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广播建设中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的设计——以哈密人民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TRANSMISSION
传输
调频广播建设中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的设计
——以哈密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张 磊
(作者单位:哈密人民广播电台)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阐述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在覆盖规划设计、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的选择、远程监控管理及 系统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调频广播;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
Hale Waihona Puke ▲频 信 号(AES/EBU), 两 路 主 播 数 字 音 频信号送入主路双通道同步 TS 流音频编 码器中,另外两路送入备路双通道同步 TS 流编码器中。同步 TS 流编码器完成数 字音频节目的同步压缩编码。编码器采 用 MPEG-1 layer2 标准完成立体声数字音 频,同时根据本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 信号在节目码流中插入时间戳信号,实 现同步传输功能。同步 TS 流编码器输出 TS 传输流。两台编码器的输出码流经过 ASI 切换分配器(主备热切换设备)后, 一路通过 ASI-E1 适配器转换为 E1 格式 的信号,实现节目由广播电台到各个 E1 同步发射台站的信号传输。同时,另一 路自 ASI 切换分配器输出的 ASI 直接送 至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前端机房中,从 而实现节目由广播电台到各个县发射台 的同步信号传输。 3.2 采用 E1 传输链路的发射台 节目信号通过移动公司的 SDH 环网 传输。E1 光端机输出 E1 电信号,经过 E1-ASI 的 适 配 器 转 换 为 ASI 信 号,ASI 信号送入同步 TS 流解码器(ASI)进行 接收、音频解码及同步调整。 解码器根据接收的码流中的时间戳 和本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的比 对计算出链路延时,并根据预设系统延 时进行自动补偿。解码器输出的数字音 频可以保证 1us 的相位精度。同步 TS 流 解码器(ASI)输出的同步数字音频送入 “调频同步发射机”进行发射。调频同 步数字发射机是“同频”“同调制度” 指标实现的关键设备。其根据 GPS 提供 的 10 MHz 信号锁定输出高精度的载波频 率;同时搭载射频延时模块,实现对射 频传输延时差异的人工补偿。
发射机放大信号后通过天馈系统进行 发射。系统采用 GPS 高稳频标时标发生器 提供高稳定度、高精度的 1PPS(时标) 和 0 MHz(频标)信号。 3.3 采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传输的 发射台 节目信号通过数字有线电视网络进 行传输。直接自 HFC 网络中取出射频信 号, 将 射 频 信 号 送 入 同 步 TS 流 解 码 器 (DVB-C)进行接收、音频解码及同步调 整。解码器可根据接收的码流中的时间戳 和本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的比对 计算出链路延时,并根据预设系统延时进 行自动补偿。解码器输出的数字音频可以 保证 1us 的相位精度。同步 TS 流解码器 (DVB-C)输出的同步数字音频送入“调 频同步发射机”进行发射。 3.4 采用 DTMB 光纤网络传输的发 射台 节目信号通过光链路以 DTMB 制式进 行传输。首先由光链路中取出 DTMB 射频 信号,射频信号送 DTMB 工程机转变为标 准的 ASI 码流,送入同步 TS 流解码器。 解码器可根据接收的码流中的时间戳和本 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的比对计算 出链路延时,并根据预设系统延时进行自 动补偿。解码器输出的数字音频可以保证 1us 的相位精度。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以中心台站为主, 以县乡广播电视站点以及公路沿线移动通 信基站为辅建设的同步发射点,通过多种 链路混合传输实现了国省道公路和县乡调 频同步覆盖项目,实现了国省道路沿线和 县乡无缝覆盖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震江 . 吴江电台调频同步广播系 统改造探讨 [J]. 电声技术 ,2013(5).
1 基本情况 1.1 基站情况 以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发射中心为中 心 发 射 台, 共 计 20 个 站 点, 其 中 有 19 个为补点发射站点共同组成一个调频同 步广播网络。 发射站点选择各县乡台站、广播站、 国省道附近的移动基站。站点铁塔一般 高 40~60 米,铁塔都具有安装 FM 发射天 线的条件,机房条件也满足同步广播设 备安装要求。多数基站内可提供 E1 通讯 接口和 GPRS/3G 数据通道。 1.2 传输链路情况 哈密地区广播电视发射中心为中心 发射台采用光纤传输节目,其他站点有 2 个采用 E1 链路传输音频的发射站,9 个 采用县市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传输音频的 发射站,8 个采用 DTMB 光纤网络传输音 频的发射站点。监控数据的传输采用移 动 APN 专网通道进行。 2 系统建设总体考虑 2.1 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系统采 用基于数字化传输的“数字调频(自动) 同步广播”技术,可实现所有台站发射 信号的自动精确同步,最大限度地消除 或缩小相干区,从而实现相邻台站的同 频覆盖。 2.2 防插播设计 由于系统站点多,且均为无人值守, 安全播出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必须采用 防插播设计,从技术上确保前端到发射 的所有环节没有非法信号进入。 3 系统方案设计 3.1 电台前端机房 电台 2 套节目 4 路的立体声数字音 240
传输
调频广播建设中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的设计
——以哈密人民广播电台为例
张 磊
(作者单位:哈密人民广播电台)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阐述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在覆盖规划设计、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的选择、远程监控管理及 系统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调频广播;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
Hale Waihona Puke ▲频 信 号(AES/EBU), 两 路 主 播 数 字 音 频信号送入主路双通道同步 TS 流音频编 码器中,另外两路送入备路双通道同步 TS 流编码器中。同步 TS 流编码器完成数 字音频节目的同步压缩编码。编码器采 用 MPEG-1 layer2 标准完成立体声数字音 频,同时根据本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 信号在节目码流中插入时间戳信号,实 现同步传输功能。同步 TS 流编码器输出 TS 传输流。两台编码器的输出码流经过 ASI 切换分配器(主备热切换设备)后, 一路通过 ASI-E1 适配器转换为 E1 格式 的信号,实现节目由广播电台到各个 E1 同步发射台站的信号传输。同时,另一 路自 ASI 切换分配器输出的 ASI 直接送 至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前端机房中,从 而实现节目由广播电台到各个县发射台 的同步信号传输。 3.2 采用 E1 传输链路的发射台 节目信号通过移动公司的 SDH 环网 传输。E1 光端机输出 E1 电信号,经过 E1-ASI 的 适 配 器 转 换 为 ASI 信 号,ASI 信号送入同步 TS 流解码器(ASI)进行 接收、音频解码及同步调整。 解码器根据接收的码流中的时间戳 和本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的比 对计算出链路延时,并根据预设系统延 时进行自动补偿。解码器输出的数字音 频可以保证 1us 的相位精度。同步 TS 流 解码器(ASI)输出的同步数字音频送入 “调频同步发射机”进行发射。调频同 步数字发射机是“同频”“同调制度” 指标实现的关键设备。其根据 GPS 提供 的 10 MHz 信号锁定输出高精度的载波频 率;同时搭载射频延时模块,实现对射 频传输延时差异的人工补偿。
发射机放大信号后通过天馈系统进行 发射。系统采用 GPS 高稳频标时标发生器 提供高稳定度、高精度的 1PPS(时标) 和 0 MHz(频标)信号。 3.3 采用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传输的 发射台 节目信号通过数字有线电视网络进 行传输。直接自 HFC 网络中取出射频信 号, 将 射 频 信 号 送 入 同 步 TS 流 解 码 器 (DVB-C)进行接收、音频解码及同步调 整。解码器可根据接收的码流中的时间戳 和本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的比对 计算出链路延时,并根据预设系统延时进 行自动补偿。解码器输出的数字音频可以 保证 1us 的相位精度。同步 TS 流解码器 (DVB-C)输出的同步数字音频送入“调 频同步发射机”进行发射。 3.4 采用 DTMB 光纤网络传输的发 射台 节目信号通过光链路以 DTMB 制式进 行传输。首先由光链路中取出 DTMB 射频 信号,射频信号送 DTMB 工程机转变为标 准的 ASI 码流,送入同步 TS 流解码器。 解码器可根据接收的码流中的时间戳和本 地 GPS 提供的时标、频标信号的比对计算 出链路延时,并根据预设系统延时进行自 动补偿。解码器输出的数字音频可以保证 1us 的相位精度。 哈密人民广播电台以中心台站为主, 以县乡广播电视站点以及公路沿线移动通 信基站为辅建设的同步发射点,通过多种 链路混合传输实现了国省道公路和县乡调 频同步覆盖项目,实现了国省道路沿线和 县乡无缝覆盖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震江 . 吴江电台调频同步广播系 统改造探讨 [J]. 电声技术 ,2013(5).
1 基本情况 1.1 基站情况 以哈密人民广播电台发射中心为中 心 发 射 台, 共 计 20 个 站 点, 其 中 有 19 个为补点发射站点共同组成一个调频同 步广播网络。 发射站点选择各县乡台站、广播站、 国省道附近的移动基站。站点铁塔一般 高 40~60 米,铁塔都具有安装 FM 发射天 线的条件,机房条件也满足同步广播设 备安装要求。多数基站内可提供 E1 通讯 接口和 GPRS/3G 数据通道。 1.2 传输链路情况 哈密地区广播电视发射中心为中心 发射台采用光纤传输节目,其他站点有 2 个采用 E1 链路传输音频的发射站,9 个 采用县市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传输音频的 发射站,8 个采用 DTMB 光纤网络传输音 频的发射站点。监控数据的传输采用移 动 APN 专网通道进行。 2 系统建设总体考虑 2.1 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多种传输链路同步混合传输系统采 用基于数字化传输的“数字调频(自动) 同步广播”技术,可实现所有台站发射 信号的自动精确同步,最大限度地消除 或缩小相干区,从而实现相邻台站的同 频覆盖。 2.2 防插播设计 由于系统站点多,且均为无人值守, 安全播出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必须采用 防插播设计,从技术上确保前端到发射 的所有环节没有非法信号进入。 3 系统方案设计 3.1 电台前端机房 电台 2 套节目 4 路的立体声数字音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