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姓氏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姓氏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正确认读“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中国姓氏文化,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 教学难点。
- 了解姓氏文化,对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姓氏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
2.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2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 利用生字卡片,教师逐一出示生字,教学生认读。
- 对于“姓、氏”,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问学生“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吗?那姓就是姓氏的姓,氏也是姓氏的一部分哦。
”
- 学习“李”字时,展示李子的图片,说“这个字是李,木子李,就像李子树的李。
”
- 同样的方法学习“张”(弓长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字。
- 对于较难读准的字,如“氏”“周”,教师可以多示范几遍,让学生跟读。
4. 开展生字认读游戏,如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同学给予表扬。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0分钟)
1.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姓氏的方法有哪些。
2.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
- 有的姓氏是拆字法介绍的,像“木子李,弓长张”。
- 有的是用说偏旁的方法,如“古月胡,口天吴”。
- 还有的是直接列举,如“赵、钱、孙、李”等。
3. 提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可以用拆字法或者说偏旁的方法来介绍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他们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四)书写生字(15分钟)
1.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
2. 教师示范书写,一边写一边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 “姓”:女字旁要写得窄一些,“生”字的横画要写长。
- “什”:单人旁的竖画要写直,右边的“十”字横画稍短。
- “么”:起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横折弯钩要写得圆润。
- “双”:两个“又”字大小要一致,左边的捺画变为点。
- “国”:先写外面的大口框,要写得方正,里面的“玉”字最后一横变为点。
- “王”: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匀,中间一横最短。
- “方”:点在竖中线上,横折钩的横画稍向右上倾斜。
3.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五)朗读背诵课文(5分钟)
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2. 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如填空式背诵(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小组比赛背诵等。
(六)课堂小结(3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课文内容以及姓氏文化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姓氏文化,去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和故事。
六、教学延伸。
1. 让学生回家后询问家人的姓氏来源,下节课进行分享。
2. 收集更多的姓氏,制作姓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