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略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略论
发布时间:2021-12-23T14:12:56.749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1月中32期作者:王攀
[导读] 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看,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
建筑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设计和管理能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在此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主要方法和结构措施。
珑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王攀 528000
摘要: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看,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核心。
建筑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设计和管理能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在此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主要方法和结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结构措施;应用
从根本上讲,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结构质量,增强建筑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实力。
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现有建筑结构设计水平,满足人们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
一、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不同的结构元素形成统一的结构语言,通过结构语言的表达反映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对建筑结构的需求。
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详细掌握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设计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
要求设计师在结合新技术应用的建筑设计中不断形成新的设计理念,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完成更专业、更高层次的建筑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建筑进行整体的定性分析。
与传统设计相比,概念设计更加客观。
通过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构建虚拟建筑,促进建筑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
在建筑的基本构思和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者和居民的心理期望有很大的差异,就很容易产生矛盾,这也会对建筑结构的最终呈现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不利于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概念设计的基本步骤
概念设计的过程是复杂而繁琐的。
需要不断地推翻、更新和完善不足的方案,最终得到一个近乎完美的满足建设需要的方案。
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分析阶段。
在概念设计中,只有一些基本的数据指标和施工初期的结构体系描述。
项目的初始形象是模糊的,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分析和论证。
②综合阶段。
即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当设计人员对工程建设有了一定的具体形象时,就需要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方案,借助CAD等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建设方案。
从想象到实际工程方案的绘制,跨度大,专业要求高,难度大。
这个过程通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建筑结构的细化和布置方面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此时就需要依靠设计师丰富的经验和突发的灵感来解决。
③评价阶段。
在此阶段,通过对给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最终选择最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理念方案。
评价阶段不是设计者直接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而是多个方案同时比较和循环选择的过程。
通过对各方案的成本、施工合理性、施工理念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比较下最合理、最一致的方案。
通过对上述概念设计过程的分析,建立和选择经济合理、适合推广的结构概念设计方案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在概念设计的初始阶段,基本上是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最优的概念设计方案需要设计师掌握结构措施的概念。
为了应对建筑行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结构设计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积累和专业设计技能。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应用措施
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促进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持续改进和发展,需要从基本的概念设计入手,改变传统的建筑结构措施,从概念的角度寻找更优化的结构设计方式,更好地将概念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3.1规范严格的指标
任何地方都有规则。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硬规则的存在,硬规则可以使世界更加有序。
因此,建筑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结合硬指标的应用,可以使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更加规范。
刚性指标属于建筑设计的底线要求。
这些底线要求的存在,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保证建筑场地的选择是科学规范的,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建筑建成后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这也是建筑结构设计最基本的保证。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和空间形状,适当利用技术来改变建筑的施工方式,从而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2提高建筑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
在施工过程中,最终的施工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因此,任何建筑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建筑的承载力性能,才能保证建筑更加安全可靠。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将建筑与有效的建筑结构相结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建筑内部空间构造和支撑力分布。
良好的建筑承载能力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生活体验。
让更多的建筑空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
优化概念设计有助于建筑结构设计更具成本效益,提高建筑施工水平。
3.3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要求
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的基本要求来选择结构材料,以满足建筑的结构要求。
例如在选择支撑材料时,分析材料的人性化和弹性,确保建筑材料能够发挥良好的建筑支撑效果。
同时考虑建筑材料的焊接,是否能与其他材料合理匹配。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选择混凝土材料时,应重点了解不同混凝土材料的弹性和强度,选择对建筑施工产生最佳支撑效果的材料,从而建造出更安全可靠的建筑。
3.4概念设计与结构设计一体化
建筑结构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建筑结构设计与概念设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设计师应结合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改变灵活的设计方法,选择更加科学的建筑方法,既能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又能满足设计要求。
3.5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
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
在选择施工场地时,要综合考虑场地的保护距离、建筑边界、日照范围和地质地形,以保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
3.6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
钢筋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主要材料。
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要结合工程施工强度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材料。
3.7制定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综合技能要求很高。
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及时提出和解决建筑工程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编制阶段,设计师可以广泛借鉴行业先进的结构设计案例,防止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设计漏洞,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3.8预防措施
在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中,有必要在保证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应考虑以下内容:①保证建筑场地的抗震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②在选择建筑结构材料时,将抗震性能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③控制建筑构件的组合质量,做好各节点的连接和处理,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性;④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建筑工程结构之间的协同性能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内容,在结构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当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结构的最大效率。
协同工作的核心是在不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确保各构件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相互匹配,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和成本的投入。
基于这一特点,在建筑结构的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少梁结构的施工材料,而不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因此,应加强建筑结构协同工作的研究,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研究概念设计与结构设计的相关性及对策,才能保证建筑设计方案更加实用和科学。
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建筑理念,对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既要充分考虑概念、设计技术等问题,又要充分发挥自身实践经验的优势,努力设计出更适合施工项目的结构施工方案,最后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宝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J].居舍,2019(23):73-74.
[2]吴伟.探究概念设计在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1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