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starless96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法律定义: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设立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设立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1) 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有自己的名称,有独立财产,并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2) 商业银行不是一般的企业法人,而是特殊的企业法人 A. 经营特殊商品——货币和货币资金 B. 三大类主要办理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2、商业银行的职能: 1) 信用中介(最基本职能) 2) 支付中介(提供付款机制) 3) 信用创造(受影响因素): A. 原始存款的规模大小 B. 贷款的需求程度 C. 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备付金率以及贷款付现率等 4) 金融服务 3、商业银行得分业务范围: 1)吸收公众存款;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3)办理国内外结算;4)办理票据贴现; 5)发行金融债券;6)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7)买卖政府债券;8)从事同业拆借;9)买卖、代理买卖外汇;10)从事银行卡业务;11)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12)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13)提供保管箱服务;14)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4、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 1)有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A. 全国性商业银行最低限额为 10 亿元人民币 B. 城市商业银行最低限额为 1 亿元人民币 C. 农村合作商业银行最低限额为 5000 万元人民币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5、商业银行的组织类型: 1)总分行制。
总分行制是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从总行行使经营管理职能的情况看,总分行制又可以分为管理处制和总行制两类。
管理处制是指总部负责管理下属分支机构的业务活动,自身并不经营具体的银行对外业务。
总行制是指总行除了负有管理和控制职责外,自身也经营具体的银行业务。
其优点是:经营规模大,分工细,资金调度灵活,能够分散风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这种制度。
其缺点是: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同时,银行规模太大,分支机构较多,对总行的管理控制能力要求较高。
2)单一银行制。
这是美国银行采用的组织结构之一。
单一制也叫单元制,是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单一银行制度的特点是地方性强,经营自主灵活,便于鼓励竞争,也可避免大银行吞并小银行,限制银行垄断;
3)控股公司制。
控股公司是指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当所控制的银行只有一家时,为单—银行控股公司制;当控制的银行有两家或两家以上时,则为多家银行控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连锁银行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这些被控制的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其所有权却控制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手中,其业务和经营管理由这个人或这个集团决策控制。
6、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
7、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分业经营: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第二个层次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分离,分业经营: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第二个层次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分离,有时特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分离。
特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分离。
分业经营的优点 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证券业务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商业银行业务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
调困难问题。
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
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分业经营的缺点分业经营的缺点 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
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
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混业经营: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混业经营: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混业经营的优点混业经营的优点 1、全能银行同时从事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
2、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3、混业经营使全能银行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
4、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
混业经营的缺点 1、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
2、过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
8、激励机制:指一整套可以激发银行员工工作热情的制度。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 9、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效益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效益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效益性: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结算和创造信用的特殊企业,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其最基本的、首要的动机和目标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商业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
包括如何设立分支机构,开发何种新的金融产品,提高何种金融服务,建立什么样的债券组合等均要服从这一目标。
安全性:由于银行经营是在一个不确定的、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需要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排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其资产、负债、利润、信誉及一切经营发展条件的影响,保证收益的安全与稳定,使其健康安全的发展。
这不仅是银行本身发展的要求,而且还是社会对在经济领域中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的客观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干、优良的社会形象的体现。
流动性: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客户提存或贷款、投资、内部管理等对现金的要求。
保持流动性对商业银行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着负债和资产的不稳定性,一旦商业银行的本金与利息利息收回额与其准备金额之和还不能应付客户提存与贷款需求及银行本身需求时,便出现了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将严重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其业务量并增加经营成本,妨碍其进一步发展。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十分注意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三原则”的相互关系:“三原则”的相互关系:其中,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占有核心地位;流动性是清偿力问题,即银行能随时满足客户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银行管理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
这三性要求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
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我国在银行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