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六劳动:古诗二首》公开课导学案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 、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读懂这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4 、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观察冶炼工人工作的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发言。
教师范读,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
2. 解诗题。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被权贵排
挤出长安后十年,漫游到此,写了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四首。
3. 解诗人。
二、初读,了解诗意
1.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古诗
2. 齐读,指明读
三、研读古诗,体会情感
1 、学习第一、二句问题:大家读前两句,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想想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兴奋激动惊叹,,,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次朗读前两句。
(齐读指名度组之间比赛读)
2 、从“照”、“乱”这两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这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
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3 、学习古诗三、四句
(1)、“郝”什么意思?从“赧郎”二字中,你感受到什么?“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从“赧郎”二字,能够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2)、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3)、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所以,他们才能够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四、交流、朗读师激情:看到矿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
作业设计:
有感情背诵《秋浦歌》
板书设计:
秋浦歌
炉火天地,
红星紫烟。
赧郎月夜,赞美歌颂!!
歌曲寒川。
夸张
教学反思:体会意境是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用多媒体播放冶炼工人工作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协助学生理解工人的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