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娄底市湘中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下面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ù)夙兴夜寐喋血(xuè)颓圮
B.洗涤(dí)绿草如荫作揖(yǐ)寥廓
C.瞌睡(kē)书生义气弄堂(nònɡ)嬉戏
D.蓊郁(wēng)陨身不恤肄业(yì)斑斓
2.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两会”召开前,媒体上谈论改革的声音不绝如缕,这表明人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关注。

B.他写的这首小诗,短小精悍而又琅琅上口,看似普通却寓意深长。

C.这是一家国家级的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对它趋之若鹜。

D.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D.说到人才培养,人们想到的是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却常常忽视了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

4.下面是某书院的一副楹联,上联是“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为它选择最合适的下联是()
A.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B.惟楚有才,礼义廉耻圣贤心
C.学宗邹鲁,华章盛世帝王风D.天通荆楚,华章盛世帝王业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记载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B.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

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长沙”是题目,“沁园春”是词牌。

C.《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小说是作家本人的生活实录,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D.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用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刘巽达
宝岛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

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

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

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

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

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

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

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

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

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

这些从青
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

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

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

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光明日报》2015年01月14日02版)1.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B.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C.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的语言表达现象。

2.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B.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D.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
污。

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D.“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7.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

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得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

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你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
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

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

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

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B.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仅仅用鲜花和素联就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E.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2.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4.与《记念刘和珍君》相比,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8.(一)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节选)
1.对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跳舞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占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应
2.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饮酒乐甚寄蜉蝣于天地
B.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C.自其不变者观之惟江上之清风
D.郁乎苍苍而又何羡乎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此亡秦之续耳
B.大王来何操
C.渺渺兮予怀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选自《兰亭集序》)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秋江写望
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
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
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林逋:北宋著名诗人。

孤高自好,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

(1)从体裁格律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2)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五、默写(共1小题)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一幕中,众宾客听到荆轲高吟后的反应是“,”。

(2)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广纳贤才的宽广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可以无悔
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11.请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的构图,简要说明图形寓意。

12.为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经过6天的激烈角逐,由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2015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初中总决赛落下帷幕。

8日下午,大赛闭幕式及颁奖典礼在承办单位湖南省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足球场隆重举行。

本次大赛是湖南省首次举办的校园足球初中联赛,开全国之先河。

全省各地州市均组成了水平最高的14支男女代表队参赛。

大赛分男女组各4组,即A、B、C、D组,分别进行角逐。

最后,初中男子组的冠、亚、季军分别为益阳市、长沙市和衡阳市代表队获得,而获得女子组冠、亚、季军的分别是长沙市、湘西州和岳阳市代表队。

七、作文(共1小题)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追求自由、公平、正义,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梦想实现了吗?过去或现在你为梦想作过哪些努力?今后你又将怎么为梦想而努力?请以“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和套作。

答案部分
1.考点:常用字的字音
试题解析:B荫—茵、揖yī C义—意弄lòng D蓊wěng陨—殒
答案:A
2.考点:词语(包括熟语)
试题解析:B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者发言简短而有力。

A 项“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或在某方面继承者稀少。

项“趋之若鹜”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

D项“情随事迁”是指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3.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试题解析:A句式杂糅,“是设在……”和“是在……举行的”,两种句式糅杂在一起。

B 暗换主语,最后一分句加上“《食品安全法》”。

C错在状语位置不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国家大剧院宣布从现在起到年底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答案:D
4.考点:语言表达
试题解析:从句式对仗的要求可排除B,从“书院”的作用可排除C、D
答案:A
5.考点:文学常识
试题解析:“法国”错误,应为“英国”;“小说是作家本人的生活实录”错误,应为“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

答案:C
6.考点:论述类
试题解析:1.A是最先“发难”的个例,B是在服务行业的表现,D是后果及影响。

2.“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是现象,是例子,不是导致“语言癌”产生的因素
3.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是“击中命门”的结果,而非“迅速升温”的原因
答案:1.C2.B3.D
7.考点:文学类
试题解析:1.B项“仅仅用鲜花和素联就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致”错误,文章主要是依靠采用排比句式来增强语气、表达感情的,而非鲜花和素联。

C项中的“中国老百姓”错误,是指那些甘心当奴仆、仇视革命者包括反动派及其爪牙在内的人。

D 项“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错误,文本凄婉哀怨,并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2.分析作品中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要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手法入手,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本篇小说塑造“刘和珍”这一典型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性格特点的。

同时注意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通过写别人的做法、评价反映来烘托主人公的形象。

我们在分析刘和珍的性格特点时,抓住别人的评价,如“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 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提炼知识点,组织语言具体回答即可。

3.文章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这句话是写到了我在刘和珍牺牲后的感受,表达了我的恐惧和
软弱。

在文中,我是次要人物。

赏析次要人物,要从文章主题、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

如我的恐惧、软弱,凸显了主人公的勇敢。

表现了文章主题:表达对刘和珍之死的无尽哀伤,以及显示大屠杀的凶残。

4.首先审题,“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那就要准确把握两篇文章的思想情感。

分析文章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文句,抓重点词句。

如《记念刘和珍君》,“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

强调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奋起抗争。

本文中作者说:“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

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鲁迅的文章还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煤的形成,来表达对徒手请愿方式的理性思考。

本文没涉及到这些内容,只是用抒情的语句反复表达丰富曲折的情感。

答案:1.AE2.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3.真诚抒写“我”的恐惧和软弱,表达对刘和珍之死的无尽哀伤。

凸显大屠杀的凶残,对比中体现刘和珍的勇敢。

4.本文对民族前途更多的是哀伤和悲观,而《记》则强调了刘和珍等人之死对民族未来的意义——看到希望、奋起抗争,本文注重丰富曲折的情感表达,《记》注重对民族沉默原因、徒手请愿方式的理性思考。

8.考点:散文类
试题解析:1.D、适:享有
2.A均为介词,在。

B助词,……的样子/代词,这样。

C代词,它、它们/助词,的。

D助词,……的样子/助词,呢
3.例句,定语后置;A判断句,B宾语前置,C主谓倒装句, D定语后置。

4.文言文句翻译一般是按点给分,可以找出句中重点字词并做准确的翻译,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

解答本题尤其要结合语境,关注词类活用。

(1)若,如果;亡,使动用法;以,用,拿。

(2)“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虚诞,虚无荒诞,妄作:无根据的说法。

参考译文: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

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

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

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答案:1.D2.A3.D4.(1):如果让郑国灭亡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灭亡郑国这件事麻烦您。

(2)本来就知道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虚无荒诞的,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虚妄无根据的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