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封系统调试方案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PGCC-QJ-07
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项目
轴封系统调试方案
编制: 王刚
审核:
批准:
西安兴仪启动发电试运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1、设备概述
2、调试目的
3、编写依据
4、调试内容
5、组织与分工
6、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7、调试方法和步骤
8、质量控制
9、安全注意事项
1.设备概述
新疆美克化工责任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 3×240t/h CFB+2×25MW) #2机组汽轮机是中国长江动力公司生产的CC25-8.83-4.2-1.3型25MW双凝汽式汽轮机。
该机组轴封系统配备有: 轴端汽封、气动供汽阀和气动溢流阀、电子汽封、安全阀、蒸汽滤网、一台汽封冷却器及其两台轴加风机组成。
轴封系统作用是: 防止空气进入汽缸或蒸汽从汽缸漏入汽机轴承内。
轴封系统的供汽取自辅助蒸汽和除氧抽汽及主蒸汽。
轴封供汽系统
(1) 轴封汽系统的压力和温度是自动控制的(电子汽封密封系统), 并符合防止汽轮机进水而损坏汽轮机的措施, 该系统还能向给水泵汽轮机供轴封汽及接受给水泵汽轮机的轴封回汽, 轴封系统的备用汽源满足机组冷热态启动和停机的需要。
该系统设有轴封压力自动调整装置、溢流泄压装置和轴封抽气装置。
(2) 轴封用汽进口处设有永久性蒸汽过滤器。
(3) 轴封用汽来源于主蒸汽及厂内辅助蒸汽、除氧抽汽。
(4) 轴封系统上配置有一套简便又十分可靠的调压、调温装置-电子汽封装置, 以满足向各轴封的供汽参数要求。
减温器具有防止误操作引起的轴封蒸汽温度快速下降的措施。
(5) 设一台100%容量的轴封蒸汽冷却器。
轴封蒸汽冷却器按凝结水泵出口阀门关闭时的凝结水全压力设计。
(6) 两台100%容量的电动轴加风机, 用以排出轴封蒸汽冷却器内的不凝结的气体, 两台轴加排气风机互为备用。
(7) 轴封用汽系统包括轴封汽源切换用的电动隔绝阀、减压阀、旁路阀、泄压阀和其它阀门以及仪表、减温设备和有关附属设备等, 减温设备不布置在
无法调节及检修维护的部位( 如凝汽器内) 。
阀门精度能满足汽源自动切换的要求。
1.1 设备规范
2.调试目的
经过现场静态和动态调试, 使系统及设备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并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
2.1 指导及规范机组轴封系统设备的调整试验工作;
2.2 检查轴封系统设备的安装质量;
2.3 检验轴封系统工艺设计的合理性, 经过调试, 为机组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必要、可靠的轴封系统;
2.4 检验轴封系统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确保试运期间机组轴封系统的及时、安全投入, 并使其性能符合有关规程、规范及厂家和业主的要求。
3.编写依据
3.1 机组调试大纲
3.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996年版) ;
3.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 ;
3.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996年版) ;
3.5《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 1996) 40号文颁发;
3.6《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1995) ;
3.7《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
3.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 ;
3.9《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 ]49号;
3.10 有关设计研究院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3.11 设备制造厂图纸和说明书。
4.调试内容
4.1轴封系统联锁、保护传动检查。
4.2系统中各阀门传动检查。
4.3系统测点测量状态的检查。
4.4系统的调整和投运。
5.组织与分工
5.1 建设单位
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试运全过程的组织管理, 参加试运各阶段的工作
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
负责编制和发布各项试运管理制度和规定。
协调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和外部关系等。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
负责管理制造厂家的调试项目等。
5.2 监理单位
负责本试运方案的讨论会审。
检查试运的各项工作落实完善情况。
负责本次调试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及对调试过程进行监控。
负责试运过程中的缺陷管理, 建立台账, 确定缺陷性质和消缺责任单位, 组织消缺后的验收, 实行闭环
管理。
协调办理设备和系统代保管有关事宜。
5.3 安装单位
负责分系统试运的组织工作和系统的隔离工作。
负责试运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消缺工作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及材料。
负责有关系统及设备的临时挂牌工作, 配合调试单位进行分系统的调试工作。
负责试运阶段设备与系统的就地监视、检查、维护、消缺和完善。
负责该系统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
负责向生产单位办理设备及系统代保管手续。
5.4 调试单位
负责调试系统的指挥及技术工作, 准备调试表格进行调试工作并记录有关
数据; 负责调试系统相关的联锁、报警、保护的传动及试运前的技术及安全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负责全面检查试运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组织系统试运条件的检查确认。
负责试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工作。
填写试运质量验评表。
参加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 编写调试报告。
负责对试运中重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5.5生产单位
完成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提供电气、热控等设备的运行整定值。
负责系统试运中设备的启、停, 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
在调试系统试运期间作好事故预想,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准备运行的规程、工具和记录报表等。
负责试运中设备的巡检及正常维护工作。
负责有关系统及设备的正式挂牌工作。
负责已经代保管设备和区域的管理及文明生产。
5.6 生产厂家的职责
制造单位应按合同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 保证设备的性能; 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处理制造厂应负责解决的问题; 协助处理非责任性的设备问题等。
6.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6.1 汽封蒸汽管道吹洗完毕。
6.2 凝结水系统具备投用条件。
6.3 机组润滑油系统、盘车装置具备投用条件。
6.4 真空系统具备投用条件。
6.5 控制气系统投用。
7.调试方法和步骤
7.1 轴封系统的投用:
7.1.1 将机组投入盘车, 汽机和进汽管疏水阀开启。
7.1.2 开启汽封冷却器水侧进口门, 关闭旁路门。
7.1.3 启动凝结水泵, 经过汽封冷却器建立水循环。
7.1.4 确保汽封冷却器壳侧疏水系统打开, 通向主凝汽器。
7.1.5 投入每个轴封蒸汽压力调节阀的控制压缩空气。
7.1.6 检查开启轴封供汽管路疏水门, 确保供汽管道无水。
7.1.7保持蒸汽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来限制转子表面金属温度的增加。
7.1.8 在轴封蒸汽母管供汽压力建立以后, 立即启动检查汽封冷却器的排气器。
7.1.9 开启在溢流阀两侧的手动隔绝阀。
7.1.10 根据进入汽轮机汽封内的蒸汽应保持13.9℃以上的过热度来选择
轴封蒸汽汽源。
7.1.11 检查有无蒸汽从汽机轴封漏到大气中, 如果发现蒸汽泄漏, 增加汽封冷却器的真空, 或调整调节阀通向较低蒸汽压力的轴封蒸汽母管, 一直到外部泄漏停止。
7.1.12一旦机组处于本身汽密封, 操作人员应决定万一机组脱扣或快速降负荷时, 应考虑一路备用汽源可作轴封汽。
7.2轴封系统的停用
7.2.1 随着机组盘车, 确定主凝汽器的真空已消失。
7.2.2 关闭轴封蒸汽压力调节阀两侧的手动和电动隔绝阀, 按以下步骤:
7.2.2.1关闭冷再热汽阀门。
7.2.2.2 关闭辅助供汽阀门。
7.2.2.3 关闭溢流阀门。
7.2.3 停止到每个轴封蒸汽压力调节阀的控制压缩空气的供应。
7.2.4 关闭轴封蒸汽减温控制阀两侧的手动隔绝阀。
7.2.5 停用到轴封蒸汽温度控制阀的控制压缩空气。
7.3检查轴封系统温度自动和压力自动
8.质量控制
联锁保护及信号项目齐全, 动作正确
状态显示正确
热工仪表校验准确, 安装齐全
管道系统严密性无泄漏
管道系统吹扫清洁, 无杂物
管道系统阀符合《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试6-3-7
减温减压装置正常投用
轴封压力调整装置动作正常
汽封冷却器排风机轴承振动≤80µm
9.安全注意事项
9.1 危险点: 因轴封蒸汽原因导致大轴弯曲
9.1.1 危险点分析
在机组启动时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轴封蒸汽的投入时间, 不能选择合理的轴封蒸汽温度和充分对轴封供汽管路疏水, 容易直接或间接造成机组大轴弯曲的事故。
9.1.2 预控措施
9.1.2.1 机组温、热态启动应该先送轴封汽, 再抽真空。
9.1.2.2 投用轴封蒸汽前确保机组在盘车状态, 若已经投入轴封蒸汽而盘车意外跳闸又不能尽快恢复, 应停止轴封供汽。
9.1.2.3 机组停机停用轴封蒸汽后, 做好隔离措施。
9.1.2.4 根据机组的状态匹配合理的轴封蒸汽温度。
9.1.2.5 高、低压轴封应该分别供汽, 特别注意高压轴封段, 其供汽管路应该有良好的疏水措施。
9.2 汽封用蒸汽
9.2.1 进入汽轮机汽封内的蒸汽应保持13.9℃以上的过热度。
9.2.2 为了避免转子弯曲, 故在盘车装置运行前, 不得将汽封蒸汽系统投入使用。
9.2.3 为了保护汽封区的转子, 使之免受热应力造成的损害, 故开车或停车时均应使汽封蒸汽温度转子表面温度间的温差保持在最低限度。
9.2.4 在热启动时, 若用辅助蒸汽汽封用蒸汽, 则应保证辅助锅炉供应的蒸汽, 其温度与转子温度的最大温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9.3 在凝汽器的抽汽设备停用前, 不要停用轴封蒸汽。
9.4 试运转设备及系统周围安全设施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
9.5 试运转区域禁止危及试运转的工作, 如必须进行的工作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9.6 现场照明充分, 操作检查通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