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 教案
1.提出问题: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条件有那些?
(1)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
(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
(3)我国东部海域有那些大江、大河汇入?
(4)暖流和寒流交汇,便于不同温度的鱼类生存。
2.海洋生物资源的分类
3.我国主要的海产
4.我国四大渔场的分布、特点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油气资源的储量及分布
2.其他矿产资源的储量与分布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我国海盐主要的产区
2.盐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原因
四、海洋空间的合理利用及海洋资源保护
1.合理利用海洋空间
2.海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海洋资源保护
1.学生练习课本,回答我国海岸线长度、四大领海,分析海域特点。
2.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回答我国海域南北跨的温度带。
教 学
反 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
主要海洋资源的分布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世界海洋日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海洋资源。
从视频中获取信息,联系生活,说出主要的海洋资源。
二、教学过程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2.认识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储量
1.学生结合地图,说出我国四大盐场的位置,并分析其原因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有关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种类少,数量少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2.学会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理解海洋资源在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激发保卫“蓝色国土”的决心。

二、学习重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多样的生物资源1.形成条件①我国海洋面积广阔。

②我国海域跨越多个温度带,适合不同温度类型的鱼类生长。

③沿海大陆架带来丰富的饵料。

④寒暖流交汇处,多种鱼类都能找到适应生存的良好环境。

2.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大陆架渔场占世界已开发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______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渔场。

4.海水养殖产品: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

答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舟山丰富的矿产资源1.石油、天然气2.滨海砂矿:储量16亿多吨,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是锆石、钛铁矿、石英砂巨量的化学资源1.化学资源种类80多种,主要有镁、碘、海盐、溴。

2.海盐我国海盐生产发展很快。

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

北方以长芦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______________。

答案:莺歌海盐场保护“蓝色国土”1.面临问题海洋灾害频发,局部海域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保护措施海洋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合作探究1.无机氮、无机鳞的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当浮游植物死亡时分解消耗掉大量溶解氧,致使鱼类窒息而死。

会引发赤潮现象。

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自然演替的过程,湖泊会更快消亡。

使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

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海陆分布、地理位置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种类及开发利用现状,学会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自觉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3.准备海洋资源的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让学生对我国海洋资源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1.海洋资源种类:请列举五种我国常见的海洋资源,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2.海洋资源分布:请绘制一幅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标出主要的经济鱼类区和油气区。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请举例说明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4.海洋资源保护:请列举五种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2.辅助材料:收集海洋资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直观展示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海洋资源的实验器材,如模型、样品等,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3.4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我国海洋资源的实际情况,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情况,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简要介绍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渔业养殖、海上油气开采等。
4.海洋资源保护:列出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如休渔期、海洋保护区等。
5.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通过图示或文字,展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策略。
6.学生互动部分:设计一些与海洋资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34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34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新版湘教版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学习目标】 1. 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质源和非生物质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远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认识我国发展海洋水家产的有益条件、主要渔场散布。

3. 认识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散布情况。

【学习要点】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自主学习】 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超越,沿海大陆架面积,海水温度,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生殖。

2.我国有名的四海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我国的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属于省。

4.我国沿海的上,储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5.我国的四大盐场:(最大)、、、。

6. 我国海洋资源面对的严重问题有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7.关于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养殖业,是一种毁坏性的灾祸,它属于水体污染。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丰富的海洋资源阅读 P 79―P80 课文,联合图3―30 ,思虑: 1.我国的海洋资源种类有哪些? 2.我国有名的四海洋产是什么?读图,找出我国的四大渔场。

3.读图,找出我国的四大盐场。

小组议论:这些地址成为盐场的有益条件。

知识点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1.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应该采取什么措施?2.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什么?3.P81活动 1【概括总结】说说这一节课的收获,为保护“蓝色领土”勇敢出谋献策。

【达标检测】1.舟山鱼场所在的海疆和省份是()A.渤海、山东 B.黄海、江苏C.东海、浙江D.南海、广西2.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挨次是()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D.黄海、渤海、南海、东海3.保护“蓝色领土”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对海洋资源实行综合管理 B.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C.用高科技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尽量开采 4.近几年,我国在沿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其主要原因是() A.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B.恶劣的海洋天气 C.修补渔业船只 D.海洋军事演习的需要 5.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A.长芦盐场 B.淮北盐场 C.布袋盐场 D.莺歌海盐场 6.近年来,我国海洋捕鱼量大幅下降,而且捕到的鱼大多是未长成的小鱼,产生这类现象的主要原由是() A.石油泄露污染了海洋环境,损坏了鱼类的生计环境B.温室效应致使气候异样,影响鱼类的生计环境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设备,使鱼类得不到营养物质D.过分捕捞,使渔业资源衰竭7.读右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渔场:A盐场: B(2)海疆名称:①②③④(3)在图中① 、②、③、④四个海疆中,有“天然鱼仓”之称的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2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海洋息息相关。

海洋运输成本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对外贸易通过海路。

如果海洋安全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也得不到保障。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三大问题,主要也依靠海洋。

基于以上考虑,虽然海洋资源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为了促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编写者特意安排了本节内容。

在“丰富的海洋资源”部分,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中国四大海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幅图片和“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1幅地图。

“活动”1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下一个内容作出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及其危害,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海洋污染的危害,教材安排了“赤潮”的“阅读”材料。

“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引导学生就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行探究、交流。

这个“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提纲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2.矿产资源(1)近海油气资源丰富(2)滨海砂矿资源丰富3.化学资源(1)开发利用方式(2)主要盐场分布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面临主要问题(1)海洋灾害频繁(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保护海洋资源(1)加强保护力度(2)防止海洋污染(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教学建议【丰富的海洋资源】教学导入:方案①:视频导入:2012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成功。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三、教法学法:教法: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看一看(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放视频《海洋风光》。

接着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后讲解:这是我国的钓鱼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但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反对,9月11日购买钓鱼岛将其“国有化”,这不仅有其政治目的,也有其经济目的,因为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钓鱼岛周围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那么:“海洋能给我们什么?”“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哪些呢?”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一)、想一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这么丰富?指导学生读图、讨论,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师生共同总结:地跨多个温度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猜一猜教师: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2万余种。

其中鱼类有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70多种。

那么,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学生回答,并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

教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它们主要产自于哪几个渔场?(三)、找一找指名让学生说出我国的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并在地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

教师总结: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章节课题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流程与知识点师生双边活动个性化修改一、温故互查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解决措施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其解决措施是什么?二、情境导入设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哪些海产品呀?(学生回答)这些都属于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此以外,海洋资源还有哪些类型呢?三、明确目标四、设问导读(一)阅读课本79页第1-3段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发展海洋资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气候入手分析)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展示图片)3、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1.师生探究台湾岛上布袋盐场形成的气候条件?2.探究: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的成因。

探究方法:查阅资料,了解渤海西海岸的海域环境,从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分析成因。

从地图中标注位置。

4、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产量的多少?主要品种有什么?拓展:我国四大渔场的形成(教师讲解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原因)(二)指导学生阅读79-80页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2、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主要化学资源有哪些?3、我国开发利用的盐场主要分布在哪儿?4、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化学资源的开发有方式什么不同?(三)阅读81页课文,让学生思考: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什么严峻问题?2、造成局部海域海洋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儿?3、赤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视频播放赤潮对海洋的危害)4、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渔业资源的衰竭?(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对海洋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进行总结。

五、自学检测:完成随堂练习选择题1-8题小组长负责整合合作探究的成果,形成结论,并记录成员主要的疑问。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4 中国的海洋资源-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4 中国的海洋资源-湘教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知道我国主要渔场及海盐场的分布状况。

3.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四大盐场和四大渔场的分布。

教学难点:了解发展海洋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什么叫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2、出示实物:海带问:这是自然资源吗?(是)它产自哪里?(海洋)它属于哪一类自然资源?(海洋资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的海洋资源。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阅读课本第79页问:文中是从哪两大方面写了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保护)(二)丰富的海洋资源1. 中国陆地东临辽阔的海洋,你知道中国陆地边缘有哪些海洋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2.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多大?(300万平方千米)3. 师:中国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四大海域中,蕴藏着许许多多能为我们提供福利的自然资源。

请欣赏视频:《海底世界》。

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读课本第79页,完成下列问题: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呢?(我国海域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大江、大河带来丰富的饵料等。

)2、说出文中介绍海洋资源的类型。

(生物资源、石油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4 、我国有哪四大渔场?各分布在哪里?(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中国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5.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占1/3以上。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参考教案《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2.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5.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1.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2.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方法】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活动] 找朋友激发学生兴趣生物资源海盐矿产资源蟹化学资源石油二、明确目标多媒体明确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丰富的海洋资源A.生物资源[学习任务一] 1.阅读P79页前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3)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四、精讲点拨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结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B.丰富的矿产资源[学习任务二] 1.阅读P79页五、六两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的储量怎样?[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 C.化学资源 [学习任务三]:1.阅读P80页,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有哪些?(2)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区在哪儿?为什么?著名的盐场有哪些?五、拓展延伸1.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海浪、潮汐、风能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块,可能还处于较为陌生的状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海洋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

3.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海洋资源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掌握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

2.难点: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海洋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海洋资源的动画短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分析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5.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海洋资源的问卷,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国的海洋资源1.种类:渔业、矿产、能源、旅游等2.分布:沿海地区及海洋内部3.开发与利用:适度开发、可持续利用4.重要性:支撑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民生5.保护措施:加强立法、执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展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docx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docx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海洋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知道海洋屮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2)理解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4)记住我国主要的渔场,最大的渔场一一舟山渔场。

(5)记住我国四犬盐场,最犬的盐场一一长芦盐场和近海油的分布。

(6)了解我国在开发海洋资源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能力培养:通过读图,分析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的四大渔场、四大盐场和近海油田的分布。

教学难点: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一种。

其中荒漠和沼泽也属于土地资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土地资源的特点。

(讲解)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P66),人们在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都离不开土地。

(板书)一、人多地少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提问)请大家根据下列儿个问题,阅读课本P66的内容(1)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2)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讲解)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由于中国人口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o所以可以看出“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P66)。

(板书)2、“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练习)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6活动1、2题(讲解)(1)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但山区面积比美国多,而且干旱、高寒地区分布广,所以耕地总面积比美国少,再加上人口远比美国多,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2)虽然印度陆地面积明显小于中国,但平原和平缓的高原分布广阔,而且印度人口目前没有中国多,所以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

(过渡)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是比较齐全的,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中国的海洋资源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从视频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展示成果,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的分析和海洋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中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4.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激发保卫“蓝色国土”的决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难点:1.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海洋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模块模块四、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掌握了我国的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掌握了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知道了我国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六、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节《七彩作业》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的海洋资源》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对海洋资源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海陆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表、案例资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如海滨风光、海洋生物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讲解、展示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阅读教材P80图3-30“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及教材P79~80文字资料,了解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认识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阅读教材P80图3-30“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认识中国主要海洋渔场和盐场的分布及名称。

3.了解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多种多样的有利条件。

4.知道中国海盐和海底石油的开发利用状况,理解海洋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强调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续表)海洋资源的保护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1页图文资料,完成下表内容。

教师小结。

2.小组探究(1)读教材第81页“阅读”材料,说一说什么是赤潮、赤潮的形成及危害。

(2)完成教材第81页“活动”。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钓鱼岛的图文资料,了解钓鱼岛周围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洋里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化学资源,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但还有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发现和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勇于探索、认真学习,为人类寻找出更多的资源。

同时要加强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和我们生活的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还认识到了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知道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也了解到了我国的海洋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

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人类应该保护我们的海洋,保护我们的地球。

教学反思海洋资源这一课主要是通过知识、图表的前后联系,列表归类,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就如何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海洋意识,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几段影片,以促进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

由于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条件的区别,学生对海洋的直观感受存在很大差异。

如何让未见过海洋的学生了解海洋的特点,仅凭一节课是不容易达到目的的。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

3.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

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难点海洋的化学资源。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人说: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哪些?回答:我国领土还包括领海面积,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回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件展示:我国沿海分布图,复习四大海区和太平洋的位置。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海洋去探宝。

板书:我国海洋资源讲授新课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用到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引入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 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图片)4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落实位置)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1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知识点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2 页,完成下列问题:1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自然基础,即我国南北跨了三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宜。

然后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分布。

通过认识海洋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注意借鉴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教训,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海洋,培养学生正确的海洋观、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案例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格(绿色人格)”。

【重点、难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三、教法
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与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四、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观看录象,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

[学生活动] 找朋友
生物资源海盐
矿产资源蟹
化学资源石油
[过渡]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一.海洋资源的类型
A.生物资源
[学生活动一]阅读P71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多种海洋生物资源生长繁殖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沿海大陆架宽广
3.海水温度适宜。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3.你知道我国的四大渔场吗?其中哪个渔场最大?从P72页图3-22上找出其位置。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4.我国海水养殖的品种有哪些?(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过渡]海洋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
源。

B.丰富的矿产资源
[学生活动二]:阅读P71页三、四两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的储量怎样?(我国沿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石油储量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米3,滨海砂矿总探明储量达16亿吨,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小结]目前,人类对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地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海洋的开发会不断深入。

大洋锰结核,世界总储量达3万亿吨,是下个世纪最有希望的开发对象。

[过渡]我国有多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么化学资源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资源。

C.化学资源
[学生活动三]:阅读P72页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哪些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2.我国海盐的主要产区在哪儿?为什么?著名的盐场有哪些?从P72页图3-22上找出其位置。

(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

北方一长芦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莺歌海盐场)
海洋里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海浪、潮汐、风能等。

[过渡]我国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海洋空间也非常广大,那么海洋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利用的呢?
[学生活动四]:阅读P72页 "海洋空间的利用"
说一说
1.海洋空间按其利用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2.按照海洋工程的结构可分为哪几类?
[过渡]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

二.保护“蓝色国土”
[学生活动五]:学生观看录象及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小医生)
1.中国的海洋生病了,你能找出问题出现在哪里吗?
(1).海洋灾害频繁发生(2).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3). 渔业资源枯竭 2.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你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开出你的处方,如何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

[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洋里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但还有很多的资源没有被发现和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勇于探索、认真学习,为人类寻找出更多的资源。

同时要加强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

[板书设计]:
A.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的类型 B.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C.海洋化学资源
如何保护“蓝色国土”面临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