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
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以较为科学的教育实践,推动学生多样化与全面性的发展,让学生从专注于单科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具有连贯性、科学性的有益教学探究。

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究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让学生形成体系性的知识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跨学科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实践,带动学生不只是学习成绩的进步,更能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学习探究,以期以更科学的教育实践,让学生学习更具综合性,形成科学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性教学指引,带动学生进入到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中,推动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过程。

一、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背景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虽然向培养核心素养教学进行发展,但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仍然存在其中,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使得很多学生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同时,应试教育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呈现单调乏味,课堂仍以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氛围单调沉闷,学生的课堂主动性、积极性很差。

所以非常不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无法实现对其思想上的引导教学。

同时,当前很多初中学生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只是靠灌输进行地,没有情
感共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足;基于这
样学习状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急需融入生活化和情境化教学因素,改善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实践。

注重对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让学生对道德
与法治学习重视起来,实现对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有益累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
教育实践理念,形成跨学科式的有益教学体验。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措施
(一)情境化跨学科融合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采取科学的情境化融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增进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与
法治素养,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其他知识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
有益熏陶。

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根据道德与法
治教材的特点,营造与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
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它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
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感
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从而更好地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和语文跨学科的融合学习时,就可以
实现知识的整合教育,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知识点研究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各
种经典的传统文化情境,构建一种情境式的教学氛围;让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爱
国精神、文化”等知识点与语文中的“长征、红色文化”等知识进行有益结合。

以实现更科学的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利用各种语文故事、案例,理解道德与法治中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更
具有教育意义,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教育引导。

(二)生活化跨学科融合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
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
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教学融入生
活实践,更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科学能力的探索,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具生活
气息、更具有氛围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注
重课堂课外实践,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
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有益的核心素养教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更活跃、有趣,与生活化和情境化融合,能更好地
开发学科育人价值,让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学生成长中真正发挥出引导作用。

例如,将道德与法治学科联系数学应用题知识的探究教学,像常见的计算、方程、几何
等不同的应用题型,都可以贯穿到道德与法治思想的教育实践,让学生的道德素
养在各个方面被影响,甚至可以实现更高程度上的知识熏陶与提升。

同时生活化
的教法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与深度备课,加强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灵活处理能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会更容易地
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容易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综合性跨学科融合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将青少年培养成符合当时
国家和社会期望的社会人;社会学有一个概念叫“社会化”,指的就是人从一个
只满足自己原始欲望的自然人,转变成一个能适应社会、对社会有益处的社会人。

社会化的方式有很多种,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庭与学校教育,父母、长辈的言传
身教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媒体报道、文学作品、电视、电影等都是价值观的
灌输手段,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教师采取科
学正确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正确教育指引,这还需要教师注重综合性跨学科融
合教学过程。

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任何学科的融合教学时,都应当学会
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合理地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以思维、精神、品质、文化等
各个方面存在;反过来,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需要融合其他知识点,来提升课堂的
新意,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中。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绿色
发展与垃圾分类的实践可成,课前让学生主动收集学校语生活中的垃圾,并进行
分类该身边素材;上课时加入教师对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进
行讲解,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熏陶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
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家庭美德,由教师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讲解,拓展家
庭美德,让学生主动地介绍自己家庭的美德,实现对家庭的有益教育引导。

并将
知识与理论相融合,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素养各个方面的有益贯彻。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的教学状态,需
要教师采取科学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激发起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让学生的道
德与法治学习更具科学性,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进步发展。

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
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益融合,能够推动学生实现对知识面的综合运用,以较为科
学的教育实践方式,带动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路径[J].考试周
刊,2023(02):145-148.
[2]王新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
程,2022(19):48-49.
[3]曾惟.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国家
好大家才会好”一课教学为例[J].学园,2021(26):8-10.
[4]朱诵玉.学科融合教学:由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到综合素养提升[J].语文教
学通讯,2023(01):17-20.
[5]廖洪.“三新”改革背景下开展高中学科融合阅读的实践探索——以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融合阅读为例[J].广西教育,2022(35):5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