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罗家矿区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6月上
82地质勘探
G eological prospecting
弋阳罗家矿区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查方法选择
廖 林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西总队,江西 上饶 334000)
摘 要:
江西省弋阳县罗家矿区砂岩矿从所获勘查成果看:勘探区各地质剖面上矿层及夹层能相互对应,矿层与夹层在地表与深部对应好,分析了矿区的地质概况,说明了本次勘探所选择的勘探方法和工程间距是合理的,达到了相应资源储量类别控制程度及研究程度,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
弋阳县罗家矿区;砂岩矿;勘探分析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65(2021)11-0082-2Bas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lection of Exploration Methods in Luojia Mining Area, Yiyang
LIAO Lin
(Jiangxi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Shangrao 334000, China)
Abstract: Sandstone deposits in Luojia mining area, Yiya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From the survey results obtained: 
the ore layers and interlayers in the geological profile of the exploration area can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and the ore layers and interlayers correspond well on the surface and deep. The geological situation of the mining area is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ploration method and project spacing selected for this exploration are reasonab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ource reserve category control degree and research degree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 expected purpose has been achieved.Keywords: Luojia mining area in Yiyang County; sandstone mine; exploration analysis
1 基本情况与区域地质特征
1.1 位置、交通
该砂岩矿区位于弋阳县城343°方位,直距25公里处,属弋阳县中坂镇管辖。

矿区经S205省道可连沪昆高铁,沪昆高速、上万高速至全国各地,交通便利。

1.2 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华夏板块(Ⅱ)钦杭结合带中段(Ⅱ1)宜(丰)
德(兴)混杂叠覆造山带(Ⅱ11)万年推覆地体(Ⅱ11-2
)之南东部,赣东北深断裂带北侧,属于沙坂-杉山街断陷盆地内复式向斜的哑铃状构造南西端膨胀部位。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Pt 2sha)、上亚群(Pt 2shb)、古生界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 2h)、船山组(C 2c)、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 1q)、安洲组(P 1a)、中生界侏罗系下统多江组(J 1d)、林山组(J 1l)、第四系(Q)。

区域内构造形变特征方面,基底构造以强烈的塑性变形为主,形成一系列紧闭型线状褶皱,局部发生倒转,断裂变形占次要地位。

盖层的构造形变相对较弱,主要发育有宽展型褶皱和一些规模较大的走向及横向断裂;中生代后出现一系列长条形陆相构造盆地,断裂构造甚为发育,局部地段有小型线状褶皱相伴产出。

与矿区有关的构造主要有。

(1)丁源山—戴家村倒转向斜:发育于复式向斜哑铃状构造南西端膨胀部位的北西翼,轴线走向近乎北东—南西,北西翼正常,南东翼向南东倒转,轴面产状120°∠75°左右,北西翼产状120°∠40°左右,南东翼产状
110°∠55°左右。

向斜核部为林山组上亚组上段,西南部被抬起,出露下亚组上段。

两翼从新至老为林山组上亚组下段、下亚组及多江组等地层组成。

(2)沙坂—杉山街断裂群:形成于燕山期,主要发育于沙坂—杉山街断陷盆地边缘及盆地中,大部分为走向断层。

其中以北东向的断层规模较大且最发育,北北东向断层占次要且规模较小,并往往错断北东向断层。

断层以压扭性为主,尤其是发育于断陷盆地的南东侧及边部断裂,断面倾向变质岩一侧,使变质岩仰冲或推覆于早侏罗系地层之上。

断层多与褶皱轴近乎平行,断层带特征明显,岩石挤压破碎,挤压片理及透镜体十分发育,断层面一般呈舒缓波状,且倾角较平缓。

张性断层也有发育,张裂带岩石常出现破碎和角砾化,破碎带常有石英脉和方解石脉充填,地貌上出现一些笔直冲沟及陡峭断层崖。

区域内主要矿产有较小的烟煤层,建筑原料、配料,砖瓦原料等。

2 矿区地质特征矿
(1)矿区内出露地层如下:第四系残坡积粘土、侏罗系
下统多江组(J 1d)、林山组下亚组下段(J 1l 11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侏罗系下统多江组(J 1d):分布于勘查区北部,为勘查区赋矿层位,按岩性组合可分为五段,从上往下分述如下。

五段为黄褐色、灰黄色细粒石英砂岩夹少量透镜状杂色粉砂质泥页岩,与上伏林山组地层整合接触。

石英砂岩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是石英,偶见黄铁矿团块,本段厚约50m ;
四段为灰黄、灰褐、灰黑等色薄层状杂色页岩,局部夹炭质页岩,该段页岩颜色较杂,间杂兰紫、青灰、灰白等色,页理发育,岩石较松散,厚约45m ;
三段为青灰色、浅灰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少量粉砂质页岩,其中砂岩为中细粒结构,硬度相对较高。

页岩颜色
收稿日期:
2021-05作者简介:廖林,男,生于1989年,汉族,本科,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质勘探
G eological prospecting
较杂,有灰黄色、黄褐色、灰黑色等,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本段在矿区南西部厚约30m,北东部厚约50m;
二段为灰黄、灰白、灰褐、灰黑等色薄层状杂色粉砂质泥页岩,页理发育,呈似层状—层状产出,局部地表缺失,平均厚约40m。

一段为灰黄色、棕黄色、黄褐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夹少量透镜状杂色粉砂质泥页岩,砂岩为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泥页岩颜色较杂,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该段位于矿区北西面,厚约200m,在矿区范围内未见底。

侏罗系下统林山组下亚组下段(J1l11):分布于勘查区南部,岩性主要为杂色粉砂质页岩、灰黑色含炭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含炭粉砂质页岩层可见黄铁矿,水平层理发育,0线最厚214m(未见顶)。

与下伏多江组(J1d)地层呈整合接触。

(2)矿区构造。

勘查区属于丁源山—戴家村倒转向斜的北西翼,呈单斜构造,但产状变化较大,产状126°~175°∠20°~72°。

在勘查区4线以南西,产状较陡,轴线走向北东55°,倾角39°~72°;在勘查区4线以北东产状较为平缓,轴线走向转向北东75°,倾角20°~58°。

区内未见大的断裂构造。

节理发育造成岩石破碎是本勘查区的特征。

在深部,岩石节理面被白色石英细脉充填,在浅部受风化作用影响,节理面被铁质薄膜浸染为褐黄色~褐黑色,节理的发育给矿床的风化淋滤作用造成了良好的条件,故大气降水后地表水向下渗滤,岩石受水潮湿后发生风化,致使近地表矿石较为松软,铁含量升高,碱含量流失,颜色发生改变。

3 矿石自然类型及质量特征
根据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特征,主要有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含砾石英砂岩三种矿石自然类型。

(1)石英砂岩型:是矿区主要矿石类型,分布于全区。

岩石新鲜面主要呈青灰色、灰黑色,风化后呈浅黄褐色、灰黄色、棕黄色等,砂状结构,层状构造。

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颗粒主要成份石英、岩屑、白云母,少量的长石及褐铁矿,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次滚圆状;胶结物成分为泥质和铁质,胶结类型为孔隙式胶结。

(2)石英砾岩型:是矿区次要矿石自然类型之一,主要为层间砾岩,ZK002-39可见,矿石主要呈浅青灰色~浅灰白色,砾状结构,层状构造。

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

碎屑颗粒主要成份石英和岩屑,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为次棱角-次滚圆状,砾径2mm~26mm不等;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和铁质胶结,可见极少量硅质胶结;胶结类型为孔隙式胶结。

(3)含砾石英砂岩型:是矿区次要矿石自然类型之一,在ZK002-44、ZK102-14~15、ZK202-24~1、ZK401-42与ZK402-52位置可见。

矿石主要呈青灰色~灰白色,含砾砂状结构,层状构造。

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颗粒主要成份石英、岩屑及少量的黄铁矿,胶结类型为孔隙式胶结。

(4)风化型石英砂岩:是矿区次要矿石自然类型之一,在各钻孔顶部可见,上部为浅黄褐色、浅黄色疏松状亚砂土,由于近地表岩石裂隙发育风化作用更为强烈,泥质成分较高。

粉砂质泥页岩型:是矿区伴生矿主要矿石类型,与主矿体砂岩共生,岩石新鲜面主要呈为灰黄、灰褐、灰黑等色薄层状杂色页岩,局部夹炭质页岩,页岩颜色较杂,间杂兰紫、青灰、灰白等色,页理发育,岩石较松散。

4 勘查类型、勘查手段及方法的选择
4.1 勘查类型的选择
(1)砂岩矿矿石主要化学组分沿走向变化系数小18.45%,平均倾向变化系数:SiO2 4.36%,Al2O324.68%,Fe2O3 35.18%,R2O 27.50%,由此可见矿石质量变化稳定。

矿体中粘土质共生矿发育,与矿体呈互层状,多呈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厚度变化相对较大。

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属中等。

(2)粘土质原料矿矿石主要化学组分沿走向变化系数小14.72%,平均倾向变化系数:硅酸率SM 21.22%,R2O18.27%,由此可见矿石质量变化稳定。

矿体与砂岩矿共生矿发育,与矿体呈互层状,多呈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厚度变化相对较大。

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属中等。

(3)矿体厚度较稳定,矿体连续,厚度变化较小,厚度变化系数34.15%。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属稳定。

(4)矿体呈单斜构造,产状变化较大,在矿区南西侧,产状较陡,轴线走向北东55°,倾角39°~72°;北东侧产状较为平缓,轴线走向转向北东75°,倾角20°~58°。

区内未见大的断裂构造,仅矿区南侧见F1逆断层,对矿体无影响。

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

4.2 勘查方法的选择
本次勘探地质工作方法主要有地质测量、槽探、钻探、采样测试等。

在原详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加密布置勘探线及钻孔,各勘探线施工探槽,在原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在0线和2线之间以75m间距施放2′号勘探线,在2线和4线之间施放4′线,槽探工程在2′和4′线施工,钻探工程在0、2′、2、4′四条勘探线上施工对各地质工程按照规范进行系统采样及测试分析,达到系统地控制矿体的目的。

野外测量则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控制测量,以提高本次勘查工作的精度。

室内资料整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数字化成图,以提高勘探地质报告的编制效率和质量。

5 结论
综上所述,矿区内粘土质原料小矿体呈透镜体状、似层状展布,大小及分布规律性较差,经本次勘探工作,在各线上均已圈出,但在矿区北东及南西两侧,深部控制相对较差,如果对材料质量有较大影响,建议矿山在以后的生产勘探中增加钻探工程,以达到更好地控制目的。

[1] 李龙.地质矿产资源勘查自然科学,201 9(20):105,111.
[2] 李源.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合理开发.工程技术研究,2015(14):151~15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 6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