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五行志》丛谈
最新二十四史简介
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
而除袁宏《后汉纪》外,诸家相继散亡。范晔《后汉书》成为
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依据。
《三国志》
• 《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 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 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 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 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 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 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 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 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 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 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 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
《陈书》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 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 《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 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 “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 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 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பைடு நூலகம்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 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 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 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 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高中语文 知识《二十四史简介 》素材
二十四史简介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历书的总称。
除《史记》是通史且为个人写作外,其余都是断代史,且大多为管家集体编写。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1、史记西汉司马迁 130《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某某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
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
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
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
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
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
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
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
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
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表达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1《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2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 《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4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
5《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常识二十四史
史记作者是西汉时的司马迁,其内容涉及我国远古到汉武帝元年的历史,时间范围约在三千年上下,现存《史记》为残卷。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编成此书,开始将书命名为《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
《史记》一名起源于三国时期,一直沿用至今。
汉书作者是东汉时的班固。
《汉书》涉及历史时间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的新朝结束,原型是班固之父班彪所著的《史记》后传六十五篇。
后来,班固入罪,死于狱中,《汉书》并没有完成。
当时的汉和帝令班固的妹妹班昭续补《汉书》,她就成了《汉书》中“天文志”的作者,而班昭也因此成为二十四史作者中唯一的女性。
后汉书作者为南朝宋的范晔,其所涉及的历史时间从汉光帝刘秀建立东汉开始,到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前后共一百九十五年。
《后汉书》内容为本纪和列传。
后来范晔又与谢严合著《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
可惜后来范晔被控谋反,谢严害怕受到牵连,将五志手稿全部烧毁,现存《后汉书》也就只有本纪和列传部分。
作者陈寿(三国时蜀国人,蜀亡入西晋),其内容主要为三国时期的历史。
《三国志》包括魏、蜀、吴三国,其中魏国和吴国已经有一些史料可供陈寿参考,但蜀汉政权没有设置史官一职,因此蜀国部分的内容由陈寿亲自采集编写而成。
夏侯湛欲编写《魏书》,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自愧不如,将稿件全部销毁,同时代史学家受其影响,将《三国志》推为正史,流传至今。
晋书由唐朝的房玄龄主持编纂,内容从司马懿开始,一直记录到晋恭帝,涉及整个晋朝,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过程。
由于受政府资助,相关史料又比较丰富,所以《晋书》的成书过程仅用了三年。
由于编著者多为文学家,因而《晋书》在史学界有“词藻华丽,内容不实”的评价。
宋书作者是南朝梁朝的沈约,内容涉及南朝宋的六十年历史,成书基于何承天、徐爰等史学家的著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宋书》指的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历史,而是在东晋灭亡后,南方建立起四个小朝代之一的宋朝,国姓为刘,开国者是刘裕,亡国者为刘凖。
二十四史体例、概况、价值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书的编写有多种体裁,二十四史采用的是纪传体。
这种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不过历朝正史的撰修在此基础上均有所创新,具有各自的特点。
《史记》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组织而成,共130篇。
本纪是全书大纲,以事系年,取法于《春秋》的编年;世家是分国的,分国也按时代排下,但不同于《国语》和《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史记》世家仍以记事为主;列传是司马迁独创的一个体例,是《史记》最主要部分;表,是全书中最重要的筋节,《史记》中的十张表,按事情不同而分作,其稽牒作谱,则以《世本》为范;八书,详记政制,专为一件事而特作一篇书,形制出于《尚书》。
因此,可以说《史记》实际上是以前史学上各种体裁之集大成。
其最异于前史者,是以人物为本位,故称为纪传体。
《史记》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时约3000年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体通史著作。
《汉书》也称《前汉书》,班固著。
它基本沿用《史记》体例而略作变更,“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改“书”为“志”,“世家”并入列传,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百篇,后人析为120卷,共80余万言。
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计230年的历史。
《汉书》断代为史的方法,虽然容易割裂历史的联系,但可以使一朝一代的历史史料保存得更加完备, 便于总结一个王朝的兴衰,为后代治国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四本书。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二十四史之简介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陈寿的《三国志》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二十四史之史记简介《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撰述动机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
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
历代《汉书·五行志》研究评述
历代《汉书·五行志》研究评述历史记载一直是人类研究未来历史趋势和文化变迁的重要研究范畴,以及人类文明追溯思索暗藏真理的重要史料。
《汉书五行志》就是其中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史料,其记载的内容涉及五行之学、星宿之学、佛道经典以及传说历史等,为人们洞悉中华文化的光辉及深邃的内涵提供了重要依据。
《汉书五行志》是一部历朝历代收录的史料总集,首先由贾丘贤在秦朝时基于历史的资料撰写,后来《汉书五行志》历经广大编撰,形成了完整统一的体系。
它以两种形式被记录,一是以诗文的形式表达,即五行歌,诗句中涵盖了中华古代五行之学浓厚内涵;另一种形式为纪传体,文中对历代神话传说及其出处做了仔细记录,让读者有所了解。
《汉书五行志》内容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它全面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地理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社会定位和条件;此外,通过它也可以洞察古代中国的文化特色,例如对神话传说的阐述和对五行之学的讨论;最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古代历史真相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它客观地分析,从而解答历史疑问。
《汉书五行志》是历代著作的精华,收录其中有高重要性。
它给出的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地图,也提供了我们深刻的思考。
它不仅是一个光辉的历史文化,更是一种对历史真相的探索,更是一种升人类文明的引擎。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提示,更是人们洞悉历史的智慧,更是文化熔炉中凝结的精华,也是文化变迁中不可替代的财富。
总之,《汉书五行志》收录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它为我们提供了宏观的史学视角,深刻地揭示了中华古代文化的精华和真谛。
同时,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立足于历史真实,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依据。
因此,《汉书五行志》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史料,对于深入研究汉代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
历代《汉书·五行志》研究评述
历代《汉书·五行志》研究评述
《汉书五行志》是一部汉书,由汉惠帝写于公元2世纪初。
它简要介绍了五行的关系,并指出五行之间的普遍性和相互作用。
它认为,五行之间的重要联系和相互作用是维持宇宙的动态平衡的关键。
《汉书五行志》以中国古代哲学的视角对五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它提出了五行与道家哲学中的“乾坤”、“正阳”、“六气归一”思想相结合,使其成为一种哲学观点。
同时,它还提出五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认为五行与人体相互作用,能调节各气之间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汉书五行志》将五行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它将五行理论用作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社会和宗教活动的依据。
它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并在文化、医学、宗教以及其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它的理论被应用到医学领域,认为身体充满精力的正常状态需要维持正确的五行比例。
《汉书五行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五行学书籍之一,它对五行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之后,五行学也被中国不同学派所推崇,并应用到实践中,如文学创作、军事战略、乐理推敲、考古学习和政治策略等。
五行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受到重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书五行志》的研究和评价对于了解五行学的发展历史和
应用至关重要。
因此,对《汉书五行志》的研究和评价也非常有价值,可以深入了解五行学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意义。
【自语堂编藏】赵濛:《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
【自语堂编藏】赵濛:《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自语堂编藏】《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赵濛内容提要《汉书·五行志》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首先是为自然科技史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其次是为汉代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其三是《五行志》所创立的编撰体例和方法对后世文献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汉书;五行志;历史价值《汉书?五行志》凡五卷,它系统地记载了自《春秋》记事起至西汉末年间的自然灾异现象和其间历代学者的相关解释。
由于其中充斥着大量“推阴阳、言灾异”的内容,所以此志受到历代诸多学者的冷遇和批评。
唐代刘知几《史通》有“汉书五行志错误”和“汉书五行志杂驳”两篇,批评态度比较激烈,其后南宋郑樵《通志?总序》、近代梁启超《阴阳五行学说之来历》、当代柴德赓《史籍举要》等均有深刻论述。
但是,《五行志》是以一定的记事为依托,因而也保存了大量极有历史价值的材料。
一、《五行志》保存了大量自然科技史的原始材料《汉书?五行志》记载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和奇异现象,其中许多材料对中国古代自然科技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志所记从时间上自春秋至西汉末年,空间包括西汉统辖的广大区域,所记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地学、气象、生命现象、科学技术、昆虫等方面均有涉猎,其中仅自然现象的材料就有200余条,怪异现象50余条,包括地震、日食、水灾、旱灾、雹灾、蝗灾、怪雨、太阳黑子、陨石、男女转化、冶炼事故等。
有些材料已引起相关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如记载太阳黑子的“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把太阳黑子的位置和时间叙述得很详尽,这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综观《汉书?五行志》有关自然科学史的记载,可归纳为:一是有关奇异天气现象的记载。
如:“成帝鸿嘉四年秋,雨鱼于信都,长五寸以下。
”类似的记载还有“雨草”、“雨血”、“酸雨”、“雨黄尘”等奇异天象的记载,这些自然现象在当时确实难以理解,但现代气象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可以认识的自然现象。
《五行志》
《五行志》宋史曰:“按《五行志》,宫室盛则有火灾。
”《五行志上》1、五行志上:《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
”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
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
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
故经曰:“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乌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逌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讯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洪范九畴,彝伦逌斁。
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逌叙。
’”此武王问雒书于箕子,箕子对禹得雒书之意也。
2、五行志上:“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渖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
”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
以为河图、雒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
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徵,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3、五行志上: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宣、元之后,刘向治谷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
至向子歆治左氏传,其春秋意亦已乖矣;言五行传,又颇不同。
是以髓仲舒,别向、歆,传载眭孟、夏侯胜、京房、谷永、李寻之徒所陈行事,讫于王莽,举十二世,以傅春秋,著于篇。
4、五行志上:经曰:“初一曰五行。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5、五行志上: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
”6、五行志上:说曰:木,东方也。
于易,地上之木为观。
其于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
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鸾之节,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出入有名,使民以时,务在劝农桑,谋在安百姓:如此,则木得其性矣。
二十四史《五行志》丛谈
二十四史《五行志》丛谈俞晓群在二十四史中,“志"的建立肇始于班固的《汉书》,它的源头却是《史记》中的“八书"。
其后诸史大多遵此有书志,正所谓“无志不得为完史;有志而不淹贯,不得为良史。
”(清顾炎武《救文格论》)但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书志的评价是不同的。
有些书志被奉为经典,像《律历》、《礼乐》、《天文》、《地理》、《刑法》,历代史书皆不能无;有些书志则源流含混,取义多歧,颇受争议,《五行志》就处于这样的地位。
1、《五行志》与史迁无涉人们知道,在《汉书》的“十志”中,有六志脱胎于司马迁的八书,像《律历志》本于《律书》、《历书》,《礼乐志》本于《礼书》、《乐书》等等;而《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却是班氏增加的。
虽然《史记》之中没有《五行志》,但两者之间也不是没有联系。
在《汉书·五行志》中,就有大量的记事援引自《史记》,此类例说的特点是,在段落的开头加“史记”二字,诸如:“史记成公十六年,……”, “史记秦始皇第三十六年,……"等等。
颜师古注道:“此志凡称史记者,皆谓司马迁所撰也。
”此类例子多达十六处.而没有署名“史记”二字,依然可以在《史记》中找到出处的例子就更多了。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五行志》的源头就在《史记》之中。
首先,颜师古的注说就是有争议的,钱大昕就说:“古者列国之史,具称史记。
"(《廿二史考异》)其次,作为一部断代史,《汉书》的绝大部分篇章都没有超出汉代的范畴;只有《史记》未能言及的事情,才突破“断代”的限定。
《五行志》正是处于这样的地位,正如清章学诚所言:“班固《五行》、《地理》,上溯夏、周。
《地理》始《禹贡》,《五行》合《春秋》,补司马迁之阙略,不必以汉为断也。
”(《文史通义·释通》)另外,班固撰写《五行志》有一个特点,即他在引证汉代以前的事例时,经常要注明出处,其中以《春秋》、《左氏传》最多,“史记”只是与它们并列的“被引证者"之一.尤其是稍加对照不难发现,这些所谓“司马迁所撰"的文字并不全是司马迁所言,班固像对待其他事例一样,也加入了“五行灾异”的断语。
论班固创立《汉书·五行志》的意图
作者: 游自勇[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中国史研究
页码: 33-43页
主题词: 班固;五行志;圣王之道;小数
摘要:《五行志》主要记录中国古代的灾害及怪异事物,是正史的重要志书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中天人感应思想的重要载体,《五行志》并非如现代学者所认为的是迷信之作。
班固笃信阴阳灾异,但他的阴阳灾异思想中有“圣王之道”与“小数”的区分,谈论灾异重视的是一般原则,不拘泥于具体的解说。
他创立《五行志》的目的是要遵循《洪范》大法、《春秋》大义,以此来彰显王道。
志·五行志中上(四)
志·五行志中上(四)《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
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这几桩城门和家门损坏而导致执政者身死国亡的例子挺吓人,但我还是比较相信通过言语来观察人的表现,这是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并非是迷信。
“朝不虑夕”这个成语出自于本章。
请看《<汉书>研读》第114章:志·五行志中上(四)霍禹门坏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十二月,吴国的两座城门自行倒塌,有只大船自行倾覆。
刘向认为,这接近于金害木,是木气躁动的结果。
先前,吴王刘濞的太子出使长安时被刘启一铁棋盘拍死,刘濞以后假装身体有病不再去朝拜,暗中和楚王刘戊阴谋逆乱。
城池就像一个国家,其中一个门就叫做楚门,一个门叫做鱼门。
吴国的百姓以船为家,以鱼为食。
上天的告诫似乎是在说,如果和楚国合谋,将会倾国覆家。
吴王并不醒悟,正月和楚王联合起叛乱,最后身死国亡。
京房在《易传》中说:“上下咸悖,厥妖城门坏。
”汉宣帝时期,大司马霍禹居住的府第大门自行毁坏。
这时,霍禹对内不顺,对外不敬,看到告诫后仍然不改,最后因为造反被诛灭全族。
汉哀帝时期,大司马董贤家的府第大门自行毁坏。
这时,董贤因为受到汉哀帝的宠幸居于大位,他行事赏赐无度,骄慢不敬,大失臣道,看到告诫后仍然不改。
后来汉哀帝去世,董贤夫妻全都自杀,全家被迁徙到合浦。
《书传》中说:“言之不从,是谓不艾,厥咎僭,厥罚恒阳,厥极忧。
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
时则有口舌之疴,时则有白眚白祥。
惟木沴金。
”“言之不从”,从就是顺从;“是谓不乂”,乂就是治理。
孔子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诗经》中说:“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这是说上面发出的号令不顺合民心,虚夸昏庸,就不能治理海内,其过失在于号令本身有差错,所以其行为为僭,僭就是差错。
随便乱施刑罚,很多阴魂不得安定,阳气太胜,所以其惩罚是干旱无雨。
五行志译文
五行志译文五行志的译文如下:在五行中,水是最先被提到的,它的自然特性是向下润湿。
火的特性则是向上燃烧。
木的特性是可以弯曲也可以伸直。
金的特性是可以改变形状也可以熔化铸造。
土的特性是在上面可以耕种收获。
原文中提到:“传上说:‘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
’” 译文解释为:“传上说:‘外出打猎不遵照规定的时间,饮酒吃饭的时候不行享献之礼,出征作战没有节制,侵占了耕种的时间,以及有邪恶阴谋,这样木就失去可曲可直之性。
’” 这段话强调了五行中木的特性,即如果行为不合规范,就会失去木的特性。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意义。
在木的特性中,它代表东方,与春天、生长、生发等有关。
在《易经》中,地上之木为《观卦》。
对于君王的事来说,威严、仪表、音容笑貌也要讲求观瞻的效果。
所以走路时有身上佩戴玉佩的法度,乘车时有车马上悬挂金铃的礼节;出外打猎有一年只行三次的制度,饮食宴会有敬享呈献的礼节;征伐要有正当的理由。
让老百姓服役要在合适的时间。
致力于号召百姓发展农业生产、营求安定百姓。
做到以上这些,木就可以得保其性了。
如果外出打猎尽兴驰骋不回宫室;饮食沉湎于美味佳肴而不顾法度规矩;不考虑民力大兴徭役而侵占了人民耕作的时间;变换手法敲诈勒索伤害民财;这样就会使木失其本性了。
于是工匠要做车轮却干不圆;要做箭杆却弄不直;以及木头自己发生变化出现怪异。
这就是木失去可曲可直之性的表现。
《春秋》载:鲁成公十六年“正月下雨有木冰”。
刘歆认为这是上边的阳气不能下通、下边的阴气不能上达所以形成雨;可是树木却变生了冰雪这是因为雾气寒冷使树木不能保持可曲可直之性了。
刘向认为冰这东西是阴气太盛使水凝滞而成的。
木属少阳是显贵大臣公卿大夫的象征。
如果这些人将有灾祸阴气就要胁迫树木树木先变寒所以着雨就成冰了。
后汉书五行志
后汉书五行志【实用版】目录一、五行志简介二、五行与天地人的关系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四、五行在历史中的应用五、五行志的现代启示正文一、五行志简介《后汉书五行志》是古代中国一部关于五行理论的经典著作,主要研究了五行这一哲学思想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五行理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以此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变革。
二、五行与天地人的关系五行理论把宇宙万物归结为五种基本元素,认为这五种元素既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也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
五行与天地人的关系密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五行与天地:五行分别对应着天地的五种基本属性,如金对应天,木对应地,水对应阴,火对应阳,土对应中和。
这五种属性共同构成了天地万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2.五行与人体: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如金对应肺,木对应肝,水对应肾,火对应心,土对应脾。
五行理论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密切相关。
3.五行与社会:五行理论还应用于社会领域,如五行分别对应着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道德观念等,用以解释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是五行理论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为:1.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这种相生关系体现了五行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依赖。
2.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种相克关系体现了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四、五行在历史中的应用五行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医学、哲学、文化、建筑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五行理论指导着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在哲学领域,五行理论影响了古代儒家、道家的哲学观念;在文化领域,五行理论影响了文学、艺术、风俗等方面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五行理论指导着古代建筑的设计和布局。
五、五行志的现代启示虽然五行理论起源于古代,但它的哲学思想和观念仍然具有现代启示。
正史《五行志》撰著内容的三大来源
正史《五行志》撰著内容的三大来源
胡祥琴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40)003
【摘要】正史《五行志》的产生,与先秦以来五行思想的流变有直接关系.班固《五行志》明确提出"以傅春秋"的撰述理想,在具体撰述中,以金木水火土为纲,以五行变性引起灾异为目,并用帝王不合常规的行为解释灾异发生的原因.五行本是古人概括出的五种物质要素的总称,为什么会在《五行志》中成为联系天、地、人的纽带?在历史的长河中,五行思想历经流变,其中《春秋》及其相关文献的天人感应思想,邹衍五行历史观的推演及后人不断为五行作传等,成为正史《五行志》的三大来源.【总页数】7页(P239-245)
【作者】胡祥琴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7
【相关文献】
1.试论正史《五行志》的演变--以"序"为中心的考察
2.现当代学者评析正史《五行志》综合研究--以《后汉书》等为中心的考察
3.对正史五行志关于鲸鱼及其搁浅原因的记载的研究
4.试析《汉书·五行志》撰述对正史编纂的影响
5.从"无乐志"正史看中国正史"乐志"的撰写行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
《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
赵濛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2007()3
【摘要】《汉书·五行志》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首先是为自然科技史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其次是为汉代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其三是《五行志》所创立的编撰体例和方法对后世文献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页数】3页(P29-31)
【关键词】汉书;五行志;历史价值
【作者】赵濛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4.042
【相关文献】
1.从出土文献探《汉书·五行志》五行思想渊源 [J], 赵宜聪
2.《汉书·五行志》的五行观 [J], 史春香
3.蔡邕《五行意》辨伪(1)——兼论袁宏《后汉纪》所引“本志”即《续汉书·五行志》 [J], 杨继承;
4.符指六要素视域下的五行灾异符号分析:以《汉书·五行志》为例 [J], 兰兴
5.《汉书·五行志》例目撰述考 [J], 赵宜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汉书五行志
后汉书五行志【原创实用版】目录1.后汉书五行志的概述2.后汉书五行志的主要内容3.后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正文《后汉书五行志》是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著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了东汉时期的各种自然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事变革。
作为一部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史书,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后汉书五行志的概述《后汉书五行志》是班固在《汉书》的基础上,对东汉时期的历史进行补充和完善的一部史书。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的运动和变化。
在《后汉书五行志》中,班固运用五行学说对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释,从而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
二、后汉书五行志的主要内容《后汉书五行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文现象:记录了东汉时期的各种天文现象,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以及这些现象在当时社会中所引起的恐慌和迷信。
2.地质灾害:详细记载了东汉时期发生的地震、山崩、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3.气候变化:描述了东汉时期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4.人事变革:通过记录东汉时期的皇位更迭、政治斗争、战争、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探讨了这些事件背后的五行学说原理。
三、后汉书五行志的历史价值《后汉书五行志》作为一部历史学著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东汉时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史料,为研究古代社会和自然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它以五行学说为理论框架,对东汉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释,为我们认识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最后,它以史为鉴,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后汉书五行志
后汉书五行志一、引言《后汉书》是东汉末年历史学家范晔所撰的一部官修史书,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初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其中,五行志是《后汉书》的一部分,主要记录了五行学说在后汉时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即金、木、水、火和土。
这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后汉时期,五行学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发展,还渗透到了政治、医学、农业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后汉时期的五行学者、五行学说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五行学说对后汉时期社会的影响。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原理五行学说的核心观点是宇宙万物都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具体来说:1.金:代表坚固、收敛、刚硬的性质,对应西方方位和秋季。
2.木:代表生长、蓬勃、柔软的性质,对应东方方位和春季。
3.水:代表流动、寒冷、柔软的性质,对应北方方位和冬季。
4.火:代表炎热、光明、炽热的性质,对应南方方位和夏季。
5.土:代表稳定、肥沃、黏土的性质,对应中央方位和季节的转换。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是由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所引起的。
其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
这种循环的运行规律被称为“生克制化”。
三、后汉时期的五行学者后汉时期是五行学说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五行学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董仲舒:董仲舒是后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他在《春秋繁露》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被誉为五行学说的奠基人。
2.杨雄:杨雄是后汉时期的学者,他在《法言》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五行学说,并将其应用于占卜和医学等领域。
3.班固:班固是后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他在《汉书》中详细记载了后汉时期五行学者的思想和贡献。
这些五行学者通过对五行学说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推动了五行学说的发展,也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史《五行志》丛谈俞晓群在二十四史中,“志”的建立肇始于班固的《汉书》,它的源头却是《史记》中的“八书”。
其后诸史大多遵此有书志,正所谓“无志不得为完史;有志而不淹贯,不得为良史。
”(清顾炎武《救文格论》)但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书志的评价是不同的。
有些书志被奉为经典,像《律历》、《礼乐》、《天文》、《地理》、《刑法》,历代史书皆不能无;有些书志则源流含混,取义多歧,颇受争议,《五行志》就处于这样的地位。
1、《五行志》与史迁无涉人们知道,在《汉书》的“十志”中,有六志脱胎于司马迁的八书,像《律历志》本于《律书》、《历书》,《礼乐志》本于《礼书》、《乐书》等等;而《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却是班氏增加的。
虽然《史记》之中没有《五行志》,但两者之间也不是没有联系。
在《汉书·五行志》中,就有大量的记事援引自《史记》,此类例说的特点是,在段落的开头加“史记”二字,诸如:“史记成公十六年,……”,“史记秦始皇第三十六年,……”等等。
颜师古注道:“此志凡称史记者,皆谓司马迁所撰也。
”此类例子多达十六处。
而没有署名“史记”二字,依然可以在《史记》中找到出处的例子就更多了。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五行志》的源头就在《史记》之中。
首先,颜师古的注说就是有争议的,钱大昕就说:“古者列国之史,具称史记。
”(《廿二史考异》)其次,作为一部断代史,《汉书》的绝大部分篇章都没有超出汉代的范畴;只有《史记》未能言及的事情,才突破“断代”的限定。
《五行志》正是处于这样的地位,正如清章学诚所言:“班固《五行》、《地理》,上溯夏、周。
《地理》始《禹贡》,《五行》合《春秋》,补司马迁之阙略,不必以汉为断也。
”(《文史通义·释通》)另外,班固撰写《五行志》有一个特点,即他在引证汉代以前的事例时,经常要注明出处,其中以《春秋》、《左氏传》最多,“史记”只是与它们并列的“被引证者”之一。
尤其是稍加对照不难发现,这些所谓“司马迁所撰”的文字并不全是司马迁所言,班固像对待其他事例一样,也加入了“五行灾异”的断语。
例如,他在引述《史记》记载的秦始皇三十六年发生的故事时,就在“天落陨石,上面刻有字迹‘始皇死而地分’”这段话的后面写道:“此皆白祥,炕阳暴虐,号令不从,孤阳独治,群阴不附之所致也。
一曰,石,阴类也,阴持高节,臣将危君,赵高、李斯之象也。
始皇不畏戒自省,反夷灭其旁民,而燔烧其石。
是岁始皇死,后三年而秦灭。
”类似地,在其他的“史记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相应的定义性的判断,像“凡此属,皆貌不恭之咎云。
”“ 凡此属,皆言不从之咎云。
”等等。
显然,这不是司马迁的语言,他也说不出这样的话,因为其中许多概念都是后出的。
尤其是《五行志》叙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班固在作“五行灾异”的判断时,也会给出一些五行家的言论或典籍的出处,像董仲舒、刘向、刘歆、京房以及《洪范五行传》、《京房易传》等等,这里也决然见不到司马迁的痕迹。
2、《五行志》例目流变顾炎武说:“作史莫难乎志。
”(《救文格论》)班固独出心裁,创建了更难作的《五行志》。
晋司马彪以应劭、董巴、谯周的论说为基础,构成《后汉书·五行志》,接续前志。
晋陈寿《三国志》虽然成书于《后汉书》之前,却因史料缺乏,没有表志。
唐房玄龄《晋书·五行志》从三国黄初年间写起;这种做法似乎补救了陈寿的不足,其实它的内容基本上引自成书早于它的《宋书》。
《宋书》系梁沈约所撰,沈氏看到此前《三国志》等史书无志,故接续《后汉书》,在《宋书》中把《五行志》等从三国时期写起。
《晋书·五行志》几乎全盘拿来了《宋书》的内容,只是增删了一些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宋书》还增加了《符瑞志》,其说亦跳出断代史范畴,竟然从太昊帝宓牺氏写起。
其中许多事例与前史《五行志》相同或类同,但解说却不同,《五行志》讲的是灾异,《符瑞志》讲的却是瑞符。
例如,秦始皇时,出现十二个长人,身高五丈,脚迹六尺。
《汉书·五行志》认为是秦亡之征,《宋书·符瑞志》却认为是汉兴之符,“自高帝至于平帝,十二主焉。
”梁萧子显《南齐书》有《五行志》;他又建《祥瑞志》,大同于《宋书·符瑞志》。
《梁书》、《陈书》无志。
《魏书》有志却无《五行志》,但有《灵征志》。
清赵翼认为,它就等同于《齐书》的《祥瑞志》。
(《廿二史剳记·各史例目异同》)其实不然。
一看内容就会知道,《灵征志》的上部相当于《五行志》,下部才是《祥瑞志》的内容。
《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皆无志。
《隋书》本亦无志,“而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别修《五代史志》,诏编第入《隋书》。
”(《日知录·作史不立表志》)《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均有《五行志》;《新五代史》却没有,因为撰者欧阳修认为,五代时期“天理几乎其灭”,没有礼乐制度可谈,所以他除写了《司天考》、《职方考》以外,其它的典章制度一概没有写。
《宋史》有《五行志》;《辽史》却没有。
《金史》、《元史》、《明史》均有《五行志》,而《金史·五行志》有些异类,容后探讨。
另外,还应该提到《清史稿》,它也有《灾异志》,而且沿用了《五行志》的体例。
3、《五行志》思想构建班氏创建《五行志》也不是偶然的。
就时代的大背景而言,汉代的学术复兴激发了人文空气的活跃。
而以董仲舒为发端的汉儒思想体系日臻完善,其基本方法无非是从经书入手,以再现与考证为表,以阐释与经世为用,正所谓“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汉书·五行志》)由此,经过变异的儒学由“独尊天下”而神圣化;更加极端的谶纬之学也迅速地泛滥起来,其中以天文占、五行占与史事谶最具影响力。
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中,《五行志》的诞生就有了丰富的土壤。
纵观二十四史中的《五行志》,虽然篇目内容增增删删,基本上都没有跳出班氏给出的思想框架。
归结起来,班固给出了一个由四个层次组成的理论阶梯。
第一层:由《易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刘歆说:“河图就是八卦,洛书就是《洪范》”;由此引出《五行志》的最高经典《尚书·洪范》。
注意,这条神化的脉路系汉儒刘歆之流所为。
其实班固在构建《五行志》的理论框架时,仅仅引用了《洪范》的四段话,即五行(删去了五味)、五事、皇极,以及庶征中的休征、咎征。
怎么用的呢?像“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因为《五行志》讲的是灾异,所以它就拿“水不润下,火不炎上,木不曲直,金不从革,稼穑不成”说事儿。
例如,何谓“水不润下”?发大水呀,云云。
注意,班固在引用《洪范》时,悄悄地改变了五行与五事对应的顺序,即将水—貌、火—言、木—视、金—听、土—思,改为以木、金、水、火、土为顺序对应,从而为后面“五行相沴”的理论留下伏笔。
但“经”是“只可述、不可作”的,所以文中只有变化,并无解说,显然汉儒的底气不足。
第二层:就是《洪范五行传》了。
《汉书·五行志》通篇都是以它作为引领,注说《尚书·洪范》、划分文章段落和部类的。
例如,讲到“木不曲直”,《洪范五行传》解道:这是木失去了本性,它会带来的灾异有貌不恭、恒雨、服妖、龟孽、鸡祸、下体生上之痾、青眚、青祥、金沴木等等。
那么《洪范五行传》系何人所作呢?有说是伏生所作;也有说是刘向所作,因为《汉书·艺文志》中记有刘向《五行传》十一卷,所以一般人们认为它就是《洪范五行传》。
但是,据《汉书》记载,在刘向之前,夏侯胜就曾经引用过《洪范五行传》算命。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因此有人推断,它可能是夏侯胜的前辈夏侯始昌的作品,刘向只是在此基础上推演成十一篇耳。
(《廿二史剳记·汉儒言灾异》)第三层:有了《洪范五行传》关于“五行灾异”的定义,还需要鉴定古今异象的“五行归属”,比如,春秋时期出现过一次怪现象,有六只鸟倒着飞过了宋都。
这说明什么呢?《左传》解道:“风也。
”所以刘歆认为,这应该归于“常风之罚”;而按照《洪范五行志》界说,“风灾”属于“土”的变异,等等。
其实,刘歆的特长就是拿《左传》说事儿;类似地,在这一层面上还有几位高人,即董仲舒治《公羊》;刘向治《谷梁》辅以《洪范》云云。
第四层:找到了“异象”的归属还不够,还要说明它的现实意义。
例如,有男变女、女变男的现象出现,京房《易传》就解道:“男化为女是因为宫刑犯滥,女化男是因为贱人为王。
”对此《汉书》有些特殊,它因为从春秋时期写起,所以还大量地引用董仲舒、刘氏父子“注经”的解说;当然,它也开始引用像京房《易传》这样的典籍。
后面诸史《五行志》在解说异变时,除了类比一些经典案例之外,它的引文就大多是图谶、纬书了,像《潜潭巴》、《乐叶图征》、《河图秘征篇》、《春秋汉含孳》、《演孔图》、《日蚀说》、《旧占》、《春秋说》、《貌传》、《言传》、《易妖》、《易萌气枢》、《皇极传》、《瑞应图》(集自《后汉书》,《晋书》)等等。
值得提及的是,上面我们谈到了许多书与人。
还有一些人物,他们与《五行志》渊源颇深,像眭孟、夏侯胜、谷永、李寻等,他们在《汉书》中有传,有占例,有五行家之称谓。
再有一些人,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像后汉时期的蔡邕,他就有许多占例。
比如,他曾经根据一只雌鸡全身都化为雄鸡,只有头不变,算出这是“鸡祸”;它还列举了许多类似的故事,从而预测“上不改政,必受其乱。
”不久果然有黄巾军起乱。
蔡邕还用图谶算过“蝗灾”、“讹言”、“投蜺”等变异。
(《后汉书·五行志》)晋代的干宝也是一位不得了的人物。
在《晋书》中,他推占的例子很多;尤其是许多故事都可以在他的《搜神记》中找到。
像《晋书·五行志》“木不曲直”的名下记有“仪杖上生出鲜花”的怪事,其中有干宝的解说;此事在《搜神记》卷七也有记载,题曰“仪杖生花”。
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搜神记》中的许多故事均属于《五行志》的体系。
4、《五行志》门类划分《汉书·五行志》将“灾异”分为六类,即木不曲直、金不从革、水不润下、火不炎上、稼穑不成、皇之不极。
在每一个门类之下,又定义着相关的灾异。
请看:木不曲直:貌不恭,淫雨,服妖,鸡祸,青眚,屋自坏;金不从革:言不从,讹言,旱,谣,狼食人;火不炎上:视不明,灾火,草妖,羽虫孽,羊祸;水不润下:听不聪,大水,水变色,大寒,雹,冬雷,山鸣,鱼孽,蝗;稼穑不成:思不容,地震,山崩,地陷,大风拔树,螟,牛疫;皇之不极:射妖,龙蛇孽,马祸,人痾,人化,死复生,疫,投蜺。
以上例说,只是包括了部分例子。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其一,在“五行占”的逻辑链条中,这些例子有时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时又会成为事件发展的“结果”。
例如,一次地震发生了,它既可能是“太后摄政,外戚专权”的结果,又可能是未来将发生叛乱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