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节卦第六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松学《易经》:节卦第六十
轻松学《易经》《周易诠释》:节卦第六十
【周易经文】节:亨;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解读诠释】【60.1】节:亨;苦节不可贞。

【白话】节卦:通达;痛苦的节制,不能固守。

【解读】○节卦,下兑上坎,水泽节卦。

《序卦传》说:“涣者,离也。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物既离散,必须节止,节卦所以排在涣卦之后。

节卦泽上有水,泽之容量有限,泽上置水,满则不容,为有节之象,故为节。

湖泊水库皆为泽,其水容量今谓之库容,超过库容,就有溃坝的危险,所以泽上有水谓之节卦。

○节卦象征节制之意,说明凡事能适当节制,节以制度,则可致亨通。

然过分节制而至于痛苦,为人所不堪,则有伤事理,故不能固守。

○节字繁体節,原义为竹节,引申为节律。

中国古代科学有两大公理体系:一是八卦、六十四卦,阐述万物之情伪;一是五行、干支、六十甲子,阐述万物之节律。

《周易》将节卦安排在第60位,正是基于六十甲子这一万物运行与会合的普遍周期的考虑,故《彖传》言“天地节而四时成”。

据《吕氏春秋》《史记》《汉书》等古籍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以竹管作十二律,又以律管十二支“吹灰候气”。

《淮南子》云:“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

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

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

”沈括《梦溪笔谈》说:“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

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

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

……纳音之法:
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律吕相生之法也。

”【60.2】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白话】彖传说:节卦,通达,因为刚柔适均而刚爻得中。

痛苦的节制不能固守,因为节制之道已到困穷。

人逢喜悦则放逸,遇到坎险则思止,居位得当才能节制,九五既中且正故可通行天下。

天地有节制,四季才会形成,君主用制度来节制,就能不浪费资财,不损害百姓。

【解读】○《彖传》从卦体和卦德两方面阐述卦辞之义:(一)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此以卦体释节之亨。

《彖传》善用一语双关,“刚柔分”有两义,一是王弼所说“坎阳而兑阴,阳上而阴下,刚柔分也。

”一是节卦为三阴三阳卦,阴阳适均也。

刚得中,言二、五爻阳刚得中。

刚爻为能节,制数度者,柔爻为所节,守数度者。

“刚柔分而刚得中”,能节守中,能所均衡,故亨。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二)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黄淳耀曰:合于中,即“甘”即“亨”。

失其中,即“苦”即“穷”。

苦与甘反,穷与亨反。

吴应回曰:中节则和,否则不和。

稼穑作甘,以得中央之土也。

火炎上则苦,亦以焦枯之极也。

“刚得中”而能节,乃为九五之甘。

柔失中而过节,则为上六之苦。

故物得中则甘,失中则苦。

(三)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此以卦德、爻义总申节卦彖辞。

李光地曰:“'说以行险’,先儒说义未明。

”节卦的卦义确实是个难题。

程颐曰:“内兑外坎,说以行险也。

人于所说则不知已,遇艰险则思止。

方说而止,为节之义。

”李守力按:兑为说(悦)为性情,坎为水为流露。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性情不发,静蓄象兑泽,七情外露,发动象坎流,故曰“说以行险”,“行”字尤妙。

陈梦雷曰:“九五当位,有能节之势。

居中得正,又坎为通。

盖节而中正,则可以通行”。

(四)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1.天地节而四时成:与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意义相同,皆一年之期也。

我推测,西周时期有两种校核回归年的历法制度,一是四分月相纪日法,对应
第49卦革,一个月有四个象限(曰初吉,曰既生霸,曰既望,曰既死霸。

每个象限7-8日),走完12个月48个象限点是354天,第49个象限点是362天,回归年或冬至日必发生在该象限的7-8日内,故革卦《大象传》曰“君子以治历明时”,《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

二是六十四卦纪日法,一爻为一日,《周易》节卦为第60卦,360爻为360天,60又为甲子数,故节卦《大象传》曰“君子以制数度”,第61卦中孚为366天,《尚书·尧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中孚卦帛书《易》作“中復”,正取回归年之义。

《新唐书》引一行《历本议》曰:策以纪日,象以纪月。

故乾坤之策三百六十,为日度之准。

乾坤之用四十九象,为月弦之检。

一行又说“弦望相距,皆当二七”,“月策曰四象,一象之策,则朔、弦、望相距也。

”一行《历本议》所云可证古代确有检校日月数度之法。

《系辞传》“乾坤之策三百六十”,即60节卦也;《系辞传》“大衍之用四十九”,即49革卦也。

2.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此广言节之道,亦《大象传》之义。

成语“劳民伤财”源自此句“不伤财,不害民”。

节卦下兑为毁折,故曰不伤财,上坎为众,故曰不害民。

节卦《彖传》里的“不伤财,不害民”与孔子“农山言志”文字相同,可能是古代的格言。

《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

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乔建锋《<孔子家语·致思>篇分章考信》(《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一文通过对《孔子家语》、《说苑》、《韩诗外传》比较研究,认为《孔子家语·致思》“农山言志”为早出文献,根据古代地理文献和《史记》记载详细考证,得出:孔子与弟子所登农山,最有可能是在鲁国,时间可能在30岁到55岁之间。

然颜回小孔子30岁,颜回14岁拜孔子为师;子贡小孔子31岁,17岁拜孔子为师。

故我认为“农山言志”的时间当在孔子50到55岁之间,此孔子相鲁之时也。

【60.3】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白话】象传说:泽上有水,是节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当制定计量标准、礼数法度,详议道德行为任用得宜。

【解
读】○水泽节卦,是江河溪流汇入湖泊泽海之象,虚则容,满则溢,以泽之大小限量为节,今谓之库容。

古人设“水则”(水位标尺)以测量水位,如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为测量都江堰的“水则”,“则”上古音职部精纽,“节”,上古音质部精纽,则、节音近义通,故节卦《大象传》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

” 郑玄注:“数度,广长也。

” 数度即今之长度宽度,“水则”“数度”引申为计量标准和礼乐制度。

○《大象传》自上而下观象,上坎为律,故曰“制数度”,下兑为说,故曰“议德行”。

【60.4】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白话】初九:不跨出户庭,必无咎害。

象传说:不跨出户庭,说明初九深知畅通则行、阻塞则止的道理。

【解读】○不出户庭:初九居节之初,将整涣散而立制度者也,阳刚得正,上应六四,但前路为九二所阻塞。

《说文》“半门曰户”,《一切经音义》引《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六书精薀》“凡室之口曰户,堂之口曰门。

内曰户,外曰门。

一扉[fēi]曰户,两扉曰门”,九二阳爻为奇曰户,故曰“不出户庭”。

初九知不可行,遂能节制慎密,不踏出内室之户庭,可无咎害。

初九节初,当位知几,远应四为通,其欲出也,近敌二为塞,故不出也,故象曰“知通塞也”。

○《系辞上传》云:“不出户庭,无咎。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大意:“不跨出户庭,必无咎害。

”孔子说:“危乱之所以产生,往往是语言不守机密引起的。

君主不守机密就使臣下受损失,臣下不守机密就使自身受损失,办事的开始不守机密,就危害成果。

所以君子慎守机密而不泄露。

”李守力按:此“不出户庭”,引申为慎言语、守机密之象征意义。

孔子的这一引申,完全出于卦象,兑为口,为言语也。

初九节初,故曰“几”。

在《系辞传》中,孔子对卦爻辞义理的所有发挥,无不围绕卦象展开,可见义理始终不离于象数。

【60.5】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白话】九二:不跨出门庭,有凶险。

象传说:不跨出门庭,有凶险,是说九二放弃了
最适中的时机。

【解读】○不出门庭:“一扇曰户,两扇曰门”,阴爻为偶,故六三为“门庭”。

九二刚爻前比门庭,制度宜其可出者也,然失其正,与九五敌应,故不知时节而守中怯退,三至五互艮亦为门,故曰“不出门庭,凶”。

象曰“失时极也”,极,中也,虽在中位,丧失时机也。

○【《周易》“门”的取象】同人初九“同人于门”,六二在前,阴爻故曰门;随卦初九“出门交有功”,六二在前,阴爻故曰门;明夷六四“于出门庭”,本爻取象,阴爻故曰门;节卦九二“不出门庭”,六三在前,阴爻故曰门。

【60.6】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白话】六三:不能节制,于是嗟叹伤悔,可免咎害。

象传说:不能节制而嗟叹伤悔,又有谁会施加咎害呢?【解读】○六三不中不正,乘凌九二,处兑悦之极,水溢泽上,其心易肆,故曰“不节若”;敌比六四,互震知惧,遇坎加忧,兑为口为嗟叹,能忧惧而自省,故曰“则嗟若,无咎”。

○又谁咎也:义与同人初九《象传》同,是人不能归咎于我也。

解卦六三“自我致戎,又谁咎也”,是我不能归咎于人也。

【60.7】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白话】六四:安定的节制,通达。

象传说:安定的节制而通达,说明六四顺承尊上之道。

【解读】○上卦坎为矫輮,故皆言“节”。

六四阴柔得位,又顺承九五,有安然奉行节制之象,遂得亨通。

【60.8】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白话】九五:甘美的节制,吉祥;前往受到推崇。

象传说:甘美的节制,吉祥,说明九五尊居正中之位。

【解读】○《尚书·洪范·五行》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以土为中,甘为甜,味之中也。

九五既中且正,为节卦制数度之主,变卦坤土,此即彖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故曰“甘节,吉”。

九五处外卦,故曰“往”,“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往有尚”。

【60.9】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白话】上六:痛苦的节制,固守则有凶险,反悔则消亡。

象传说:痛苦的节制,固守则有凶险,说明上六的节制之道已经困穷。

【解读】○上六以柔居柔,未失其正,处节卦之极,节制过苦,人所不堪之象,故曰“苦节,贞凶”,此即卦辞“苦节不可贞”,故爻辞最后言“悔亡”,特加诫勉,微含劝其折中,化苦为甘之义。

《彖传》与《小象传》皆言“其道穷也”,《系辞传》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上六阴变阳,即下卦中孚第六十一。

程颐曰:“悔,损过从中之谓也。

”得之。

朱熹曰:“礼奢宁俭,故虽有悔而终得亡之也。

”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

”此言礼仪之简约,非苦节之谓也。

朱子失之,或被后世“贞节牌坊”做了奠基。

【节卦总结】物既涣散,必须节制,节所以次涣也。

节卦下兑上坎,人逢喜悦则放逸,遇到坎险则思止,坎为矫輮,故为节。

此所以下兑三爻爻辞皆用“不”,上坎三爻爻辞皆用“节”。

“刚柔分而刚得中”,阳爻为能节,制数度者,阴爻为所节,守数度者。

能节守中,能所均衡,故亨。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初九居节之初,将整涣散而立制度者也,阳刚得正,上应六四,为九二所阻,知不可行,遂能节制慎密,阳爻为奇曰户,故曰“不出户庭,无咎”,象曰“知通塞也”。

九二刚爻前比六三门庭,制度宜其可出者也,然失其正,与九五敌应,故不知时节而守中怯退,三至五互艮亦为门,故曰“不出门庭,凶”,象曰“失时极也”。

六三不中不正,乘凌九二,处兑悦之极,水溢泽上,其心易肆,故曰“不节若”;敌比六四,互震知惧,遇坎加忧,兑为口为嗟叹,能忧惧而自省,故曰“则嗟若,无咎”。

四阴柔得位,又顺承九五,故曰“安节,亨”,象曰“承上道也”。

九五既中且正,为节卦制数度之主,变卦坤土,故曰“甘节,吉”;“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往有尚”。

上六以柔居柔,未失其正,处节卦之极,节制过苦,人所不堪之象,故曰“苦节,贞凶”,此即卦辞“苦节不可贞”,故爻辞最后言“悔亡”,特加诫勉,微含劝其折中,化苦为甘之义。

《彖传》与《小象传》皆言“其道穷也”,《系辞传》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上六阴变阳,即下卦中孚第六十一。

【节卦观象】节卦下兑上坎,兑为蓄水,坎为流水。

有两岸者谓之☵坎水,有一岸者谓之☱兑泽。

两岸对峙,水畅通无阻则流。

两岸合一,水被阻止则静。

修建水库,两
岸相接,坎水变兑泽。

二阳上升,一阴阻之,谓☱兑泽,兑上阴爻是大坝。

阳爻为水,阴爻为止水之物。

下兑初九之阳为水库垫底库容(死库容),九二之阳为兴利库容,用于灌溉发电的蓄水,六三之阴为大坝;上坎六四之阴为船闸的合理运行,九五之阳为船闸过水,上六之阴为关闭船闸。

节,本分之道也。

《彖传》说“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节之六爻以得正者善,不正者不善。

初九得正,蓄水之初,至垫底库容,其水量在正常运用中不能放空,故曰“不出户庭,无咎”,象曰“知通塞也”;九二不正,蓄水已满,至兴利库容,应当用于灌溉与发电,可是居位不正,故曰“不出门庭,凶”,象曰“失时极也”;六三阴柔不正,敌应上六,乘刚九二,象征洪水漫过坝顶而慨叹,故曰“不节若,则嗟若,无咎”;六四得正从五,船闸合理运行,故曰“安节,亨”,象曰“承上道也”;九五中正,船闸流畅,广益民生,故曰“甘节,吉;往有尚”,象曰“居位中也”;上六节穷,“苦节,贞凶,悔亡”,关闭船闸,只顾蓄水,航道阻塞,节“道穷也”。

【节卦筮例1】《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载:“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

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

’果如翻言。

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大意为,关羽战败,孙权叫虞翻预测,得的卦是《节》之《临》卦,虞翻判断,关羽不出两天就会被斩头。

后果然如虞翻所言。

孙权称赞你比不上伏羲,但和东方朔也差不多了。

应当说虞翻的论断是准确无误的,但他是怎样判断出来呢?
程迥在《周易古占》中的看法是:“《节》自《泰》卦中来,乾为首,九三之五,凡迁二位,故有是象。


尚秉和的看法是:“《节》九五有项象,变为拆一,项断矣,故应断头。

”【节卦筮例2】吕文浩《日军空袭威胁下的西南联大日常生活》(《抗日战争研究》2002 年第4 期):钱穆在《师友杂忆》里曾生动地记述了联大7位教授初期遇到空袭谣言时的反应。

当时是在蒙自,联大大部分师生已迁回昆明,钱穆、汤用彤、吴宓、沈有鼎等7
人租住城外的法国医院,准备在几个月后昆明开学后返校。

此时,传言将有空袭,引起了7 位教授如下的反应:沈有鼎自言能占易。

某夜,众请有鼎试占,得节之九二,翻书检之,竟是“不出门庭凶”五字。

众大惊。

遂定每晨起,早餐后即出门,择野外林石胜处,或坐或卧,各出所携书阅之。

随带面包火腿牛肉作午餐,热水瓶中装茶解渴,下午四时后始归。

医院地甚大,旷无人居,余等七人各分占一室,三餐始集合,群推雨生为总指挥。

三餐前,雨生挨室叩门叫唤,不得迟到。

及结队避空袭,连续经旬,一切由雨生发号施令,俨如在军遇敌,众莫敢违。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218 页。

)以下选自民国文林《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之钱穆》:钱穆从二十多岁就一直练习静坐,对静坐之法也是深有心得。

钱穆在《师友杂忆》中曾记载了他自己的多次静坐经历:一日,余站梅村桥上守候自城至荡口之航船,呼其停靠。

余上船,坐一老人旁。

老人顾余曰:“君必静坐有功。

”余问何以知之,老人曰:“观汝在桥上呼唤时,双目炯然,故知之。

”余闻言大慰。

钱穆在蒙自时,住在天南精舍。

天南精舍在法国医院旁边,柳州中央航校迁移而来,即设在医院内。

当时日军空袭,航空学校成为重要目标。

天南精舍沈有鼎能占易,在他房间的桌子上,充满着《易经》八卦符号的纸片。

一天晚上,大家请他试占,得节之九二,翻书一查,竟是“不出门庭凶”五字,于是,众人决定第二天早餐后即出门,择野外林石胜处,或坐或卧,拿出所携之书阅读。

当时,钱穆正在撰写《国史大纲》,为了保护书稿,他每天早晨携书稿出去,至下午4时后始归。

钱穆的夫人胡美琦回忆钱穆时也提到他的静坐:我和宾四(即钱穆)刚开始共同生活时,他整天在学校,有应付不完的事;下班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就又伏案用功。

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出门,涉海、爬山,黄昏回家,年轻人都累了,但宾四一进门仍只休息十几分钟便伏案。

我觉得很奇怪,有一天谈起,他说:这是因为有静坐之功。

他年轻时为求身体健康,对静坐曾下过很大功夫,以后把静坐中的“息念”功夫应用到日常生活上来,乘巴士、走路,都用
心“息念”,所以一回家就能伏案。

沈有鼎简介:沈有鼎先生(1908年-1989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逻辑学界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天才人物。

专长数理逻辑和中西逻辑史。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193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同年赴德国留学。

1934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他学贯古今,融会中西,是蜚声中外的大学者。

著有《“墨经”的逻辑学》、《有集类的类悖论》、《两个语义悖论》等。

沈有鼎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发表了《周易序卦骨构大意》《周易卦序分析》等短文,胡世华、李学勤等认为这是关于周易卦序的真正科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