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必考的31个中共重要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必考的31个中共重要会议
中共重要会议总结
1.中共一大(1921.7):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一大立党”)
2.中共二大(1922.7):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二大立纲”)
3.中共三大(1923.6):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1924.1):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中共四大(1925.1):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
6.八七会议(192
7.8):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1931.11):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8.遵义会议(1935.1):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瓦窑堡会议(1935.12):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10.洛川会议(1937.8):会议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毛泽东做了《论新阶段》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2.中共七大(1945.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3):
(1)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2)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3)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4)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
(5)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后存在“两个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
14.中共八大(1956.9):
(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15.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
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这篇讲话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16.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6):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道路。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7.中共十二大(1982):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18.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
19.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20.中共十五大(1997):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21.中共十六大(2002):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22.中共十七大(2007):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23.中共十八大(2012):会议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2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全会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7.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28.中共十八届七中全会(2017):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会议并将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和地点。
29.中共十九大(2017):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会议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0.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2018):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31.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2018):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