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7课 启蒙运动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启蒙运动
1.恩格斯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解析: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条件,并且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A、C、D三项说法都不符合史实。
答案:B
2.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
解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是理性主义的突出反映。
理性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主张建立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自由、民主和法制社会,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答案:D
3.伏尔泰认为: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
卢梭则认为:“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
”他们观点的不同说明( ) A.卢梭质疑理性和科学 B.启蒙运动的深化
C.两人主张的政体不同 D.人文主义的兴起
解析:材料体现启蒙运动不仅关注理性还关注人的情感,故B项正确。
答案:B
4.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
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解析:根据材料“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
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知其强调的是人民的权力,其与权力分立制衡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互通,故B项错误;是人民主权理论的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卢梭强调的是个人对集体意志的尊重,故D项错误。
答案:C
5.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 )
A.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B.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C.动摇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
解析:根据材料中“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可以看出这一运动以理性为旗帜,构建理性王国。
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
(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
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是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
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
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他高度赞赏儒学的原因。
伏尔泰对儒学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题“此等论调”指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据所学知识归纳二者之间的关系,据材料出处可知,黄宗羲的思想成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
第(2)题的第一小问,伏尔泰认为儒学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而此时的法国深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天主教会钳制人们的思想自由,故伏尔泰赞赏儒学,为其反天主教神学思想与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第二小题,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其所表现出的“自由”“民本”都为封建统治服务,与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
第(3)题从经济方面回答。
第(4)题注意“社会转型”这个词语,强调的是社会形态的转变。
答案:(1)“此等论调”: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
关系: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认为儒学可以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武器。
局限:没有认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没有认识到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区别。
(3)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不能只笼统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
(4)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基础巩固
1.人们由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解析:理性时代是指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发起这场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答案:B
2.18世纪欧洲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说,“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反映他( )
A.反对教权和蒙昧主义B.宣扬天赋人权
C.倡导社会契约论D.提倡自由平等
解析:通过关键词“社会公约”“全部的力量”“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可知,该作者提倡的是“社会契约论”,故C项正确。
答案:C
3.以下著作体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突出特征是( )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
解析:图片著作属于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的代表作,宗教改革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故A错误;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故B错误;智者学派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故C错误;启蒙运动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故D正确。
答案:D
4.启蒙运动不仅倡导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不仅讲自由、平等、博爱,还要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
这体现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
A.追求个人独立自由
B.注重国家管理民主化
C.倡导依法治国理念
D.主张核心理念制度化
解析:根据材料“而且还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实现核心理念的制度安排”和“讲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人民的权益和政治权力不被滥用”说明启蒙运动的特征是注重将核心的思想和理念进行制度化实现,故D项正确。
答案:D
5.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 )
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
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
解析:韩非子强调法治,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而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否定君主专制,强调法律对君权的制约。
答案:C
6.某西方学者指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这些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材料中“这些思想家”()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开启了人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C.提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设计了“理性王国”的政治蓝图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这些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可知该思想家为启蒙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设计了为了社会的“理想蓝图”,故D项正确。
答案:D
7.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
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该材料实质上( )
A.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
B.赞誉了卢梭个人才华
C.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贡献
D.说明社会契约论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
解析: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为人们推翻暴君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
“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反映了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重大影响。
答案:A
8.康德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虽则不致因此而特别妨碍启蒙的进步。
”这表明康德主张( )
A.启蒙的真谛是保障思想自由
B.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C.契约立国,主权在民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解析:材料表明唯有保障人“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即保障人的思想自由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答案:A
9.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
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解析:“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是属于人心理方面的活动。
只有A项符合。
答案:A
10.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其言论导致外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
B.伏尔泰提出社会契约论,冲击了封建统治
C.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反封建更彻底
D.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解析:题目中路易十六的感叹,是在说明二人的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故D项正确。
答案:D
[能力提升]
11.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
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黄宗羲和卢梭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12.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政治派别的林立B.阶级关系的复杂
C.思想主张的多样D.经济利益的冲突
解析: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三者政治思想不同,反映了思想
主张的多样性。
其并不能表明政治派别的林立、阶级关系的复杂和经济利益的冲突。
答案: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是知道如何归属自己。
每一个人都看他们前面的东西。
但是我从内心观察自己,我只关心我自己的事情。
我不断地反映我自己;控制我自己;品味我自己……我们部分地归属社会,但是更大部分地归属自己。
帮助别人是必要的,但是使自己归属自己更是必要的。
——米歇尔·德·蒙田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 材料二如果你真正相信基督是你的救世主,那么你马上就有了仁慈的上帝,因为信仰引导你进入并打开上帝的心灵和意志,你会看到纯粹的恩典和满溢的爱。
在信仰中看上帝,你会看到祂慈父般友爱的心灵,其中没有愤怒和冷淡。
那些看到上帝愤怒的人并没有直接看祂,而仅仅隔着帷幕看祂,就如同一片黑云遮住了祂的脸。
——罗伦·培登《宗教改革时代》材料三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
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所体现的自由观。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自由观产生的共同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答案:(1)材料一:追求个人自由(主张意志自由); 材料二:主张信仰自由;材料三:强调政治自由(主张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通过社会契约保障自由)。
(2)背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发展壮大;思想进步与教会禁锢和专制制度
之间的斗争。
价值: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解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