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11
备
情感教育能够把素质教育所蕴含的要义体现出来,所
以它非常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注。
本文所探讨的主题就是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育里如何落实情感教育,它
的思路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情感导入和情景创设以及时
间培养。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新课改和语文教学改革里重要的项目之一就是情感
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三维目标是:能力
和知识、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所以要想让教学
目标顺利完成,就要把这三维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
老师们
要充分响应新课改所定下的要求,不仅仅要与学生有充分的
互动,还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层面,要真正地做到彼
此关爱与尊重,把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一面体现出来。
学生
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是语文教学改革所重视的问题,所以在
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把学生们的个性与兴趣培养起来,为
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要想全面发展同学们的各项能力,也可以通过情感教
育来协助。
整合初中生生理与心理发育情况、与现下的初
中语文课本完美结合、探寻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对学
生的教育来说有许多优点:将学生的感情引导出来、将学
生的情操进行陶冶、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有利于他们
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一)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局限于帮助学生学会
基础的语文知识,培养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
力与阅读能力,还要让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有自己正面的情感。
要想把老师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
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条件等限制,所以在课上所累积的知
识量是肯定不够的,学生应当把学习带入到生活的大环境
中去,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运用到所习得的知
识。
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老师引导地
正确得当,才能做到既让老师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让学生
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学生所具备的语文能力在生活中的很
多地方都会有所体现,生活中广泛的语文文化无一不是要
求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以老师的教学也要
引入实践因素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还
能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面对
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让实践来帮助学生理解
情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和感
触,以提升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设立一个优良的课堂情景来创造一个优良的课
堂氛围,让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加
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
在,多媒体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地生动具体,对
于一个好的情景的创设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课堂可以通
过多媒体来渲染氛围,与课本结合而产生富有教育意义的
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其中,自发地去感受作者本身所要表
达的情感,体会老师所要讲授的重点,让学生对文章的感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研究
◎李雪发
曲而知音”,互联网像是链接世界的大门,克服了学生知
识面较窄所造成的写作障碍,因此多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浏
览优秀习作,下载收藏一些好的素材,适时添加自己的评
论,写作能力就能潜移默化的提升了。
再者生活是作文生
命的源泉,而互联网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既有源远流长
的中外历史,也有五味俱全的世事人情,既有天文地理的
奥秘,也有高、精、尖端科学技术……网络俨然已成为了
新时期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
丰富的素材和全方位的指导,既解决了“无米之炊”,又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作文教学提高了效率,从而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上站
着读者,那边的桥上站着作者。
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
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
心情相契合。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给语文教学
带来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既要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又
要冷静思考,沉着探索。
无论互联网发展到什么水平,它
始终不能取代老师的地位,只能是辅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师生探索语
文知识的得力工具,实现互联网+和语文教学的华丽融合,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实效性,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郝亮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教研室 251400)
2017.11
阅
情主线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初中语文中的寓言故事,往往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情,但是传统的口述教学中,学生一味地听从老师的讲解,不仅容易分神也不好体会其中的情感,但是通过多媒体地投影等功能,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集中,让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打开他们的眼界,给他们更多学习的途径,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老师的教育质量上升。
例如人教版中的《黄河颂》,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对黄河在我国民族发展中的深厚情感,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索关于黄河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以黄河主题音乐,围绕黄河之景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到黄河的雄壮,体会黄河对于我国民族的重要作用,从中感知黄河的宏伟和壮丽。
(三)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老师的讲授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只有当学生真正地提升起了自己的兴趣时,才能够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高效率地吸收,才能够积极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老师的鼓励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情感阅读来实现。
因为文章中的一词一句都是作家经过不断地推敲而确定下来的,通过带感情的朗诵,可以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作家的情感,如果再加上老师的情感示范,之后让学生跟读,学生对于其情感的体会会更加地准确,老师的情感也被迅速地传递给了学生,老师要让学生能体会到如有些作者的背
井离乡、怀才不遇、生活窘迫等情感,让这些在某些环境中才会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能够被学生体会到,就是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所进行的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
例如《石壕吏》一诗,源于杜甫在石壕吏投村的所见所闻,诗中每一句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突出了在当时统治者统治下人们的凄惨生活,对此教师可以带有感情地示范阅读,阅读后再为学生讲解全诗的意思,通过悲惨的事件勾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作者对当时环境的控诉。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当前新课程的推广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一门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学科,加强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就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蕊伟.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1,(05).
[2]曾诲.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5).
(李雪发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中畈中学 334400)
从散文的本体特征看,“人心的呢喃、智慧的警觉、语言的美感,这大约称得上是散文写作话语伦理。
”[1]优秀的散文作家,能够用语言精准地捕捉精微的感觉和知觉,能够用语言贴切地传达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2]长期以来,散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师凭借自己的感觉、解读带领学生被动地感觉、解读散文的细微之处。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细读,也不知道用什么步骤、策略去细读。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阅读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是在记叙、描述当中所流露出的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
”[3]可见,散文阅读的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体味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
散文阅读时唯有通过对语言的品读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会、分享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而体味语
言的实质就是挖掘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味,这不是细碎的语言品读就可以的,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去实现。
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往往试图带着学生通过细碎的语言品析,抵达一个个精妙的文本解读彼岸,却没有教会学生运用有效的策略去品读语言,体味情感。
散文阅读时要由言及意,关注散文中个性化语言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以及细微处,以严防脱离语句,进行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理解。
散文阅读时的“语言品读”,简单说就是学生看不出好的地方,老师要指给他看;学生感受不深的地方,老师要解释给他听并让他产生深度感受;学生知道好但却说不出为什么好的地方,老师要引导他品到妙处所在。
这就需要老师寻找合适的策略,有效搭建语言品读支架以实现教学。
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看,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提
散文教学中的语言品读策略浅探
——以《壶口瀑布》为例
◎蓝翠英。