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初步养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我也有责任吗?
1.故事分享
在家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还有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我们只是小孩子,在家庭中还有责任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朱晓同学的故事。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
想一想,假如没有人做家务,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庭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学生完成家务承诺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初步养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2.知识技能:学习为家庭承担责任的具体方法。
3.过程方法:在观察、讨论、实践操的过程中感受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为家庭承担责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完成评价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应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负责任。
板书设计:
我也有责任
负责任的精神
坚持负责到底
评价单: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评价单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每题分值1至5分,做得越好,分值越高。
1.我曾坚持照顾或养育某种动、植物。()
2.我每天自主完成作业,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
3.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承担家庭责任的基本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等过程中,认识到我们也应该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
难点:培养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的意识,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2.师小结:
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尽管年龄很小,可是在家务事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总之一句话,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趣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
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
通过故事设置情景,让学生思考,作为小孩子的主人公或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家庭中有责任。
活动二:
负责任的精神
1.什么叫“负责任的精神”
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承担的家务事,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结合前面的“家务承诺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有没有具备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总结延伸: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评价表
1.出示“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评价表”,进行讲解
2.小结:
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能认识到我们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应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负责任,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2.学情分析: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0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能用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主线,探究、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男男来家里做客,而父母正好去田里干活了,我会好好的招待男舅,陪他说说话,直到父母回来
家里的洗发水快用光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在下次逛超市的时候,提醒爸爸妈妈买洗发水。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篇文章,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
说一说这两幅图中的同学怎样做才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用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什么叫“负责任的精神”
用图片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行为或方法。
活动三:
“家务承诺书”反馈
1.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想起来,在学习第5课的时候,我们大家签下了家务承诺书,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中,你坚持完成家务了吗?你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
2.师小结:同学们,坚持做家务,履行自己的承诺,这也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在此,我们要表扬那些坚持做家务,履行自己承诺的同学,如果有些同学有了半途而废的想法,相信他学了这一课之后,一定会坚持到底,本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为自己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4.教师小结:在《童年小事》中,主人公坚持承担了家庭责任,按照妈妈交代的任务把家看好,这就是为家庭负责的精神,因此他得到了邻居大人们的肯定和赞扬。同学们,你有一直承担的家庭事务吗?如果有,是什么?你从中又收获了什?
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在这一个星期中自己坚持做家务的情况,并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有没有具备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3.出示阅读角的儿歌,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儿歌的内容,想一想,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面,我们该如何去做?
教师引导:同学们,只要我们有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处处为家庭着想,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就像《童年小事》中的作者一样。
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童年小事》,了解文章的内容,想一想作者具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他承担了什么家庭责任?从中又收获了什么?
《道德与法治》第四册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时
2
日期
1、教目标:
1.情感与态度: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承担责任。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3课。它和第一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这些事我来做》同属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我也有责任》是《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初步养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出示课本25页的阅读角,思考:你理解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吗?
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金轩这种负责任的精神,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是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任,同时也是对金鱼的负责任,所以承担家庭责任,就要有负责任的精神,要坚持负责到底。
2.怎么做才是“负责任的精神”
出示课本26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
3.一家人准备出游,我会提出合理的建议。()
4.爸爸妈妈因为家庭琐事争吵,我会主动劝和。()
5.我每天都能坚持做一项家务活。()
6.家里的纸巾用完了,我会提醒爸爸妈妈购买。()
7.如果爸爸妈妈生病了,我会悉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早日康复。()
8.楼道里的灯坏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小区服务人员及时更换。()
计算一下,我一共得了()分。
温馨提示
优良:总分在26至40分之间,恭喜你,你的家庭会因为你的贡献而更温馨,请继续保持。
合格:总分在15至25分之间,要记得美好的生活来自于我们对家庭的贡献与责任,请继续努力。
需努力:总分在15分以下,要懂得我担责我快乐,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请逐渐完善自己。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我也有责任吗?
1.故事分享
在家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还有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我们只是小孩子,在家庭中还有责任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朱晓同学的故事。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
想一想,假如没有人做家务,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庭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学生完成家务承诺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初步养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2.知识技能:学习为家庭承担责任的具体方法。
3.过程方法:在观察、讨论、实践操的过程中感受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4.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为家庭承担责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完成评价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应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负责任。
板书设计:
我也有责任
负责任的精神
坚持负责到底
评价单: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评价单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每题分值1至5分,做得越好,分值越高。
1.我曾坚持照顾或养育某种动、植物。()
2.我每天自主完成作业,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
3.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承担家庭责任的基本技能。
4.过程与方法:用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等过程中,认识到我们也应该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
难点:培养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的意识,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2.师小结:
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尽管年龄很小,可是在家务事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总之一句话,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趣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
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
通过故事设置情景,让学生思考,作为小孩子的主人公或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家庭中有责任。
活动二:
负责任的精神
1.什么叫“负责任的精神”
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承担的家务事,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结合前面的“家务承诺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有没有具备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总结延伸: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评价表
1.出示“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评价表”,进行讲解
2.小结:
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能认识到我们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应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负责任,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2.学情分析:
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0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能用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主线,探究、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男男来家里做客,而父母正好去田里干活了,我会好好的招待男舅,陪他说说话,直到父母回来
家里的洗发水快用光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在下次逛超市的时候,提醒爸爸妈妈买洗发水。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篇文章,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
说一说这两幅图中的同学怎样做才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用故事引导学生明白什么叫“负责任的精神”
用图片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行为或方法。
活动三:
“家务承诺书”反馈
1.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想起来,在学习第5课的时候,我们大家签下了家务承诺书,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中,你坚持完成家务了吗?你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
2.师小结:同学们,坚持做家务,履行自己的承诺,这也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在此,我们要表扬那些坚持做家务,履行自己承诺的同学,如果有些同学有了半途而废的想法,相信他学了这一课之后,一定会坚持到底,本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为自己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4.教师小结:在《童年小事》中,主人公坚持承担了家庭责任,按照妈妈交代的任务把家看好,这就是为家庭负责的精神,因此他得到了邻居大人们的肯定和赞扬。同学们,你有一直承担的家庭事务吗?如果有,是什么?你从中又收获了什?
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在这一个星期中自己坚持做家务的情况,并自我评价一下自己有没有具备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3.出示阅读角的儿歌,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儿歌的内容,想一想,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面,我们该如何去做?
教师引导:同学们,只要我们有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处处为家庭着想,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就像《童年小事》中的作者一样。
学生读一读课本上的《童年小事》,了解文章的内容,想一想作者具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他承担了什么家庭责任?从中又收获了什么?
《道德与法治》第四册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
——《3.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时
2
日期
1、教目标:
1.情感与态度: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承担责任。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3课。它和第一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这些事我来做》同属第一单元“为父母分担”。《我也有责任》是《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初步养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
出示课本25页的阅读角,思考:你理解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吗?
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金轩这种负责任的精神,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是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任,同时也是对金鱼的负责任,所以承担家庭责任,就要有负责任的精神,要坚持负责到底。
2.怎么做才是“负责任的精神”
出示课本26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
3.一家人准备出游,我会提出合理的建议。()
4.爸爸妈妈因为家庭琐事争吵,我会主动劝和。()
5.我每天都能坚持做一项家务活。()
6.家里的纸巾用完了,我会提醒爸爸妈妈购买。()
7.如果爸爸妈妈生病了,我会悉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早日康复。()
8.楼道里的灯坏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小区服务人员及时更换。()
计算一下,我一共得了()分。
温馨提示
优良:总分在26至40分之间,恭喜你,你的家庭会因为你的贡献而更温馨,请继续保持。
合格:总分在15至25分之间,要记得美好的生活来自于我们对家庭的贡献与责任,请继续努力。
需努力:总分在15分以下,要懂得我担责我快乐,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请逐渐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