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研究(云南)中考化学 第一编 基础分类集训 课时10 CO2和C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10 CO2和CO
命题分类集训
CO2的性质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
2.(2013昆明中考)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Ⅱ)中溶液变为__红__色;
(2)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__紫__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__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__。
3.(2014云南中考节选)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2+Ca(OH)2===CaCO3↓+H2O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__。
CO的性质
4.下列气体能使人中毒的是( B )
A.O2 B.CO C.N2 D.CO2
5.(2014长沙中考)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B.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D.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6.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
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 属于__化合物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热”是__化学__能转化为__热__能。
(3)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CO 燃烧”可表示为__2CO +O 2点燃=====2CO 2__。
(4)从微观变化角度,“CO 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答:
7.(2014佛山中考)鉴别O 2、CO 、CO 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D )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CO 2和CO 的综合应用
8.(2013普洱中考)关于CO 和CO 2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CO 中混有少量CO 2可以通过装有石灰水的洗气瓶除去 B .CO 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 .CO 2不供给人呼吸的性质和CO 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D .CO 和CO 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9.下列关于CO 和CO 2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CO 在氧气中点燃生成CO 2 B .CO 2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C .CO 与CO 2都具有还原性
D .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CO 2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10.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
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 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冶炼金属__。
(2)CO 与CO 2可以相互转化。
CO 2在高温下与__碳__反应生成CO 。
(3)将C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CO 2与H 2O 反应生成H 2CO 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
碳循环与低碳生活(高频考点)
11.(2013玉溪中考)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C ) A .CO B .SO 2 C .CO 2 D .O 3
12.(2013普洱中考)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低碳生活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请问: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化石燃料的燃烧__。
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
能减排”的做法__开发新能源(合理均可)__。
考点限时冲刺
(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9分)
1.(2015郴州中考)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B )
A.CO2 B.CO C.N2 D.SO2
2.(2015苏州中考改编)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CO2能灭火是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
3.(2015张掖中考)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D )
,) ,)
,) ,)
4.(2015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D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5.(2015襄阳中考)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 .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D .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6.(2015眉山中考)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C )
A .“C ……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CO →CO 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CO 2→CaCO 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 2
H 2CO 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7.(2014衡阳中考)下列有关CO 和CO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CO 和CO 2均具有可燃性 B .CO 和CO 2均能与H 2O 反应
C .CO 和CO 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 .CO 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三氧化二碳(C 2O 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有毒
B .可以燃烧
C .密度比空气的小
D .能还原氧化铁
9.由H 2、CO 、CO 2、N 2组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澄清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浓硫酸(吸水),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C )
A .H 2、N 2
B .N 2
C .CO 2、N 2
D .CO 、N 2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每个反应方程式2分,共28分) 10.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X 的化学式为__CO 2__;
(2)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H 2CO 3===H 2O +CO 2↑__;
(3)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2CO +O 2点燃=====
2CO 2__。
11.(2015宜昌中考)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CO 2+H 2O===H 2CO 3__;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CO 2+Ca(OH)2===CaCO 3↓+H 2O__;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 2)2。
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 3
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__2NH 3+CO 2高温高压=====
CO(NH 2)2+H 2O__。
12.为证明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的燃烧产物中既有CO 2,也有CO ,可以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证明有CO 2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CO 2===CaCO 3↓+H 2O__。
接着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_黑色粉末变成红色__,即证明有CO 存在。
相应地,为了除去CO 中少量CO 2可以将气体通过装有__澄清石灰水__的洗气瓶,或将混合气体通过__炽热的炭层__。
为了除去CO 2中少量CO 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__灼热的CuO__。
13.(2016原创预测)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图1所示实验体现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CO 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__;图2所示实验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O 2+H 2O===H 2CO 3__,如果向该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剂,瓶中溶液变为__红__色;图3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有气泡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 3+2HCl===CaCl 2+CO 2↑+H 2O__。
14.小明归纳了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1)二氧化碳溶于水,很难观察到明显现象。
如图①所示进行实验,加入适量水后,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塑料瓶变瘪__,由此间接感受到了变化的发生。
(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小明设计了图②的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 溶液滴入后,可观察到小气球__胀大__(选填“胀大”或“缩小”)。
(3)综合上述实验,小明的收获是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利用气体体积的改变引起容器内的__形状__的改变来间接感知。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6分)
15.(2015上海中考改编)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B 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O +CuO △=====
Cu +CO 2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CO__。
(2)实验过程中,C 中的现象是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D 处点燃的目的是__除去没有反应的CO ,防止污染空气__。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a 、c__(填编号) a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 处酒精灯
b .C 中增加的质量与B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 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 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CO__。
四、分析与计算(7分)
16.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50克,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共生成沉淀50克,则CO 中CO 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CO 2+Ca(OH)2===CaCO 3↓+H 2O 44 100 x 50g
x 44=50g 100 x =22g ,CO 2的质量分数为50g 22g
×100%=44% 答: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是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