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破阵子》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破阵子》读后感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我记得初识《破阵子》时,是在电视的银幕上。
当时南宋后主李煜投降,别离了宫中人们之后,只剩他自己守在诺大的皇宫中,不停地流眼泪。
酒到深处,他面对屏风,提笔一挥,一首《破阵子》映情而生。
书罢,再看他泪眼朦胧,瘫坐在台阶之上。
镜头越拉越远,直至淡出屏幕。
且不去论这样的故事是不是符合历史的记载,有多少夸张渲染,单且那样一个落寞无助的昔日君主,便让我可怜至今。
于此,我便记住了这样一些短短长长的句子之外,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悔恨。
四十年来从昇,璟到煜,成就南宋的家国事业,虽然在历史中没有浓墨的一笔,但也颇为艰辛。
广阔的山河,每一寸土地得来的都费劲先代很多很多人的鲜血,一切的一切都十分不易。
在看他至今呢?一个人孤独的坐在那么宏伟的皇宫之中,金碧辉煌,宫里的建筑华美绝伦,庭院内的花草树木更是弥足珍贵,又有什么时候想到过会有战争这回事,又曾几时,原来战争离这位高高在上的君主这么近,这么近。
读过上片,前四句对仗工整,情景相映,到第五句,一个叩问,仿佛又使时间静止,把所有的一切拉回到现实。
如今,家没有个,国灭亡了,李家几十年的基业毁了。
毁在了自己手里,恨啊!恨自己总是沉浸在儿女情长中,恨自己只会吟诗作赋,恨自己亡了国毁了家。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叫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怎么承担?他怎么能不痛恨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好吧,总是要接受命运的安排的。
李后主也想,假如自己成了俘虏,没有
了荣华富贵,没有了别人的称臣叩拜,没有了身为一位君主所应有的一切骄傲的自负。
自今而起,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要苟延残喘在人们的歧视中,这要曾是高高在上的他怎么忍受?也许自今便是再也没有好日子可过了,想起日后消瘦的自己,愁白了的头发就是一阵莫名的伤心。
就要离开这一世生活得基业了。
离开曾养育自己的这一方水土,没有告别,尽是不舍。
此时此景,民间教坊该尽是些离别的乐曲吧,无能为力了,只有自己掉着眼泪看着那些匆匆离去宫女们。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的悔恨。
垂泪对宫娥,我们可以看出后主的软弱和所处凄凉的境地,然而更是因为有了这一笔,才让这首词,更加传神达意。
理解完了这首词,作为他们那段历史见证人的我们再去讨论李煜李后主是不是一位好皇帝,显然已经毫无意义。
且让我们安静之余,悉心去猜猜当时这个男人的心境。
没了家,亡了国,曾经所富有的一切都成了云烟,自此,自己变成了任人和人都能唾骂的亡国俘虏,怎一个恨字了得?
也许李煜会想,如果自己要是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能有多好,写写诗做做赋,世间的纷纷扰扰都与自己无干,可是可惜,天生他便是个君王;也许亡国之后他也想到过一死了之,摆脱世事的牵绊,可我想他始终是拿不出那份勇气吧,要不然他也就不是后主了。
无论如何,且让我们感谢上苍曾经塑造出这样一位性情中的君主吧,感谢他所留给后世的那些最真实的情感。
如此一首《破阵子》让我记住了如此的一个男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