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培优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培优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G 是纯净物且 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 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B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 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 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D_____,E_____。
②物质 G 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请写出物质 G 和物质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任写一个)。
③物质 C 与物质 D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④古代常将草木灰与 C 溶液混合,滤取反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
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Cl Fe 氧化物 CuO+H2加热
Cu+H2O 复分解反应 Ca(OH)
2+K2CO3═CaCO3↓+2KOH
【解析】
【分析】
根据A﹣G是纯净物且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根据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钾;根据B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碳酸钾和B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根据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会与碳酸钾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D是盐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根据E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与F可以相互转化,且F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所以F是氢气,G会与盐酸、氢气反应,所以G是金属氧化物,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①根据分析,D是HCl,E是Fe;
②物质G所属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物质G和物质F反应,可以是氧化铜与氢气反应,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加热
Cu+H2O;
③物质C与物质D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④古代常将草木灰与C溶液混合,滤取反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
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
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是:Ca(OH)
2+K2CO3═CaCO3↓+2KOH。
2.A、B、C、D四种化合物,由以下8种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
阳离子:Na+、Ba2+、Cu2+、Mg2+;阴离子;Cl−、NO3-、OH−、SO42-
四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有如下现象:
①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
②B+D→蓝色沉淀:
③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
(1)由此可推知:A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请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O4 CuCl2 2HNO3+Mg(OH)2=Mg(NO3)2+2H2O
【解析】
【分析】
题目中的突破口“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
又因为“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每个物质只有一种可能,所以推测出各物质,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根据“A+B→白色沉淀,不溶于硝酸”,则为Ba2+和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推测A可能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BaSO4↓+2NaOH;
根据“B+D→蓝色沉淀”,则为Cu2+和OH-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推测B为氢氧化钡,而D为氯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Ba(OH)2=Cu(OH)2↓+BaCl2;
根据“C+B→白色沉淀,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C”,则可推测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氢氧化镁,而C为硝酸镁;化学方程式为:Mg(NO3)2+Ba(OH)2=Ba(NO3)2+Mg(OH)2↓;2HNO3+Mg(OH)2=Mg(NO3)2+2H2O
故A为硫酸钠,B为氢氧化钡,C为硝酸镁,D为氯化铜。
故答案为:
(1)Na2SO4,CuCl2.(2)2HNO3+Mg(OH)2=Mg(NO3)2+2H2O。
3.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3CO+Fe2O3高温
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
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
所以B 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
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
F 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
所以E为氢氧化钙。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
所以CD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
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
碳反应)
(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有一固体混合物A,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物质。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恰好都完全迸行)。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
(2)滤液F中的溶质为_____。
(3)混合物A的可能组成情况有_____种。
(4)写出生成沉淀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O2 Mg(OH)2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3
【解析】
【分析】
有一固体混合物A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B为二氧化碳),说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则白色沉淀E为碳酸钙;滤液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G为氢氧化镁),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或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氯化镁同时存在,沉淀D加稀硝酸不溶解,说明生成了硫酸钡,则混合物一定含有氯化钡。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沉淀G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
(2)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氢,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故滤液F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
(3)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含有,故混合物A的组成情况有3种;
(4)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如图A、B、C、D、甲、乙、丙、丁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D是补钙剂,且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
(1)C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
(2)若A为紫红色固体,写出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写出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Ca(OH)2 CaCO3 H2+CuO Δ
Cu+H2O 置换反应 Fe3O4+4CO
高温
3Fe+4CO2
【解析】
【分析】
根据“D是补钙剂”,推测D为碳酸钙,根据“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则推测C可能为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结合图框,根据丙与C反应生成D和丁,则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根据甲、乙反应生成丙和A;乙、B反应生成A和丁,则推测甲、乙分别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A、B分别为铜、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C可能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钙,故C的化学式是Ca(OH)2;D的化学式是CaCO3;
(2)若A为紫红色固体,反应乙→丁,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H2+CuO ∆
Cu+H2O;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则为铁,反应乙+甲,即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
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Fe3O4+4CO 高温
3Fe+4CO2。
故答案为:
(1)Ca(OH)2;CaCO3;(2)H2+CuO ∆
Cu+H2O;置换反应;(3)
Fe3O4+4CO 高温
3Fe+4CO2。
【点睛】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顺藤摸瓜得出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能自圆其说即可。
6.现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溶液C与其它四种溶液均能发生反应。
请回答:(1)C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1)碳酸钠;(2)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
【解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 H2SO4+ HCl=不反应;Ca(OH)2+ BaCl2=不反应,所以溶液C是碳酸钠。
7.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
其中A是一种有毒气体,B、D均为黑色固体。
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生成关系,﹣表示两者相互反应。
(1)D物质是_____ E物质是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氧化铜硫酸铜 3CO+Fe2O3高温
2Fe+3CO2 Fe+CuSO4═FeSO4+Cu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根据图可知:F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沉淀I,所以F是二氧化碳,G就是碳酸钙,A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而A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A是一氧化碳;B、D均为黑色固体,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B,所以B是铁;根据图可推测:黑色固体D是氧化铜,C就是铜,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D,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E是硫酸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详解】
(1)根据分析,D物质是氧化铜,E物质是硫酸铜。
(2)反应A→B,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高温
2Fe+3CO2。
(3)反应B→C ,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 4═FeSO 4+Cu 。
故答案为
(1)氧化铜,硫酸铜。
(2)3CO+Fe 2O 3高温2Fe+3CO 2.(3)Fe+CuSO 4═FeSO 4+Cu 。
8.现欲探究一固体物质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Cl 3、CuCl 2、NaCl 、Ba (NO 3)2中的一种或多种。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白色沉淀B 的化学式为______,白色沉淀F 的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 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3)滤液G 中共存在______种溶质。
(4)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5)固体物质A 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6)写出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BaSO 4 AgCl 3NO -
、Cl - 4 氯化铁 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CuCl 2、Ba (NO 3)2 22CuCl +2NaOH=Cu OH 2NaCl ()↓+
【解析】
【分析】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铁离子会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1)固体混合物A 中加入稀硫酸会生成白色沉淀B ,所以A 中一定含有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所以C 中含有硝酸;向溶液C 、D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所以白色沉淀B 的化学式为BaSO 4,白色沉淀F 的化学式为AgCl ;
(2)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C 中肯定有硝酸和氯离子存在,所以溶液C 中肯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3NO -、Cl -;
(3)固体混合物A 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E ,所以A 中一定含有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D 中含有氯化钠;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 中肯定含有氯化铜和硝酸钡;所以A 物质经过①反应,C 溶液中有硝酸和氯化铜;A 物质经过②反应,D 溶液中有氯化钠和硝酸钡;C 、D 再经过③反应,G 溶液中有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硝酸,所以滤液G 中共存在4种溶质;
(4)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铁,理由是:加入氢氧化钠后会生成蓝色沉淀; (5)固体物质A 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CuCl 2、Ba (NO 3)2;
(6)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2CuCl +2NaOH=Cu OH 2NaCl ()↓+。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9.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碳、铜、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用它们进行击鼓传球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最后一位将球投篮.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 ~G 的位置上,使篮球能从A 传到G .其中A 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B 的俗称为干冰.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为_____;碳应放在位置_____上.
(2)B 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3)写出A ~G 传递过程中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 C+CO 2
高温2CO 化合 2Fe 2O 3+3C 高温4Fe+3CO 2↑
【解析】
【分析】
A 在常温下是液体,固体
B 的俗称为干冰,因此A 是水,B 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碳反应,则
C 是碳;碳能够和氧化铁反应,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氧气能和铜,带入验证符合要求。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A 是水,碳在C 位置上。
(2)B和C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CO2高温
2CO,
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3)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因此只有碳和氧化铁反应产
生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Fe2O3+3C 高温
4Fe+3CO2↑。
1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物质F和H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l2 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Ca(OH)2+CO2=CaCO3↓+H2O 供给呼吸重要的建筑材料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那么A是稀盐酸;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B是熟石灰氢氧化钙;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反应条件可知C是水,D是氯化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稀盐酸能转化为E,故E是氢气,那么F是氧气;氯化钙能与碳酸钠等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即白色沉淀物是碳酸钙。
【详解】
(1)D是氯化钙,D的化学式为CaCl2。
(2)A是稀盐酸,E是氢气,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B是熟石灰,H是碳酸钙,故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物质F是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H是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考点:物质的推断
11.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
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答案】(1)BaSO4
(2)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Ba(OH)2+CuCl2=BaCl2+Cu(OH)2↓
(4)Mg2+
(5)锌,铁
【解析】
试题分析:
(1)A,B,C三种物质,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A和C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C和B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所以A是氯化铜,C是氢氧化钡,B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氢氧化钡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SO4;
(2)A、B之间的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A、C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化学方程式为:Ba(OH)2+ CuCl2=BaCl2+Cu(OH)2↓;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氯化铜溶液中,镁会先于氯化铜反应,锌再与氯化铜反应,所以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Mg2+;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M的斜率大,所以M金属活泼,则M为锌,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的质量小于锌的质量,所以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
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铁。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2.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和H的化学式:C ,H 。
(2)写出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
(3)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个化合反应。
【答案】(1)H2O HgO
(2)Cu+H2Cu+H2O
(3)2
【解析】
【分析】
【详解】
(1)A、B、C、D、E、F、G、H八种物质,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A
为黑色粉末,A和硫酸反应会生成D,D的溶液呈蓝色,所以D是硫酸铜,A是氧化铜,C 是水,氧化铜和单质E反应会生成B和和水,所以E是氢气,B是铜,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H为红色粉末,G和氧气加热会生成H,所以G是汞,H是氧化汞,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H是HgO;
(2)A和E反应生成B和C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 H2Cu+H2O;
(3)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铜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水通电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和汞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图示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2个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