将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进行纠偏。

钢筋绑扎应严格执行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

②墙体双排钢筋的固定:墙体双排钢筋净距通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超过l000mm,并成梅花状摆放,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③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垫块绑扎时,每1
中不得少于一块,并呈梅花形布置;对于结构拐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适当增加数量。

7)侧墙、顶板外模安装参照2.5规定施工。

8)侧墙混凝土浇筑
①一般要求
a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板接茬处均匀浇筑一层30mm~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b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

c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

d墙体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两侧墙体应同步对称浇筑,高差不应大于300mm。

②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的时间不应超过 2.5h,当超过时,应设置施工缝。

③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缺水。

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④模板拆除。

不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才能拆除侧墙模板。

(三)射击地线及地勤通道施工
射击地线及地勤通道采用面包砖铺装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砂垫层铺设→面包砖铺设→检测评定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砂浆摊铺、路面砖铺贴、整型、灌缝。

(1)清理基层:将基层的积灰及杂物等清理干净。

如局部凹凸不平,应将凸处凿平,凹处补平。

(2)找平、弹线:按照设计好标高控制点内近引标高及平面轴线。

每个5m*5m方格开始铺砌前,先根据位置和高程在四角各铺一块基准石材,在此甚础上在两侧各铺一条基准石材。

经测量检查,高程与位置无误后,再进行大面积铺砌。

(3)试拼和试排:铺设前对每一块石材,按方位、角度进行试拼。

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排放整齐。

为检验板块之间的缝隙,核对板块位置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

在正式铺装前,要进行一次试排。

(4)砂浆:3cm厚1:3水泥砂浆垫层。

按水平线定出砂浆虚铺厚度,经试验确定。

拉好十字线,即可铺筑砂浆。

用1:3水泥砂浆,铺好后刮大杠、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水平线2-3mm。

(5)面包砖铺贴:铺贴前预先将面包砖除尘,浸湿后阴干后备用。

在板块试铺时,放在铺贴位置上的板块对好纵横缝后用预制锤轻轻敲击板块中间,使砂浆振密实,锤到铺贴高度。

板块试铺合格后,翻开板块,检查砂浆结合层是否平整、密实。

增补砂浆,在水泥砂浆层上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然后将板块轻轻地对准原位放下,用橡皮锤轻击放于板块上的木垫板使板平实,根据水平线用水平尺找平,接着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贴。

铺装时随时检查,如发现有空隙,应将板材掀起用砂浆补实后再进行铺设。

(6)灌缝、擦缝:铺砌完后按面包砖的颜色用白水泥和颜料与板材色调相近的1:1稀水泥浆,装入小嘴浆壶徐徐灌入板块之间的缝隙内,流在缝边的浆液用牛角刮刀喂入缝内,至基本饱满为止,缝宽为2mm。

1-2h后,再用棉纱团蘸浆擦缝至平实光滑。

粘附在石面上的浆液随手用湿纱团擦净。

(7)覆盖养护:灌浆擦缝完24h后,应用土工布或干净的细砂覆盖,喷水养护不少于7d。

2.施工工艺
(1)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对所用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面包砖放时应轻拿轻放码放,整齐并按批量、颜色、块形、厚度、抗压强度分别堆放。

垫砂层及接缝用砂应分别堆放,并应采取防止雨淋的措施。

(2)定位标定高程及基层复查
根据设计图纸应进行路面的定位及标定高程。

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修整。

面砖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定,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在路边应设定面包砖基准点。

通过面包砖基准点,应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面包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宜为0度或45度。

设置两个及以上面包砖基准点同时铺筑面包砖时,根据工程规模及面包砖块形尺寸,宜设间距为5-10m的纵横平行路面砖基准线。

(3)砂浆垫层的摊铺
砂浆垫层的虚铺厚度应由设计和试验确定。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摊铺垫层的方法采用刮板法施工。

在已摊铺好的垫层上,不得有任何扰动。

(4)面包砖的铺筑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面包砖的铺筑应从路面砖基准点开始,并应以路面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规定的图案铺筑路面砖。

铺筑路面砖时,不得站在垫砂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路面砖上垫上,一块大于0.3m的木板站在木板上铺筑。

面包砖的接缝宽度应符合CJJ79-98的要求,铺筑到路边产生不大于20mm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面包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需用细石混凝土填补的地方,应在当日用规定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

接缝应确定两条相互垂直的面包砖基准线为基准拉线进行调整。

铺完面包砖后,应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由路边缘向中间路面碾压2-3次,一字型铺筑时,振动碾压机前进方向应与面包砖的长度方向垂直,前进速度应与步行速度相当,并不宜使面包砖受到扰动。

(5)面包砖灌缝
面包砖之间的接缝中应采用砂灌满填实,接缝灌砂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接缝用砂,用苕帚或板刷等工具将面上的砂子扫入接缝中,用振动碾压机按本规程中所示的方法碾压使砂灌入接缝,接缝灌砂与振压要反复进行,直至接缝灌满填实为止。

面包砖路面施工完后,路面上砂子应清扫干净。

(6)特殊部位的施工
平面弯曲的施工可采用调整面包砖接缝宽度进行其接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弯道外周面包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6mm,弯道内周面包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
2mm,竖向弯曲便道的施工应将便道基层及垫砂层采用竖向曲线过度,其接缝宽度宜为2-6mm。

一字形铺筑,转角处面包砖的铺筑方法可采用一字形或人字形的形式。

人字形铺筑,转角处面包砖可采用端部专用面包砖切断块或细石混凝土铺筑。

在边界或交界处不能使用端部专用面包砖时,可将面包砖切断后使用。

面包砖的切断可采用切割机切割。

切断块的最小尺寸应大于等于2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